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针对配电系统中树型网络故障分支的选择测距困难、准确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可以判断零序电压初始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有效时间,利用时间差与线路长度、分支点位置的关系,对树型网络单相接地故障进行选线定位.该方法在分支点附近不存在死区,且不受波速度,故障角度,接地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测距装置故障、启动失灵或记录错误时间后仍能可靠定位.利用Matlab建立简单树型网络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分支,精确定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树型网络行波故障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17,(8):166-172
针对单端定位或双端定位方法都很难准确定位树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定位树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行波测距组合方法。利用双端法确定故障点在主干线路上的映射位置,由此判断故障位于主干线路还是分支线路。对于主干线路故障,映射位置即可确定为故障点;当故障位于分支线路时,结合映射位置蕴含的故障距离信息,在模量法测距公式基础上构建零模波速提取算法,但由于小波变换的不同尺度下零模行波的衰减和相移变化明显,导致提取的零模波速误差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分支线路的测距精度,分析了提取零模波速与母线端检测零模波速的关系,提出从多个尺度下选取精度最高测距结果的方法。利用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对不同的故障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证实该方法有效,测距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张利 《电工技术》2022,(8):125-128
现有10kV 电缆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指示器以及离线式行波测距与定位设备实现最终的故障定位,耗时耗力,延缓了故障查找与修复时间,而且电缆线路末端行波测距装置一般仅检测电压行波信号,无法获取线路末端电流行波信号,导致在某些故障情况下无法可靠测距.分析了典型10kV 电缆网络接地故障时的电压与电流行波特征及其在线路中 (特别是环网柜、线路末端处)的折反射规律,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变压器杂散电容效应的分布式测距方法.由于配电变压器存在相间杂散电容,高频行波在短时间内等效为短路状态,因此在线路末端也可以检测到电流行波信号.与传统的配电线路测距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在配电母线和分支线路末端的任一位置检测到电压、电流行波信号,提高了测距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运行方式广为我国10kV配电网所采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对地电容的故障电流较小,使得故障信号难以捕捉,加之网络分支较多,故障定位难以实现。为了解决快速定位的问题,提出了C型行波与决策树相互结合的综合故障定位法。首先利用C型行波在故障测距中的优势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去噪功能,确定故障点与测量端之间的距离;其次利用决策树的分类功能针对网络多分支的特点,对线路不同区段进行分类,判断故障信号来源,并通过与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的判断结果进行对比表明:C型行波与决策树相互结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带有多分支的10kV配电网进行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C型行波法在配电网中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定出故障距离,第二步定出故障分支.在线路始端注入高幅值窄脉冲并检测从线路返回的波形,比较进行自适应滤波后正常和故障两种情况下的波形,得到故障距离.提出行波传输的特征波的概念.通过分析故障录波的特征波,来确定故障分支.将故障测距和故障分支结果结合起来达到精确定位.通过理论分析、ATP仿真及现场实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也说明该方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多分支配电网在故障行波微弱时行波波头标定困难和传统行波定位法无法适应多分支复杂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奇异值分解(MRSVD)-变分模态分解(VMD)的行波波头检测方法和一种基于行波到达时刻的多分支配网故障定位方法。利用MRSVD对微弱行波进行降噪处理,以奇异值差值决定分解尺度,然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VMD分解,并重构中高频段的模态分量,最后用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DEO)标定重构信号的行波波头,获取行波到达时间;利用行波到达时刻构造故障发生时间矩阵,搜索故障所在分支区段,然后构造故障定位时间矩阵,根据线路长度与时间的比值关系,实现精准测距。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标定微弱行波波头,实现多分支配网的故障区段定位和精准测距。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T型线路的三端电气量进行故障定位,提出了故障分支判别的判据以及确定故障点精确位置的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和模极大值理论对提取的行波进行分析,得到行波波头到达的准确时间.利用行波到达各测量端的时间差判断故障分支,在此基础上利用包含故障分支的初步测距值求取最终测距结果.PSCAD仿真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断T型线路的故障分支,测距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C型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利用C型行波法在配电网中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定出故障距离,第二步定出故障分支。在线路始端注入高幅值窄脉冲并检测从线路返回的波形,比较进行自适应滤波后正常和故障两种情况下的波形,得到故障距离。提出行波传输的特征波的概念。通过分析故障录波的特征波,来确定故障分支。将故障测距和故障分支结果结合起来达到精确定位。通过理论分析、ATP仿真及现场实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也说明该方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用于暂态稳定性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几种形式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进行了集中介绍,并对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和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模式识别中的应用性能进行比较。利用SOFM网络输出层聚类信息对不同ANN输入特征量的选取效果进行了直观的比较。在这些比较的基础上,利用Kohonen网络“无监督聚类、有监督学习”的工作方式,给出一种基于Kohonen网络的复杂系统在线事故筛选和发电机功角预测方法。利用华中电网的数据对这种网络进行了大量的计算,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神经网络双端故障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量衰减特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神经网络双端故障测距方法。传统基于高频量衰减特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测距方法的测距精度依赖于线路衰减常数的准确求取,但准确计算线路衰减常数是一个难题。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拟合能力,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将不必准确计算线路衰减常数也能准确实现故障定位。选取不同频带内整流侧和逆变侧测距装置处检测到的故障电压行波线模分量高频部分首波头幅值比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集,故障距离作为输出样本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形成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神经网络模型,将反映故障位置的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即可实现故障测距。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基于高频量衰减特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神经网络双端故障测距方法精度较高,而且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协调规划方法。分析了目前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情况,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配变负荷需用系数,确定不同负荷类型的配电网用户的负荷发展趋势,并给出了配电网专用网改造方法及新建原则,以便协调规划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实际应用表明应用此方法开展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协调规划,能够有效回收配电网专用网资源,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增加电网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主要了解目前配电网接线的主要形式,研究了影响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因素,初步拟定了网络接线方案以及确定了最优网络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虚拟专用网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祖友 《广东电力》2009,22(6):44-47
分析了信息网络对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构建信息网络的必要性。针对VPN技术原理,提出了如何利用VPN技术构建信息网络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论述VPN产品选型、组网拓扑结构配置的方法。VPN技术使电力行业各机构的内部信息可以跨越公共网络进行传输,利用公共信息网络建立VPN的组网方式可为电力企业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电力企业低成本、快速扩展信息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考虑网络抗毁性的配电网网架多目标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网络结构抗毁性从自身连接性角度描述了网络抵御破坏的能力。文中将其引入配电网网架规划中,建立了以投资、维护、运行费用之和最小,以及网络抗毁度最大为目标的配电网网架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向量序优化方法优化该多目标模型。向量序优化理论包括排序比较和目标软化等核心思想,能确保以很高的概率求得足够好的解,计算量大大减少,可以满足配电网规划寻求最优或次优方案的工程需要。算例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向量序优化求解配电网网架规划可以找到较优的规划方案,且与现代启发式算法相比,计算时间更少,搜索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地区电力通信网的各层通信传输网络相继建设完成,新业务和新的通信站不断接入。原有的组网方式存在网络拓扑结构瓶颈,业务配置复杂,业务板卡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增业务的需求,对"三集五大"建设难以构成有效支撑。利用现有光缆资源,对骨干通信网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在核心节点升级扩容设备,对全网传输时隙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骨干通信网网络优化,提高了传输时隙利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规范了网管业务数据开通流程,为"三集五大"建设提供有力的通信网络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A set of network equations are developed which are more general than the loop or node equations and which include the loop and node equations as special cases.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配电网电缆管网规划方法,介绍了其研究思路,分析配电网电缆管网现状,根据负荷增长情况,确定了配电网的目标网架,进而根据规划区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和配电网目标网架,测算电缆管网的需求量。经过对某地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法能够形成坚强的配电网目标网架,科学合理规划、应用、维护电缆管网。  相似文献   

19.
从动态稳定、静态稳定问题和福建电网稳定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全国联网后对福建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全厂辅控网和CCTV视频监视系统在电厂广泛应用,各自采用独立的网络传输数据和视频信号,不但增加了设备的投资和网络建设费用,而且不利于全厂辅助车间监控网络的结构优化,因此提出将全厂辅控网和CCTV视频监控网两网合一,本文分析了两网合一的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论述认为两网合一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