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索高温高盐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濮城油田开展了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结合技术的探索(简称“2+3”提高采收率技术),“2+3”技术是在充分调剖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限度的三次采油技术。介绍了“2+3”技术的原理,充分调剖判别的标准和解决的问题,以及高效驱油剂的筛选,同时介绍了试验区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濮4南块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调剖和驱油剂驱油后,效果明显,试验区最终采收率提高了9.04%。  相似文献   

2.
胜一区聚合物驱油藏调剖技术矿场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一区沙二段1~3单元是胜坨油田最早开展聚合物驱的高温高盐油藏,包括先导试验区及扩大试验区2部分。受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大、层间渗透率级差大等因素的影响,在聚合物驱油前、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和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阶段均出现了窜聚或水窜现象。综合分析地层渗透率、吸水、吸聚剖面等资料,对堵剂适应性进行优选评价,实施调剖,充分发挥和利用地下聚合物段塞的驱油作用,提高了阶段采油速度。聚合物驱油前采取无机颗粒类堵剂和高强度凝胶类堵剂协调层间矛盾;聚合物驱油过程中采用调整聚合物质量浓度及添加有机交联剂协调平面矛盾,增大扫油面积;聚合物驱油后采用运移能力强的凝胶类堵剂深部调剖,封堵转水驱后形成的大孔道,进一步延长聚合物段塞驱油的有效期,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提高微生物驱油效果的物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我国陆上砂岩油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砂岩油藏构造的非均质性,造成所注入的微生物驱油剂沿着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的高渗透孔隙突进,使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为了使有限度的微生物驱油技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中依据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矿场应用状况,在室内进行了注水井调剖与微生物菌液驱油的调驱联作技术研究,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模试验加以了论证,物模试验表明,调剖与微生物驱油技术的联作,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油藏的采收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有限度驱油的增产油量,这一技术也将会成为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过度的技术先导,并为将来发展三次采油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断块边底水驱油藏含水上升快、多轮次调剖费用高的问题提出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确定了最佳注入井网、注入方式、注入段塞尺寸以及不同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潜力与经济效益关系.研究表明,4口井注入井网的见效井较多,提高采收率32.2个百分点,注入相同PV数情况下2口井注入井网见效井较少,提高采收率28.7个百分点;多级段塞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幅度高于单段塞注入方式;在非均质严重的油藏,在实施可动凝胶调驱前有必要进行先期调剖,调剖后可动凝胶调驱开发油藏最终提高采收率26.01个百分点,而可动凝胶调驱开发油藏可最终提高采收率23.15个百分点.该技术可提高边底水驱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是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后一般转为后续水驱,这一开采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大量的增产原油被采出,同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为了确保后续水驱阶段的增油效果,针对其动态见效特征,提出了这一阶段的油藏管理对策.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单元北部聚合物驱试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区块的经验做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转后续水驱后将注采比保持在0.7~0.75,加强水井调剖和分层以及油井有效提液和改层,可有效控制含水上升率,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该试验区2009年累积增油量为4600 t,提高采收率为0.042%.  相似文献   

6.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低渗透油田三次采油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平面和剖面驱油效果、控水稳油及提高采收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利用注入空气和泡沫液对地层进行封堵和调剖,需要及时了解注入空气和泡沫液的有效性。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可以进行动态分析,但由于混相注入等非常规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以长庆油田空气泡沫驱试验区块为例,对八参数注入剖面测井、气相示踪剂井间监测和地面微地震气驱前缘技术进行阐述分析,解释成果表明,这3类动态监测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油藏高渗透层的渗透率,使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提出热沉淀法调剖提高采收率方法。 通过热沉淀法调剖理论研究,建立基于热沉淀预测孔隙度减小比例模型,给出热沉淀后岩心孔隙度的计算方法。 选用硼酸钠溶液作为调剖剂,进行热沉淀和热沉淀法调剖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研究表明,热沉淀对不同渗透率岩心孔隙的封堵效果均很明显,经过 10 倍孔隙体积注入水冲刷后,渗透率减小比例保持在 34. 1% ~57. 9%。 由此可知,热沉淀法调剖驱油能显著改善吸水剖面,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高温、高盐、高含水、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采用调剖-微球-表面活性剂多段塞驱油方式。段塞驱油方式中,调剖段塞可调整层内、层间强非均质性,改善地层优势渗流通道,而后注入的不同浓度的微球段塞,可利用微球的累加效应有效地封堵地层低渗透率,改善吸水剖面,从而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效率,进而启动残余油,最终提高采收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首先注入0.1 PV的凝胶颗粒前置调剖段塞,再注入0.3 PV的0.3%微球+0.3%表面活性剂主段塞,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计算得出投入产出比为1∶1.73。  相似文献   

9.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30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预计“九五”期间将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孤岛油田西区北部注聚后转入后续水驱开发,通过油藏分析发现油井见聚浓度较高,严重影响聚合物驱油,为了控制注入水的突进,保护地层聚合物段塞,发挥聚合物驱油作用,通过应用PI优化决策技术、多段塞组合调剖工艺、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在转水驱初期进行调剖施工,使注入剖面得到改善,油井见聚浓度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高含水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情况,针对中原油田的地层条件,分析探讨了实施注空气技术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在高含水轻质油藏率先进行现场试验,将会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华北油田岩性致密、泥质含量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采油速率低的难题 ,开展了对原油稠化压裂液的室内筛选和现场应用研究。室内筛选配方以自产原油为基液 ,添加胶凝剂和交联剂 (交联比为 0 .1) ,使基液稠化为冻胶 ;在冻胶体系中 ,加入耐温剂 ,增大其耐温能力 ;压裂施工时 ,再加入交联剂和破胶剂 ,提高原油稠化压裂液的耐剪切性能。经现场配液和对 4口压裂试验井的选井、施工和效果对比 ,证实原油稠化压裂工艺技术是改造低渗透、强水敏性砂岩油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2006,23(3):289-292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压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相似文献   

14.
用于疏通油水井的脉冲放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波  韩Min 《测井技术》1998,22(2):123-126
评价了各种不同的解堵技术,指出冲击波解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介绍了液中脉冲放电产生冲击波的基本原理,并由此研制出了一套井下脉冲放电油水井处理设备样机。通过现场试验,表明用冲击波疏通油井能较好地解除油井污染,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和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和配方优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3种新型驱油方法:①"调堵剂+驱油体系"组合注入驱油方法,该方法通过低初黏凝胶调剖后再注入三元体系,特点是可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较单纯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1%,节省聚合物用量25%;②研发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由连续相三元溶液和非连续相PPG颗粒组成,可实现动态调整、动态驱替,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3.6%,较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3.4%;③研发了聚驱后插层聚合物复合驱驱油方法,插层聚合物具有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的特点,调堵能力强于普通聚合物,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5.9%。鉴于上述3种新型驱油方法室内实验取得的较好效果,且较普通三元复合驱大幅降低化学剂用量,拟开展现场试验以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含凝析油的气井流体相态变化复杂,导致试油难度增大,提高凝析气藏中凝析油采收率是开发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采取适当的试油方法,搞清地层是否存在凝析油尤为重要。通过对含凝析油的气井试油方法探讨,认为此类井应该放大油嘴降低流压求产,确保凝析油产出。经过实际验证,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本布图油田储层物性差、孔喉连通性差、杂基含量高和强水敏等特点 ,利用氟化盐、无机酸、有机酸在地层中生成缓速酸的原理 ,研制出了耐温高、改造能力强、缓速性能好的BSH0 2酸液。现场试验 4井次 ,工艺成功率 10 0 % ,有效成功率 75 % ,累计增油 6 2 7 5t,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层稠油热坑道内开采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坑道采油技术是稠油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利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原理,通过油砂层下面的巷道系统向油砂层中钻水平井进行热力采油,对开采特浅层、超稠油油藏和进一步提高稠油采收率(可达50%以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坑道采油技术在国外稠油油田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加拿大阿尔伯达油砂技术研究局利用竖井和坑道进行的UTF采油工艺以及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技术,并介绍了与常规稠油开采方法不同的坑道内钻井施工,为国内开发稠油油藏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的开发阶段划分,对三次采油方法在中、低含水期相机“插入”而不是等到高含水期才用,提出了新的认识;对制约三次采油经济效益的因素,从战略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新疆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采油实验室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七个泉油田实际情况,筛选出3株试验菌。对其耐温、耐盐性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菌在温度60℃,矿化度12万ppm条件下能大量繁殖。该试验菌对原油进行处理后,原油的粘度、蜡含量及延国点均降低。室内模拟试验表明微生物驱油可在水驱油后再提高采收率10%以上。在矿场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可有效地清除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石蜡,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提高原油产量。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污染地层和环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