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能是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现在各类能源逐渐枯竭告急,各地打仗也多是为了资源,因此在发展上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遵循气候来进行设计。这种建设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还能从热环境、光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来提高住宅舒适度。在这篇文章里我将重点分析节能建筑的现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从建筑材料、室内、室外建设等方面入手,再具体分析关于节能建筑工程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工业》2013,(6):37-37
欧洲异氰酸盐制造商协会(ISOPA)于2013年11月4日完成了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聚氨酯被动式节能屋的建造。该被动式节能屋的建造工作始于2011年9月1日,是基于能源消耗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虑而建造的。现在欧洲建筑存量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40%,被动式节能屋的能源消耗要比常规建筑低85%。  相似文献   

3.
正欧洲异氰酸盐制造商协会(ISOPA)于近日完成了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聚氨酯被动式节能屋的建造。该被动式节能屋的建造工作始于2011年9月1日,是基于能源消耗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虑而建造的。现在欧洲建筑存量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40%,被动式节能屋的能源消耗要比常规建筑低85%。根据ISOPA秘书长Jorge Palmersheim,而聚氨酯保温材料已经成为欧洲低能耗建筑的最佳选择。加上上月完工的节能屋,ISOPA已经参与了欧洲12000个节能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的持续发展进程中,我国开始逐渐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节能住宅建筑施工就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节能住宅建筑的大力推广下就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近几年,我国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单位一定要按照节能住宅的施工特点来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而确保节能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将从节能住宅的施工特点出发,深入分析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钢结构住宅的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具备有安全、环保、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势。在低层住宅项目中应用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体系,能够很好的满足现阶段住宅市场的发展需求,并能够促进我国住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就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体系在低层住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房屋的建筑的数量有极大的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增长点,但是同时我们要看到,建筑行业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头行业,每年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每年能源消耗的大部分,所以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技术就尤为重要,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将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房屋建筑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使得房屋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房屋建筑的社会、环保收益,本文将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节能技术的意义、存在的阻力以及推进节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得我国住宅和办公场所也大大增多了。在人们对生活环境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们的节能意识也增强了,人们在购买房屋建筑时,不仅重视建筑的环境和户型,还会关注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环保节能问题。建筑设施在开展电气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节能问题,从而使得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目标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原则,电气设计节能技术中的问题以及相应措施等,望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介新型绿色节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被动房)的特点和影响其能耗的主要因素,论析提高被动房应用关键技术、措施,以及推广被动房建筑的意义。列举被动房建筑在国内不同气候分区建成的示范性案例。实践证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被动房)是未来节能建筑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镇化的逐步深化,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也逐年递增。在这种背景下,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提升建筑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有鉴于此,本文对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开始推广利用节能环保理念,致力于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建筑节能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核心也是节能环保,利用了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节能能源消耗。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墙体施工要求合理选择了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同时需要开展检测工作,保障了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同时论述了检测技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杰 《四川水泥》2020,(4):116-116
能源消耗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行业是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据有关统计,全球50%的能量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五分之一以上,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能源消耗的比例也会逐渐增长。因此加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现代化发展下,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建筑企业也应以节能环保等生态目标为导向,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文章以建筑工程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为基础,对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和创新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农村建筑能耗已成为影响我国能源消耗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寒冷地区村镇建筑特点,本文对村镇住宅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并以两层村镇建筑为例,对其增量成本进行了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对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建筑节能技术在村镇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住宅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住宅建筑物的污染度和能源消耗量很大,不仅造成了环境,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尤其是在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拥有少,资源持续消费会造成资源紧张,因此应用新的绿色节能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环境严重污染"、"资源过度开发"都是不争的事实,建筑行业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若能够将绿色节能理念应用到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中,多采取绿色节能材料和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那么应用效果无疑较佳。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绿色工业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其次,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方向及趋势,最后,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绿色工业建筑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的消耗非常多,加强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建筑行业,房屋住宅消耗的能源很多,随着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建筑行业加强了住宅建设的节能控制,通过节能方法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住宅的建筑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暖通空调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面对愈来愈严峻的能源问题,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主要对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建筑环境对暖通空调节能存在的影响及暖通空调相关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志盛 《陶瓷》2024,(4):188-191
在当今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背景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需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旨在探讨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策略,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节能环保理念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其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模糊质量控制理论的节能环保理念的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策略。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施工策略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简述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起源,分别从外墙、屋面、门窗及外遮阳4个方面说明了其围护结构的技术特征,并比较被动式节能建筑与未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区别,最后将两者的室内环境测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被动式节能建筑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住宅建筑以及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住宅建筑向着集约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墙板符合国家绿色建筑以及建筑节能的要求,为此还应加强装配式墙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新滩经济合作区重资产职工公寓项目为例,主要探讨了该项目装配式内墙板以及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行业当中绿色建筑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绿色建筑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居住上的需求。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对基于BIM技术的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解决对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