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本管理为中心”,是近年企业深化改革中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提出的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文中将此模式简称“中心论”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是近年企业深化改革中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提出的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文中将此模式简称“中心论”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生产力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工业文明的传统意识反映,其哲学根基是“人类中心论”。生态文明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它要求生产力概念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追求“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由于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人们过于重视西方文明,而忽视其他文明,提起古代文化,美术界有所谓“言必称希腊”之说,这种观念至少是不公正的。在21世纪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关注各无远古文明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建设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艺术范围内对爱琴、小亚和新月地区远古文明的渊源关系和价值予以探讨,借此也希望各位朋友对远古文明重新感起兴趣。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全面发展的观念,历史地、辩证地、理性地看待GDP,不“唯GDP论”,但又突出重点,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强化协调发展的观念,不“唯中心论”,但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不唯“速胜论”,又不放松现阶段工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唯“物”论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类绝对中心论对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愈益严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制度建设来克服交易费用,用自由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外部性问题不是经济学能独立解决的。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将会给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带来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 ,由于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人们过于重视西方文明 ,而忽视其他文明 ,提起古代文化 ,美术界有所谓“言必称希腊”之说 ,这种观念至少是不公正的。在 2 1世纪多极化发展的今天 ,关注各远古文明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建设性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在艺术范围内对爱琴、小亚和新月地区远古文明的渊源关系和价值予以探讨 ,借此也希望各位朋友对远古文明重新感起兴趣。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作为西方的理论学说,有其源远流长的演变发展史,《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对它的发展清晰梳理出了一条主线:由有关理解和解释的“局部诠释学”过渡到关于普遍方法论的“一般诠释学”,再发展为与此在存在方式息息相关的“本体论诠释学”,直至最后演化成“文本诠释学”一说.就作者、读者、文本实乃诠释学重要主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说,诠释学演化重心的转移被概述为从“作者中心论”推进到“读者中心论”进而到“文本中心论”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出并论述了全球化的理论.近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融入了全球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已经在世界上显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同时,各民族也面临着其他领域的全球化问题,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西方中心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双重威胁.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既要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正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努力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我国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获得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意识形态概念的缘起和含义、意识形态是否等同于“虚假的意识”、“意识形态的终结”及“意识形态终结”的意识形态等4个方面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和再认识,对一些错误的观点进行了理论清理.认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中,既要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也要批判“意识形态泛化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当下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课题。儒道的哲学思想站在人类社会文明开端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但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万物平等的思想内容,赋予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更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跨时代的文化意义。文章通过传统文化思想的视域,探讨当下存在的生态问题,阐释儒道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务实的战略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求,揭示了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本身也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认知性、实践性和过程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实践作为德育建设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选择、传递和发展文明成果的途径。构建道德实践教育体系,积极、有效、正确地接受道德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时代观、社会观和生活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维护国家的繁荣昌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英国小说家拜厄特是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占有》在1990年获得英国图书最高奖项---布克奖。本文通过分析拜厄特作品中重复叙述的运用及其评论文中她对重复的看法,旨在剖析拜厄特作品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历史观。拜厄特本人意欲揭示历史真相,以期重构过去,重返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重建远古人类文明。拜厄特和她的同代人一样试图通过重复的力量在虚构的艺术世界里使人类重获乐园幸福,给混乱的现代社会带来秩序。  相似文献   

15.
传统研究成果表明,陶器的发明与农耕生产似乎存在某种必然因果关系.但如果从饮食文化史的角度看,陶器发明当始于人类初始烹饪中的烤法——炮;从古文字学的角度看,“炮”与“陶”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陶器的发明使人类的饮食文明从单纯的火烹时代而进入了水煮汽蒸的陶烹时代,并引发了人类饮食活动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是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的共性,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个性,是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任务、路径、指标体系和具体进程的不一致性和多样性。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领袖人物的风范作用、历史曲折中的教训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无数宝藏、从现代意义上清理传统史学,批判地继承优秀史学传统,揭示其现代价值,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人类学的方法,以静升村留存至今的传统商业建筑,如当铺、临街铺面和防御性很强的特殊商宅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升商业建筑在传统文化与合院住宅背景下特殊的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通过各类载体的历史文献和各类实物的历史遗存世世代代地继承下来,还将不断的延续下去。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图书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图书馆在发展,管理体制、藏书、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了国内图书馆界应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