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国华  杨林 《四川水泥》2022,(11):256-259
大桥及特大桥的减隔震设计是桥梁设计的重难和难点。对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坝后巴旺大桥进行减隔震设计研究中,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 2020对全桥构建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验算了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性能。结果表明:隔震与非隔震的比值最低达到0.65,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使用效果明显;采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桥梁结构自振周期增加不明显;引起梁端位移能够满足D60型伸缩缝装置的伸缩量;能够满足规范的隔震装置验算要求。  相似文献   

2.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实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可以提升桥梁的使用年限,有效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耗损。笔者主要基于简单桥梁结构设计模型下,对减隔震应用的模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桥梁是道路整改过程中的必要形式,如今道路交通应用愈加广泛,对于桥梁设计的质量问题也极为关注。地震灾害导致交通运输停滞,尤其是对于桥梁来说,地震对桥梁工程各个结构的影响十分严重,在设计阶段就需要注重隔震设计,让桥梁在遭受地震时更加稳固,确保人们出行安全。本文从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隔震设计的原理,最后研究市政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要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市政桥梁在地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对市政桥梁进行隔震处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使用隔震处理后的市政桥梁的隔震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逐渐被重视,在对桥梁结构设计中对减隔震技术进行应用成为桥梁质量安全保障的关键。减隔震技术作为最新的桥梁抗震技术,主要运用于对路段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本文主要对减隔震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适用的条件进行阐述,并对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的设计的分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施工过程中对减隔震技术的运用提供依据,并使工程的设计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桥梁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为保证桥梁安全,在桥梁设计建造工作中必须加入抗压设计,以保证桥梁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本文主要探究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并对减隔震技术进行研究,由此证明,随着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和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桥梁震害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桥梁抗震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设计原则和桥梁减、隔震的有效措施,指出合理的结构形式的抗震设计可以大大的减轻甚至避免震害的产生,从而能很好地达到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08年汶川地震以来,桥梁抗震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但很多桥梁建设者在桥墩支座采用了减隔震等措施后,将低震区常用的薄壁墩以及花瓶墩移植到高震区使用。本文利用MIDAS Civil软件采用非线性振型叠加法通过对不同场地条件的计算结果比较,剖析高震区采用薄壁墩以及花瓶墩的适宜性并与柱式墩进行对比,给出高震区桥梁设计合理的墩柱形式。  相似文献   

9.
以某座城市减隔震桥梁为例,分别采用单自由度反应谱分析方法和采用人工拟合地震波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经过对比两种分析方法下的减隔震支座位移、水平地震力以及桥墩内力,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为城市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托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满足了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桥梁设计过程中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但是在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对桥梁的设计要点进行探究与分析,再据此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方案,从而真正提升大跨度桥梁设计水平,保证桥梁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本文就将对大跨度桥梁设计的设计要点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崔海军 《四川水泥》2022,(8):225-226+229
在桥梁的正常使用中,减隔震支座的变形能有效地消耗滑移及地震作用力。为研究桥梁滑移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对减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以摩擦滑移装置、转换装置、铅芯橡胶隔振装置三方性能,建立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发现两种模型下减隔震支座结构的力学性能参数并无较大差异,整体趋势基本一致,证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桥梁滑移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可以为桥梁滑移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公路交通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桥梁是我国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及城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用愈发明显。伴随着交通压力的提升,对桥梁设计隔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桥梁设计工程管理困难、投资规模大、公共性强,隔震设计在其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桥梁设计隔音设计的原理、设计措施以及内容等,旨在有助于提高我国桥梁工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减隔震技术在建筑、桥梁结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减隔震的基本原理有三条:一是利用减隔震装置的柔性来延长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反应;二是利用阻尼器或耗能装置,来控制由于周期延长而导致的过大的墩、梁相对位移;三是必须能够支撑整个结构,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载荷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刚度。目前应用到桥梁上的减隔震装置主要有:板式橡胶支座、滑动摩擦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摇摆系统和各种阻尼器。大量试验表明:板式橡胶支座的力-位移滞回曲线是狭长的,可以近似作线性处理,几乎没有耗能作用。如果在桥梁上单独使用板式橡胶支座,虽然能够…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相关结构设计进行不断地创新不仅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设计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为民用建筑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由于建筑倒塌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设计人员在对于民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结构和特点,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充分结合现代抗震技术手段,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不断优化,使建筑物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地区地形复杂,桥梁高墩柱空心薄壁墩为常用的墩柱结构。本文以贵州省荔榕高速公路水蒙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为工程依托,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空心薄壁高墩柱液压爬模施工工艺的研究。本文分析加深了对山区高速公路高墩柱空心薄壁墩液压爬模施工工艺的理解,对类似结构类型的墩柱施工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大跨度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在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其自身结构逐渐趋向复杂化方向发展。另外,在实际开展桥梁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将桥梁设计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进一步确保大跨度桥梁施工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跨度桥梁设计工作中的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桥梁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并且对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希望给相关人士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路桥梁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公路桥梁的设计相关技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以及设计的过程中都应当有着准确的数据作为技术支撑,并且有着一套完整的方案措施,才能够确保公路桥梁的设计能够安全、符合实际的进行。公路桥梁工程在拥有大量投入资金的发展建设中,有效地提升公路桥梁设计技术,能够快速帮助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完善公路桥梁工程管理制度、改善公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有效地节省一定的建设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得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完成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还能够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本文就公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隔震结构简化为等效单自由度系统(ESDOF),隔震层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应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DDBD)分析隔震结构。重点讨论多自由度隔震结构(MDOF)向单自由度等效体系的转化方法,分析体系等效阻尼比、目标位移与等效质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位移反应谱,改进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的流程。设计高烈度区某隔震工程,假定各楼层的目标位移与体系等效阻尼比,通过性能设计流程最终得出各楼层的剪力分布;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校核,表明方法不但简单有效而且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可用于隔震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桥梁墩柱现浇施工技术已经落伍,其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不仅延长了工程的施工工期,也降低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并带来了大量的工程隐患。而通过装配式桥梁墩柱预制技术的应用,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笔者以桥梁墩柱施工作为研究中心,对装配式桥梁墩柱预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