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相似文献   

2.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3.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列入国家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Cr13、3Cr13、1Cr17Ni2等。  相似文献   

4.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一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材料在酸溶液中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龙英 《钢铁研究》2003,31(2):45-48
研究了不锈钢AISI304和1Cr18Ni9Ti在几种酸溶液中的腐蚀特征。这两种不锈钢在HNO3,H2SO4,H3PO4溶液中腐蚀轻微,主要是晶间腐蚀;而在HCl溶液中腐蚀严重。以点蚀为主。不锈钢AISI304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低。其耐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3.2.2马氏体铬镍不锈钢性能特点 传统马氏体铬镍不锈钢中,最早的代表性牌号是1Cr 17Ni2,而低碳和超低碳的高韧性、可焊接铬镍马氏体不锈钢则是马氏体铬镍不锈钢的新进展,它们合金化的目的和合金化的方向见表3.4。  相似文献   

7.
陆世英 《不锈》2005,(4):6-18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含铬量一般在14%~22%。AISI430(1Cr17,UNSS43000)是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中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在一些国家不锈钢产量中仅次于18—8型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的AISI 304(0Cr18Ni9,UNS S 30400)。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镀纳米镍中间层,对钛合金TA17与不锈钢0Cr18Ni9Ti进行扩散焊焊接试验研究.利用能谱对焊接接头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镀纳米镍层作中间层能有效防止钛合金中的Ti、V、Al等元素与不锈钢中Fe、Ni、C等元素的相互扩散和迁移,很好地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TiFe、TiFe2及脆性相TiC的形成.通过计算接头处扩散层的激活能可知纳米镍的扩散性能比镍箔的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日本通产省公布的数据,2002年8月份,日本不锈钢(热轧产品)产量环比减少4.5%至266219吨,其中镍基不锈钢181997吨(Ni-Cr不锈钢169159吨,Ni—Cr—Mo不锈钢12838吨),铬基不锈钢84222吨(13Cr不锈钢25266吨,18Cr不锈钢58956吨)。2002年1—8月份,日本不锈钢产量同比减少4.2%至204.7万吨。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经产省本月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日本生产不锈钢材29.8万吨,其中铬基不锈钢11.5万吨(13Cr:4.18万吨,18Cr:7.31万吨),镍基不锈钢材18.3万吨(Ni—Cr:16.5万吨,Ni-Cr—Mo:1.8万吨)。5月份,日本铬基不锈钢材的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1.
从1Cr18Ni9Ti耐蚀机理分析入手,对1Cr18Ni9Ti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处理后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不同成分(Ti/C)的1Cr18Ni9Ti选用的热处理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成分     
不锈钢大致的成份是铁与铬还有碳等原素所组合而成的。另外,家用品不锈钢可大分为430、304(18—8)、18-10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满特钢1Cr18Ni9Ti钢在轧制开坯时,出现角部及表面裂纹,严重影响了钢坯表面质量。本文通过生产试验,找出化学成分与铬、镍当量比,α相级别之间的关系,铬、镍当量比与开坯温度、钢坯表面质量的关系,并以此确定开坯工艺,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表面质量及成坯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K-OBM-S转炉是以铁水和电弧炉预熔钢液为原料冶炼不锈钢的精炼设备。以转炉冶炼普碳钢的顶吹模型和AOD法冶炼不锈钢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80 t K-OBM-S转炉冶炼不锈钢的数学模型。对二步法冶炼2Cr13型不锈钢和三步法冶炼0Cr18Ni9型不锈钢的过程验证结果表明,大部分终点碳含量的误差≤±0.03%,终点铬含量误差≤±0.3%,110炉0Cr18Ni9钢目标碳(0.10%~0.25%)命中率为95.6%,终点目标铬(17.1%17.6%)的命中率为85.2%。  相似文献   

15.
3马氏体不锈钢的发展和性能特点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①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按它们的成分特点可分为马氏体铬不锈钢(Fe—Cr—C马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不锈钢(Fe—Cr—Ni马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16.
新型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设计及生产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长军  廖辉  宁小智  黄日清  张芮  吴林 《钢铁》2021,56(4):93-97
 综合传统AISI300系奥氏体不锈钢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缺点,开发一种新型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为了研究其最优成分和工业试制工艺,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设计成分、热轧试生产试验钢和微观测试方法分析试验钢。结果表明,新型节镍奥氏体不锈钢最优的成分范围(质量分数)为N0.2%~0.3%、C小于0.1%、Cr 18%~20%、Mn 8%~10%、Ni 1%~2%,Fe余量。在1 240 ℃等温会析出大量的铁素体,以至于在1 150 ℃开轧时不能消除,出现裂纹,在改进热轧温度后,控制铁素体含量,得到无裂纹热轧卷。  相似文献   

17.
18—8不锈钢的BaCO3—BaCl2渣系脱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守平  刘道弟 《特殊钢》1992,13(1):16-21
在感应炉上,用BaCO_3—BaCl_2渣系对Cr18Ni8不锈钢进行了脱磷试验,并着重探讨了钢水中的碳含量、温度等对脱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磷渣流动性良好条件下,脱磷率随着碳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中  赵利荣 《山西冶金》2006,29(2):30-31,34
介绍了AOD炉运用氮气在不锈钢中溶解与脱除理论所开发的氮合金化工艺。在40tAOD炉上冶炼0Cr19Ni9N,0Cr19Ni9NbN,1Cr17Mn6Ni5N,00Cr18Ni5Mo3Si2(N),00Cr22Ni5Mo3N等舍氮不锈钢钢种。不需在线分析钢中氮含量,较为准确地预测与控制钢中氮溶解度值及舍氮不锈钢成品的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不锈钢400系除尘灰配加氧化铁冶炼低镍铬生铁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山 《铁合金》2013,(5):16-19
阐述了不锈钢厂对400系除尘灰(Cr9%、Ni0.8%、Fe38%)和氧化铁(Cr11%、Ni5%)按比例混和预处理,以焦炭为还原剂,渣碱度控制在1.3~1.7后,生产出Ni≥2.3%、Cr≥18%、Si≤4%、P≤0.045%的低镍铬生铁,实现不锈钢除尘灰和固体废渣氧化铁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20.
1Cr18Ni9Ti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睿  刘静  庞于思 《河南冶金》2006,14(4):14-17
通过对1Cr18Ni9Ti不锈钢无缝钢管晶间腐蚀试验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分析造成试样材质不合格的原因,进而总结出在冶炼18-8型不锈钢时化学成分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