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旋转法是一种用于获得被测面旋转非对称面形的绝对检测技术。旋转平均补偿算法是在N次等间隔旋转的基础上增加一次不同角度的旋转测量,称为N+1次旋转法。通过附加的一次旋转测量,采用泽尼克多项式拟合求解旋转平均法的丢失面形。推导了理论计算公式,仿真分析了存在旋转角度和偏心误差时,补偿算法的有效性以及附加旋转角度对补偿面形计算精度的影响。验证实验的结果与仿真相符,表明在选择合适的附加角度之后,该算法可有效补偿丢失信息。与旋转平均法相比,只需增加一次旋转,就能得到更完整的面形,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实验中补偿率达到61%,检测精度提高了约1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共轭平移差分方法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优化策略的平移量最优解确定方法。首先对差分逼近精度及信噪比进行研究,建立噪声条件下的平移量与面形重建误差模型;然后将被测面面形估计值和随机噪声引起的面形偏差作为变量,利用差分Zernike算法求解面形重建容许误差下的最佳平移量区间;最后采用商用干涉仪对标准镜进行不同平移量下的面形绝对检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平移量的取值会直接影响面形测量精度,在最佳平移区间内进行面形绝对检测所得结果与传统三面互检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平面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仿射变换模型的图像配准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中讨论了二维仿射变换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特性。对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图像采用基于特征的配准,以边界作为特征进行相关运算,求出边界对应位置的关系,建立仿射变换 模型,按照最大相关原则自适应确定最佳配准参数k、θ、△x和△y,能够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并利用实际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给出了运用仿射变换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解决图像配准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相似文献   

4.
球面绝对检测方法的误差影响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球面绝对检测方法可以去除参考面面形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被检面的检测精度。在此高精度的检测中,被检面机构调整误差和环境扰动误差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将机构调整误差理解成一种特殊的面形误差,通过这一思路分析了该误差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根据高阶离焦模型去除了调整误差中的离焦误差,并且设计了一种简易有效的旋转角度控制机构用来控制旋转错位误差。将环境扰动误差看作是随机误差,分析了该误差对三步检测每一步的影响,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办法减小其影响。基于Zygo干涉仪,使用六自由度高精度调整机构对精度优于λ/40的被检球面进行了绝对检测。绝对检测三步法测得的被检面面形误差的评价值小于单步法的测得结果对应的评价值,各评价值置信概率为0.99的置信区间长度很小,说明采用文中的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实现绝对检测的高重复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高精度面形检测中,绝对标定是提高检测精度的重要方法。但在平面绝对标定中,无论是经典的三平板绝对检测还是旋转平移绝对检测都无法对平面的power项进行绝对标定。而利用液面进行绝对标定虽然可以给出完整的平面标定,但是液面易受环境影响,重复性难以提高,因此标定精度往往不高。针对这一难题,利用Fizeau干涉仪,采用液面方法对平面的power项单独进行绝对标定,结合旋转平移绝对标定方法对平面其他Zernike项进行标定,从而得到了完整的高精度的平面绝对标定。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也对平面进行了完整的高精度标定,大大提高了干涉仪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李晖  彭玉华  尹勇 《电子学报》2009,37(4):854-859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配准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圆周对称多分辨率分解算法,用环形带通滤波器代替高通滤波器,使各尺度的子带都具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降低计算的冗余度.塔式分解的低频子带能量集中,用互信息进行配准;高频子带提供重要的解剖结构信息,构造基于边缘信息的模糊梯度场,并用模糊贴近度作为相似性测度,与互信息相结合.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的金字塔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实现多模态医学图像的配准,结合模糊梯度场的配准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快速准确稳定地实现医学图像配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小光栅角编码器偏心误差的影响,提高光栅角编码器角度测量的精度,对偏心误差的修正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光栅角编码器测角原理和偏心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建立了偏心误差模型。并根据偏心误差模型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得到易于数学计算的偏心误差修正模型。以平行光管和23面棱体为基准,得到存在偏心误差的一组光栅角编码器测量数据。使用线性最小二乘参数选择准则,对偏心误差修正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修正模型中的参数,完成对光栅角编码器误差偏心的修正。通过误差修正试验和精度验证试验,表明经过偏心误差修正,系统测量精度优于±13″。修正方法达到了补偿误差的目的,提高了光栅角编码器的测量精度,满足了高精度角度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多基地雷达系统中,即使进行了空间配准处理,也很难实现完美的空间配准。该文研究了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存在配准误差时的目标检测问题。根据是否利用已知先验配准误差信息对目标位置信息进行估计,给出了MAP-GLRT和ML-GLRT两种检测器。由于MAP-GLRT检测器利用了先验信息,因此其检测性能优于ML-GLRT检测器。在配准误差条件下,两种检测器的性能要优于传统的融合检测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运动平移台静态指向误差建模、测试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慧  樊宏杰  陈前荣  邹前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2):20210161-1-20210161-7
针对运动平移台检测中方位/俯仰轴旋转过程引起的负载光轴偏移量指标超差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其误差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误差测试与补偿方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平移台负载的光轴指向偏差修正模型,设计了指向偏差测试实验,采用实测数据辨识得到了修正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经过补偿后仿真与实测验证:俯仰平台旋转引起的光轴方位指向偏移量由176.1″减小到1″,方位平台旋转引起的光轴俯仰方向指向精度由18″提高至9″,满足了工程使用要求。该误差测试与修正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装备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0.
旋转样板测量装置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样板是抛物面天线制造中最常用的检测装置。本文在叙述旋转样板基本结构、安装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误差分析,以祈在样板的设计和加工中能有一较为可靠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华  何兰 《压电与声光》2003,25(4):267-269
讨论描述两端对网络的导纳矩阵(Y矩阵)与作为网络分析仪描述两端对网络的散射矩阵参数(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在SAW器件的测试系统中误差模型以及修正方法,讨论在实际测量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误差修正以及它们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实时地进行无线图像通信, 基于编码理论和非线性理论, 提出一种针对模拟量的三分支“咬尾”绝对值纠错编码方法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并与三分支“咬尾”Baker码相比较。经过仿真, 在图像传输中, 三分支“咬尾”绝对值纠错编码方法在高斯信道中的纠错性能远远超出后者, 恢复图像的PSNR有2 dB以上的增益, 并且其编译码的复杂度也大幅降低, 提升了通信有效性和实时性, 在信道的干扰或噪声大的图像通信中具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对布朗运动理论中出现的“布朗粒子位移服从正态分布”“布朗粒子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和“布朗粒子瞬时速度无穷大”等一系列与经验事实不符的反常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概率分析方法假定布朗粒子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服从某种概率分布,无形中将研究对象从一个布朗粒子改变为大量布朗粒子的集合,并用描述大量布朗粒子集体行为的统计规律来刻画一个布朗粒子的个体行为,这是导致布朗运动理论出现一系列反常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将布朗粒子位移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还原为时间函数,提出了“布朗运动瞬时速度等于白噪声”的布朗运动定律,给出了可正确描述布朗运动现象、特征及规律的布朗粒子运动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移动终端平板显示器对比度均匀性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移动终端主流平板显示器,首先介绍了测试指标对比度及对比度均匀性的意义,接着指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测试点位置和测量像素数的选取原则、选取原因及验证测量像素数的选取是否合理的方法,然后以例子的形式进一步论述了测量像素数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文章总结了移动终端平板显示器对比度及对比度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分析近零点阶跃误差与整尺和余尺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基于整尺和余尺的两种相位校正方法来消除误差和接近零点误差之间的关系.在Matlab平台上,在距离正向和反向变化、距离慢变和快变等情况下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在距离缓变的情况下使用整尺的相位校正方法完全消除近零点的阶跃误差;基于余尺的相位校正方法不但具有整尺的相位校正方法的校正能力,还可在距离快变的情况下完全消除近零点的阶跃误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阵元之间存在互耦误差,阵列流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和扰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迭代法的互耦误差自校正算法及在互耦误差条件下的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算法。利用MUSIC迭代法对波达方向和互耦误差同时进行估计。该算法能够在互耦误差存在的情况下,有效地估计出波达方向和互耦矩阵,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Database Correlation Method with Error Correction for Emergency Lo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stantly growing number of mobile terminal users increases also the number of mobile originated emergency c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mobile terminal location in case of an emergency call was mandated with stringent accuracy requirements by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in 1996. Since July 2003 emergency call location is required also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but contrary to the US, without accuracy limit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ffers high location accuracy, but the density of GPS-capable terminals is very low. Thus, to be able to provide location estimations for all mobile originated emergency calls nationwide, techniques based on cellular network are preferred. In many cases, however,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cannot provide sufficient accuracy. This is typical especially for urban areas, where obstacles in signal propagation path degrade location estimation. In urban areas the mobile terminal user density is high and a substantial part of urban emergency calls are mobile originated requiring accurate location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emergency call location in urban areas. This database correlation method (DCM) is complemented by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ECM) developed in the frame of the EU IST project cellular network optimization based on mobile location (CELLO) [http://www.telecom.ntua.gr/cello/].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DCM has proven to offer sufficient urban accuracy of 44 m in GSM field trial and 25 m in UMTS simulations. The ECM has been tested and proven to e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CM.  相似文献   

19.
光学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光学雷达是靶场试验外弹道测量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大气对光波传播引起的折射效应,使得光学雷达测量中产生折射误差.针对靶场常用的光学雷达系统,根据光波射线在大气中的运行轨迹,利用逐次逼近法得到了实用的光学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对某靶场的实际测量数据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试验靶场,满足了靶场试验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