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勇 《啤酒科技》2003,(12):59-59
本文对波兰POZNAN地区的七大啤酒花品种(两种香味啤酒花、五种苦味啤酒花)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试验啤酒均经过风味测试打分以及观察描述,并采用WOELLMER、HPLC、GC法分析这些啤酒花的苦味物质和酒花油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波兰不同品种的啤酒花对啤酒的风味和口感的影响差别很大,这与各种酒花油的成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织物的拒水拒油特性是服装的重要性能之一。为测试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以图像法和称重法分别测量织物拒水和拒油特性,并根据所提出的测试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液滴与织物表面相接触的动态过程,从而快速对拒水拒油性能进行评价。分别定义了润湿比和拒油率两个指标来表征织物的拒水和拒油特性。介绍了测试装置的测量原理、装置设计和试验结果,并与AATCC标准所得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2=0. 869 9,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紫苏油、橄榄油、棕榈油和葵花籽油为油相,以乳清分离蛋白为乳化剂,制备水包油(O/W)型乳状液,研究其粒径、ζ-电位、絮凝指数等物理特性,比较不同乳状液在贮存期间的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4种乳状液中,紫苏油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D_(4,3)较小(0.824μm),ζ-电位绝对值较大(37.5mV),呈现良好的物理贮存稳定性;但由于油脂中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易被氧化。棕榈油乳状液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体系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浓度均最低;但乳状液粒径较大(D_(4,3)为1.845μm),物理稳定性较差。通过内源性荧光测定发现,乳状液中蛋白质氧化与脂质氧化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3 种不同粒径范围金花茶茶花粉体的流动性、溶解性、功能成分皂苷溶出量等物理特性,并结合激 光粒度分布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粉(平均直径133.90 μm)、超微粉(平均直径 15.76 μm)、纳米粉(平均直径201.50 nm)的粒径依次减小,细胞破碎程度、不规则度依次增加,差异显著;随粒 径减小,粉体的流动性、松密度、润湿性、膨胀力先减小后增加,以普通粉最高;持水力普通粉最高,超微粉次之; 水溶性、皂苷溶出量呈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趋势。说明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特性各不相同,综合比较下,超微 粉具有较高的溶解率、皂苷溶出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加工方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含水量的甜荞麦和沙米为原料,通过旋风粉碎制备全粉,对比分析了籽粒含水量对两种全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中淀粉含量显著(P<0.05)高于沙米,而其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沙米;两种全粉的粒径、吸油量和膨胀度均随籽粒含水量的升高呈现增大趋势;荞麦全粉的吸水量和弹性模量随籽粒含水量增大而显著(P<0.05)降低,但沙米全粉两特征值的变化与之相反;籽粒含水量对荞麦全粉破损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沙米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随着籽粒含水量增大显著(P<0.05)降低;荞麦全粉的糊化黏度特征值及凝胶硬度均高于沙米全粉,而黏弹性和热焓值低于沙米全粉;不同含水量籽粒所得沙米全粉破损淀粉含量和粒径的差异对其膨胀度、溶解度、糊化特征值、糊化焓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性能参数产生了显著(P<0.05)影响。这些结果说明沙米全粉与荞麦全粉粉质特性不同,通过改变籽粒含水量可调控沙米全粉的加工性能。本研究将为沙米作为面制食品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助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玉米挤压膨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黄淮海平原玉米主产区5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德国布拉本德食品仪器公司DSE-25型双螺杆挤压膨化实验室工作站为膨化设备,系统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挤压膨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压膨化工艺条件下(水分为17%,五区温度180℃,螺杆转速120 r.m in-1,喂料速度16 r.m in-1),不同玉米品种籽粒挤压膨化物的产品特性差异较大,而挤压膨化时的系统参数差异较小。与夏玉米品种相比,春玉米品种籽粒挤压膨化物具有较高的径向膨化率、吸水性指数和产量以及较低的水溶性指数和机械能耗。玉米品种挤压膨化物的径向膨化率平均为1.53,容积密度为0.196g.mL-1,水溶性指数为38.44%、吸水性指数为430.00%,扭矩为151.33 N.m、四区压力为26.66bar、五区压力为10.77bar,产量为2.27 kg.h-1,机械能耗为841.4 W.h.kg-1。玉米籽粒的挤压膨化特性与其理化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淀粉积累随灌浆进程推进呈上升趋势,淀粉积累速率则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均在花后21~28 d时积累速率最快.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以较高密度的B3处理(225×104/hm2)成熟期籽粒淀粉含量最高,直/支比最低;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最低密度的C1处理(300×104/hm2)籽粒淀粉含量最高.两种穗型品种的多数淀粉糊化参数以高密度或较高密度处理的数值最高,而适宜的种植密度既能改善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的淀粉组成,又有利于提高其粒重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对筛选出的高吸镉能力和低吸镉能力油菜品种进行全生育期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两个油菜品种各器官吸收累积镉特征及体内镉分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地上部总吸镉量与苗期地上部吸镉量高低一致,地上部不同器官累积镉量两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高吸镉能力油菜朱苍花籽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转运至叶中,而低吸镉能力油菜川油Ⅱ-93则主要转运至茎中。在土壤镉含量大于1mg·kg^-1时,高吸镉能力油菜籽粒中镉含量显著高于低吸镉能力油菜,当土壤镉含量小于lmg·kg^-1时则相反。两个油菜品种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累积在茎和叶中,各器官中镉含量两品种均表现为叶〉茎〉角果壳〉籽粒。  相似文献   

9.
以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选用紫苏油、橄榄油、玉米油作为油相制备水包油(O/W)型乳状液。研究2种蛋白对不同乳状液的物理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其物理特性包括粒径、ζ-电势、界面蛋白含量,稳定性则包括储存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对乳状液特性的影响较大,以乳清分离蛋白作为乳化剂时,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D4,3)较小,ζ-电势绝对值较大(又以紫苏油乳状液最大,其D4,3为1.4μm,ζ-电势为-25.6 m V),界面蛋白含量较高,体系稳定性优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的乳状液。在同一乳化剂作用下,橄榄油乳状液的氧化稳定性较其他2种植物油所得体系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DDGS物理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玉米DDGS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及量化评价,以国内外8个玉米DDGS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容重、热物理特性、摩擦特性、粉碎特性及色差指标参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物理特性指标,构架评价体系,得到每种样品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样品各物理特性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各物理特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比热与热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导温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热导率与平均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导温系数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摩擦系数与休止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粒径呈极显著负相关;L*、b*与平均粒径呈极显著正相关;L*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415%;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口玉米DDGS的物理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φ129 mm的有机玻璃流化床中,通过对不同长度的圆柱状油菜秸秆、稻壳及其与砂混合物料的压降及床层高度的测试,对宽筛分颗粒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尽管流化时间很短,长10 mm粒径的油菜秸秆颗粒在一定载气流量下可以流化;碎片状的油菜秆粉粒和稻壳流化过程中的沟流和空洞现象严重,不易流化或不能流态化,必须和一定的惰性粒子(石英砂)配比混合后(砂子的质量分数分别不低于60%和80%)才能实现良好的流态化.  相似文献   

12.
田晓红  谭斌  谭洪卓  刘明 《食品科学》2010,31(15):13-20
对我国高粱主产区的20 种高粱淀粉的微观结构、物理特性、糊化回生特性及热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粱淀粉颗粒多数为不规则形状,表面内凹,颗粒较大,其中部分颗粒表面有类蜂窝状结构,少数为球形,表面光滑,颗粒小,淀粉颗粒粒径在5~20μm 之间;不同品种高粱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物理特性、糊化回生特性及热特性差异较大。因此,不同的加工目的应该选择不同的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槟榔油的毒理安全性及微乳化特性,研制出槟榔油自乳化传递系统,以便提高槟榔油的生物利用度。通过槟榔籽油对SD大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其安全性;通过溶解度试验、浊点测试、三相图的绘制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的优化等试验,以自微乳乳化前后表征、微乳液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优化筛选出各组分的最佳组合和最适配比。结果表明,进行毒性试验的动物均未见明显的毒性症状,体重未见明显影响,各主要生命器官剖检均未见异常;槟榔油自微乳的最佳配方为:槟榔油(19.56%)、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54.31%)、乙二醇单乙基醚(26.13%),平均粒径为54.34 nm,zeta电位为-33.82 mV。槟榔油安全范围大,无毒副作用,制备槟榔油自微乳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玉米须不溶性膳食纤维(corn silk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CSIDF)的组分和物理特性,再研究其添加量及粒径对面包比容、色泽、质构、孔隙度、感官等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主要含80.64%膳食纤维和10.15%蛋白质,以及少量的灰分和脂肪,主要由50.41%纤维素和28.80%半纤维素组成,具有良好的持水、持油和膨胀特性,且粒径越大,3种特性越好;添加玉米须不溶性膳食纤维后面包比容减小,色泽加深,硬度增大,孔隙度降低,不同CSIDF添加量及粒径间存在差异,面包品质与CSIDF添加量及粒径基本呈现负相关,综合分析确定粒径最小的D1(平均粒径为24.91μm)最适宜添加,其添加量为3%时较合适;体外消化试验表明,CSIDF可以通过降低面包中RDS含量、提高SDS和RS含量来延缓淀粉的消化吸收,维持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粒径大小分布对不同淀粉含量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其品质分析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淀粉含量66%~77%的玉米,通过小型实验磨研磨得到不同粒径的全籽粒玉米粉,研究粒径大小分布、主要成分、损伤淀粉等指标对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其糊化能力、凝胶特性影响明显,特别是小颗粒粒径大小影响明显,但对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平均粒径和小颗粒粒径越小、颗粒表面积越大时,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玉米粉间糊化能力差异越显著,总淀粉越多、脂肪和蛋白越少也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小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凝胶抗剪切能力越差,玉米粉间凝胶特性差异越明显,总淀粉和损伤淀粉含量升高、脂肪和蛋白质降低,也降低凝胶抗剪切能力;粒径大小与分布对玉米粉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增加、脂肪减少,提高凝胶回生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pozyme 435脂肪酶催化棕榈油软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两种不同甘油二酯含量(62.7%与82.6%)的甘油二酯油。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了两种产品的熔化结晶特性和晶型等物理特性,并通过Avrami方程对其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组成相似而纯度不同的甘油二酯油,纯度高的甘油二酯油的熔点、结晶起始点均高于纯度低的甘油二酯油。非等温结晶中,两者表现出相似的热力学性质。等温结晶中,两者成核方式均为异相成核,但存在两种晶体生长机制。此外,高纯度的甘油二酯油较低纯度的甘油二酯油含有更多的β'晶型,形成的结晶网络更加细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粒度竹笋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粉碎后竹笋膳食纤维不同粒径的化学组分、物化特性、粉质特性和晶体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粒径膳食纤维粉末的SDF和IDF含量不同,粒径大于150ìm的膳食纤维粉末,其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粒径小于150ìm的膳食纤维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膳食纤维粒径越小,休止角和滑角越大,混合面团粉质特性越好;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微粉碎后膳食纤维的聚合物结晶状态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采用MSMPR结晶器研究了不同悬浮密度、氨水浓度和过饱和度下,KNO3在氨-水体系中的结晶动力学特性,并得到KNO3在氨水溶液中的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悬浮密度的减少,晶体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得均匀;氨的浓度增加,结晶成核 速率与生长速率均下降,晶体平均粒径减少,但粒径分布变均匀;随着过饱和度的加大,结晶成核速率与生长速率均增加,但晶体平均粒径减小,且粒径分布变差.研究结果可为硝酸钾生产工艺中结晶器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粉碎对谷朊粉理化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慧  卞科  万小乐 《食品科学》2010,31(1):127-131
利用气流粉碎机对谷朊粉(WG)进行超微粉碎,对制备的8 种不同粒径的谷朊粉的理化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碎过程中,随着谷朊粉平均粒径的减小大量水分损失;在500 目以下谷朊粉的吸水率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500~900 目之间吸水率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超过900 目吸水率基本保持不变;谷朊粉的白度值、起泡性能、乳化性能、持水力以及持油力随粒径的减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谷朊粉经超微粉碎处理能改善它的某些特性,而且不同粒度的谷朊粉的理化特性、功能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比不同油体富集物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的差异,采用水萃离心法从大豆、花生、葵花籽3种大宗油料种子中提取油体富集物,对比研究了油体富集物的得率、基本成分、粒径、Zeta电位、蛋白质组成、黏度、起泡性、乳化性、分层稳定性以及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豆油体富集物的得率和固形物含量都显著低于葵花籽和花生油体富集物的(p<0.05),且具有不易掩盖的豆腥味;3种油体富集物的基本成分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分布也不尽相同;3种油体富集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绝对值由小到大顺序均为大豆油体富集物<葵花籽油体富集物<花生油体富集物;在黏度、起泡性、乳化性、分层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方面,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大豆油体富集物>葵花籽油体富集物>花生油体富集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