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因缺少有效的故障点测距过程,导致其测距误差、故障定位耗时以及故障定位复杂度增加。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多电源配电网,基于行波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选取多电源配电网故障初始行波最先到达的位置点作为参考测量点。然后基于行波理论分析参考测量点和其他接收到故障行波信号的测量点,并计算多个故障点到参考测量点的距离,通过选取最大值确定多电源配电网最终的故障点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测距误差、减少故障定位耗时、降低故障定位复杂度,且受噪声影响较低,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实现复杂、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时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行波传输特性,提出一种配电网故障状态表达式.根据多端行波时差和双端行波原理计算故障距离理论值.将理论值代入故障状态表达式,搭建故障搜索矩阵和辅助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元素变化特征和数值状态定位故障线路.然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难点及利用行波精确定位的问题。在利用故障点反射行波信号确定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距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应用学习向量量化(Learn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分支的反射行波进行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实现了故障分支的判别,从而实现了精确定位。为了明确LVQ神经网络方法在精确定位方面的优越性,同时利用传统的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比较。ATP-EMTP和Matlab软件对LVQ和BP两种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在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定位问题方面,LVQ神经网络的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多为树形结构,分支多,单端定位或双端定位方法都很难准确定位故障。针对B型行波和配电网树形结构,提出了一种多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接地故障时刻产生的行波第1波头到达配电网线路各末端的时刻进行故障定位。利用行波故障定位基础理论,建立了多端行波故障定位的理论依据,考查了定位方案在配电网中的优越性。采用ATP仿真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该方案在配电网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多端行波定位法只利用接地故障初期很短时间内的暂态行波信号,接地故障后期的故障发展情况对开始的暂态行波信号并无影响,所以运用多端行波定位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低压配电网多为树形结构,分支多,进行精确的故障定位困难。针对配电网的树形结构,提出了一种多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中,每个配电变压器安装一个行波接收装置,利用GPS获取行波第一波头到达各配电变压器的时间信息,将这些时间信息传输到故障管理中心,选取时间最短的三个变压器首先确定故障区域,然后排除伪故障点进而确定故障位置。最后,采用ATP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复杂树型配电网长期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精确定位难题,分析了故障行波模量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行波原理组合的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多端定位算法查找故障主干线路,缩小故障定位范围;然后提出基于行波模量时差的双端定位算法,利用行波线模分量与零模分量的行波传输时差准确计算故障距离;最后,综合利用多端与双端定位结果确定故障精确位置。经仿真验证,该方法仅需在部分配电线路末端安装行波定位装置即可实现配电网全网线路的精确故障定位,有效节省了装置投资成本,具有数据处理量少、算法实现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波理论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提出了利用行波对带有分支的配电网故障线路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分两步来确定故障点的定位方法:首先对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进行检测,通过识别来自故障点和不连续点的反射波来确定故障区段;在确定了故障区段的基础上,找到与故障点相关的2个反射波,并由这2个波的最大相关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到检测端的距离。文中介绍了该算法的理论研究工作,给出了EMTP仿真的仿真结果,最后通过对一条带分支的单相线路进行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9.
10.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大量接入使配电网继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大,但故障信息十分微弱,特别是在DG多样化故障输出特性的影响下,有源配电网单相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常难以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识别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分析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下DG的输出特性,建立了在不同故障位置下有源配电网的正序增广网络,构建了故障位置关于馈线出口以及DG输出电流的函数,建立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位置模型,利用不同故障位置下短路电流矢量占比系数的差异性构建了新的故障定位判据。通过将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转化为故障位置模型系数的求解问题,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下均能准确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具有原理清晰、故障特征量采集便捷、灵敏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12.
在配电网混合线路故障测距中,由于各种折反射波的影响从线路一端检测到的故障行波中很难识别出故障初始行波,因此不能利用单端行波测距法测量故障距离.双端行波测距法虽然不需考虑后续折、反射波,测量结果可靠,但在混合线路中由于行波波速不恒定导致传统的双端测距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些问题,在双端测距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变量的故障...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暂态纯故障分量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在计算故障后各检测点的暂态零模功率纯故障分量近似熵值的基础上,求取出各区段的比例因子值,进而通过与主站中的阈值比较大小来判定故障位置。大量的ATP仿真表明,无论是母线故障还是分支线路区段故障,该方法均能准确判定出故障位置。另外,基于近似熵算法的故障判定方法,不需要各检测点精确时间同步,适合于实际的故障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遗传算法解决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易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产生高质量的初始种群,其次通过构造遗传算法数学模型、优化3种遗传算子和调节交叉变异概率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最终经遗传迭代产生最优解,达到精确定位故障区段的目的.以I... 相似文献
16.
A typical 0-1 programming proble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described for the fault location problem.To solve the problem effectively,a new approach named 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 algorithm(ELM)is proposed.The simulation for fault location with 8 distribution nodes is executed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The correctness of the fault location mode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LM are testified in solving 0-1 optimization problem.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套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授时及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行波采集装置和故障定位主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提出的短报文通信方案中,简要介绍了"北斗一号"的系统组成和数据帧格式。接下来,详细阐述和对比了其两种不同的授时方式;提出了一套北斗授时方案,应用高精度晶振和PI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晶振驯服,提高授时精度。本文提出的北斗定位模块一方面快速定位线路故障的位置以及提供准确的实时时钟,另一方面能够给远程调度中心发送短报文信息,报告各杆塔以及支线路运行等的状态信息。有待研发的语音模块出现能够更加便于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语音方式与网关进行信息交互。所以作为我国自行研发具有完善功能的全天候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为快速找到故障点,研究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测距技术十分必要.文中在分析直流配电网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暂态信息的高精度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电容放电阶段的电流电压信息建立故障测距表达式,然后对式中电流微分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测距误差率的采样点选取方法,利用选取的点参与故障测距...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故障指示器检测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的原理,并将廉价的故障指示器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廉价高效的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故障发生后几分钟之内报告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大大地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全面提高了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准确识别故障区段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点异侧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差异显著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全局均线能量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得到反映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的自适应全局均线;然后,利用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全局均线的能量差,描述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的差异程度,构建判据确定故障区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可准确识别故障区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