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2年我厂安装1515A型75英寸布机127台,该布机配用的双翘分裂式投梭盘,受扭力较大,双翘破裂,销槽损坏,投梭盘松动,造成轧梭坏车增加。127台布机一昼夜投梭盘破损4个,销槽损坏造成投梭盘松动的占25%。1985年改换1511M型布机使用的圆形投梭盘(F8),虽然破裂有所减少,由于投梭盘直径小,投梭力不大,因而轧梭、跳纱疵点增加。1987年又将圆形投梭盘进行改进如附图。投梭盘直径D  相似文献   

2.
陈涌 《棉纺织技术》1989,17(12):27-31
本文阐明了1515型75英寸织机投梭机构的两项改进措施之所以能提高梭子飞行速度的原理。并指出增大投梭盘直径能有效地增大静态投梭斜率f′(α_0),是提高梭子速度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厂有多臂多梭箱织机360台,多梭箱侧的投梭装置采用双锭梗导轨式,格结活套在双锭梗上,双锭梗的定位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梭子飞行的稳定性。双锭梗上的格结随打梭棒的频繁运动,致使锭梗头端与前托脚接触处极易磨损,锭梗产生上下晃动及左右窜动,投梭时活套在锭梗上的格结振动前进,格结眼孔与梭尖不成一直线,使梭子投射方向不正,引起梭子  相似文献   

4.
皮结在织机投打运动中不断地承受投梭棒和梭子的高速撞击,是损耗率较高的物料之一,对织机的效率和织物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皮结的使用性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厂使用了上海纺织器材研究所和上海机用皮件厂等单位研制的“1511型包覆式节能塑料皮结”(以下简称塑料皮结,如图所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厂1515-75″织机上马时,存在投梭动程大,梭子夹尾巴严重和定位不良等问题。特别是在制织较阔幅的织物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造成轧梭故障多、“三跳”疵点多。运转机修工往往通过增大投梭动程(俗称投梭力)来降低经纱对梭子的挤压度、减少轧梭故障和“三跳”疵点。采用这种方法,效果甚少,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致使皮圈、皮结和投梭棒等机物料损耗增大,机械故障和用电量亦  相似文献   

6.
投梭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纬丝导入梭口 ,使经纬丝交织成织物。投梭运动是织机五大运动中作用最激烈 ,机构料损耗最大 ,最易产生故障 ,且发生噪声最大的运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 ,着重对投梭机构的二个故障进行分析。故障一 :织机投梭力不足织机投梭力的调节要求为 :“看梭子飞行情况 ,以梭子进入对侧梭箱既能到底 ,回跳为准。 (2 )有定筘护经的织机 ,要求撞舌抬高 ,不与撞块相碰。 K2 5 1型丝织机采用的是拉圈式中投梭机构 ,当出现投梭力不足时 ,常用方法是收短拉圈 ,以增大投梭力。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当拉圈收短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目前我国的织机,投梭织机仍占有很大比例,这种织机不但噪声大,而且消耗高,特别是投打部分的消耗,其主要原因是在投梭过程的瞬间,梭子由静止到以较高速度飞出梭箱,需要很大的加速度,因而梭子由此产生很大的惯性阻力,而梭子以及投梭机构的惯性阻力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要减小投梭时的惯性阻力,一方面是减轻梭子的的重量,另一方面则是尽量减小其加速度的最大值,如何降低投梭过程中梭子的最大加速度值,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纺织工业中的许多织机都采用一种可自由移动,带着纬纱反复穿过经纱形成织物的梭子。通常,需要用一种框式皮结打击这种梭子。框式皮结一般都装在打梭棒的端部。打梭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生产的1511M型和1515型织机均采用下投梭机构,这种机构由于打梭板顶端作圆弧运动,因而只得采用活套皮结,这样便使皮结和打梭板之间增加摩擦和冲击,加速了皮结和打梭板的损坏。1515型织机机幅较宽,要求梭子飞行速度高,投梭力则比1511M型织机大得多,打梭板和皮结的损坏就更严重。由此造成的断纬、三停以及坏车停台要比1511M型织机严重得多,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有梭织机的投梭运动中,受力作用最频繁,功率消耗较多的是投梭动作。而皮结是织机投梭运动中直接承受打棒和梭子冲击最易损坏的部件,直接影响停台、产质量,耗电,耗料等。丁腈皮结虽比牛皮皮结具有优点,但一般寿命仅为30~40天。又因丁腈皮结存在制造工艺流程长、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及在结构上不甚理想,成本较高。因此迫切  相似文献   

11.
以前使用锡等速度计和加速度计测定制梭过程中制梭力的大小,由于只在投梭机构的一侧来观察梭子状态的方法是不连续的,所以得到的结果精确度不高,同时在测定时没有考虑梭子静止位置的变化,因此和梭子运动的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本实验改变测定方法,采用一台筘幅为110cm的活筘式侧板下投梭CIMMCO自动织机,以  相似文献   

12.
皮结,是织机投梭的主要部件。在织造过程中,直接承受梭子和打梭棒高冲击力的往复作用。尽管丁腈皮结代替牛皮皮结,具有很多优点,但仍存在大量耗用棉布,熔剂污染,而且生产工艺流程长,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所以近年来,逐渐被UHMW—PE皮结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技术问答     
《丝绸》1982,(4)
问:织机的缓冲装置有几种?哪种好?答:织机高速以后,采取的措施是快(车速)、小(投梭力)、松(制梭),由于制梭力小,用较小的投梭力就能使梭子从梭箱中飞出去,获得一定的飞行速度,顺利地完成引纬。但当制梭力过小,梭箱不能吸收梭子多余的动能,从而会产生梭子回跳的现象。为此,利用缓冲装置能将制梭机构不能克服的梭子多余的动能加以克服,使梭子飞行平稳。目前常用的缓冲装置有龙带式缓冲装置和液压式缓冲装置两种。龙带式  相似文献   

14.
电磁投梭     
历来,阔幅织机的投梭一般都是用皮结的冲击力打击梭子的形式。众所周知,这种投梭方式的噪声和振动非常大,而且机器的消耗和损坏亦大。电磁投梭的发明,使织机的噪声和振动大大减小,而且梭子的运动非常稳定,产品质地优良。  相似文献   

15.
巧用废打棒     
为了保证梭子在织机弯轴回转角在120°左右时间里顺利通过梭道,在动态条件下,打捧真正承受到的力大约为37~81Kg。特别是在142cm以上宽幅织机上打捧所承受的力更大。所以在打捧(Q13、Q14)顶端约78mm范围内极易损坏。它不仅引起投梭力的变化而造成飞梭轧梭,影响产质量。且带来了打捧和皮结(R33、R34)的大量消耗,造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针对层压木打棒),我们曾采用过多种办法。比如:在原损坏,磨损的部位粘接电木板,或者镶嵌燕尾槽式垫块等方法,但效果都不佳。主要原因是粘接镶嵌部位由于受力之后会很快脱落,达不到目的。且会加速皮结的磨损。  相似文献   

16.
一、不同车速对投梭运动的影响织机高速后开口运动和投梭运动的加快,必然会减少开口和投梭运动的时间(其它运动也是如此)。尤其投梭运动时间的减少,梭子通过梭口允许时间就会缩短,这样就会影响梭子飞行的稳定性而造成不应有的飞梭、轧梭等故障。不同的车速,梭子通过梭口的允许时间是不相同的,在曲柄式打纬机构的织机上,梭子通过梭口允许时间约为弯轴一回转的90°~170°,即梭子通过梭口允许时间为:  相似文献   

17.
我厂共有有梭织机1347台,以往全部使用二孔的打梭棒脚帽(F14×15),但这种型式的打梭棒脚帽在实际使用时需较大的投梭力,才能保证织机的正常运转和避免三跳等织疵的产生,同时还经常有投梭力超过工艺规定的现象。这无论从该件的使用寿命,还是从打梭棒、皮结、皮圈等器材的消耗上看也是很不经济的。为此我厂改进三孔打梭棒脚帽,替代传统的二孔。见附图(虚线为二孔)。  相似文献   

18.
在织机上,投梭棒使梭子从一侧飞行到另一侧梭箱,由于投梭棒的惯性作用,投梭棒把皮圈推向前方,使一部分投梭棒动能,传递给皮圈,这时皮圈起着缓冲作用.在下一次投梭时,梭子从对侧梭箱投过来,投梭棒把皮圈推向机外,皮圈起着制梭作用。皮圈的合理设计是提高皮圈坚牢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南通国棉三厂一织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能源供应紧缺的情况下,改革工艺,推广使用塑料皮结,降低投梭力,挖潜节能,收到显著效果,全年节电37,796.54度。 投梭力是织造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投梭力过大时,增加了投梭棒在击梭时的力量,使皮结孔眼处集中过大的应力,皮结与梭子接触部分的孔不断扩大,造成投梭力下降,导致耗电量的增加和加速皮结的损坏。 一织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塑料皮结材质硬、梭尖接触部分承受性能好及冲击变形小的特点。试用塑料皮结代替丁氰皮结,在回退皮圈全面应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机型、不同品种,投梭力分别下降了15~25mm。收到了良好的节电效果,节电率达0.92~0.95%,皮结的损耗从原来的每月1,450只降低到325只。现已在车间的 951台织机上全面推广应用。 各品种投梭力对比和节电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织机上左右手梭子互换,在色织行业多梭箱织机上使用较普遍,其最大优点是能减少断纬和拖边纱。我厂在1511型75英寸自动织机上,用塑料梭子织造涤粘中长25~S×25~S 80×60 47英寸织物时,断纬和“梭箱油泥”织疵较严重。“梭箱油泥”是指塑梭在投梭运动中,与梭箱铁件撞击摩擦发热产生的粉末状粘附物,形似橡皮泥,粘附在塑梭或铁件上,颜色呈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