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资源丰富,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居主要地位。煤炭供应安全是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首要问题,年初由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突出反映了煤炭供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时间长、煤炭生产消费的规模大,煤炭消费重心与煤炭资源、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由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引发的资源可供性、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生产力水平提高和运输等问题对煤炭安全供应的约束将逐渐显现,2020年以后煤炭供应水平如何?  相似文献   

2.
张喆 《中国能源》2012,34(10):42-44,7
<正>由于国内煤价持续下跌,煤炭市场整体弱势运行,从6月份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煤炭产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供应以应对下游需求不足局面,7月份我国煤炭产量环比小幅下降700万t,时至8月份,限产情况已经从个别企业变为多数企业,蒙西陕西不少中小矿停产减产,同时部分老国企负担较重也已开始削减产量,导致全国煤炭产  相似文献   

3.
吴吟 《中国能源》2004,26(4):4-6
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我国对煤炭的需求日趋旺盛,受供应、运输等诸多因素影响,2003年我国煤炭供应出现局部紧张局面。分析后认为,2004年我国煤炭市场仍然会保持总体平衡、局部紧张的格局。指出为保障煤炭有效供给,主要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二是要加强现有煤炭生产能力的改造,三是要进一步深化煤炭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CleanCoalFunctionsinHangzhouCollieryandItsInfluencetoCityEvironmentalProtection目前,国内能源消费还是以煤炭为主。根据浙江省能源规划,到2000年全省煤炭消费量将达5280万t/a,杭州、绍兴两地区将达1430万t/a。由于浙江省煤炭资源缺少,98%的煤炭需要外省供应,煤炭供应的渠道由过去的计划分配到市场调节,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通过各种渠道经营煤炭的有1000多家企业,就杭州地区而言就有300多家。多家、多渠道的竞争虽然有利于煤炭流通、促进交易,但也造成无序竞争,并带来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造成环…  相似文献   

5.
我们北京市的能源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而能源的开发量在逐步减少。现在水资源的开采量已近饱和,电力供应,煤炭供应都已到了十分吃力的地步。针对这一严重的能源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开源”,另一方面就是要“节流”。若想“节流”就必须先要摸清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能源供应,能源使用,能源损耗等问题。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最准确、最科学的方法就是进行“能量平衡”测试。“能量平衡”可概括为热平衡、水平衡、电平衡三大基本内容。我厂为落实市政府有关指示,在85年6月至85年8月完成了企业热平衡和水平衡的测  相似文献   

6.
煤气发生炉分级气化是指按入炉煤块度的大小而分成不同粒度范围分别进行气化。我厂于1991年10月开始在熔制车间进行了煤气炉分级气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气化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优质煤炭,有利于降低炉渣含碳量,有利于煤气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煤气炉的操作。这项技术的实施,是我厂进一步开展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煤炭供应及运输紧张,尤其是用于煤气炉气化的优质中块煤供应更为紧张,迫使企业不得不放宽气化煤的质量标准。我厂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将煤气炉的粒度标准  相似文献   

7.
《热力透平》2011,(3):164
据8月13日《中国电力网》报道,在新华网举办的2011.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认为,未来几年缺电的形势会比"十一五"后期更为紧张,局部地区电力紧张的范围更大,缺口也会更大,预计到2012年全国最大的电力缺口会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到2013年会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魏昭峰表示,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输电比重明显偏低,带来运力紧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全国煤炭运力紧张矛盾反复出现,电煤供需矛盾突出,多年来形成的市场煤计划电体制,煤价大幅上涨,火电企业出现了长期大范围的亏损,发电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跨区电网建设滞后,跨区  相似文献   

8.
《节能》1989,(1)
<正> 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989年电力、成品油供应将持续紧张,煤炭以及钢材、木材、化工原料和有色金属  相似文献   

9.
张喆 《中国能源》2010,32(10):43-44,14
<正>8月份,我国煤炭生产量继续快速增长,资源供应充足,相关下游行业市场需求不旺,供需总体呈现宽松态势。进口量继续以每月千万吨的规模增长,出口量仍维持较低水平,整体呈净进口格局。由于供需宽松以及节能减排政策调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价格在8月份这个传统用煤旺季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广东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能源约束瓶颈进一步凸现,电力短缺,煤炭、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相继出现.由于长期处于粗放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对广东省现有经济模式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在其影响下的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及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三种不同维度分析广东省的能源发展.其中发展生态工业园对整体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作用突出,它将是今后解决广东能源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继国内煤炭企业被要求实行"限产减销"后,发电企业也被推到了台前,被要求配合限制煤炭进口量。早在今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就召开会议部署:2014年煤炭进口要减少5 000万t,由于1~8月份进口煤炭只减少了近千万t,因此发改委要求9~12月份再减少4 000万t,其中主要电力企业承担减少2 000万t。"进口煤大幅减少,对国内煤炭价格的调节杠杆平抑作用将大幅减弱,这是拯救国内煤炭市场的关键,而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和资料分析,认为我国煤炭供需总量长期基本平衡,短期由于小煤矿的减产和运力影响,会有局部地区的供应紧张。煤炭价格早已市场化,价格将反应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善庆 《中国能源》1991,(2):34-35,19
<正> 订货合同制度作为我国煤炭计划供应的基础,曾保证了国家计划内煤炭供应任务的完成,但面对今后长期的煤炭卖方市场,订货合同制度能否继续保证煤炭供应计划任务的兑现却值得考虑。有必要认真分析煤炭订货合同制度的功效,并继续探讨我国煤炭经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一、煤炭订货合同失效的原因由于我国煤炭供求关系的再度紧张,过去的煤炭买方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所代替,出现了煤炭订货合同兑现率连年下降的问题。订货合同制度作为煤炭供应计划的基础已被动摇,功能也在缩小。主要表现是:(1)我困煤炭生产与煤炭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煤矿生产所需原材料、电力、钢材、坑木、矿工和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和今后三年全国煤炭需求和供应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和预测:当前煤炭供需总量相对平衡,煤炭供应由全面紧张趋向缓和,部分地区已出现供大于求的迹象;今后三年煤炭供应能力总体将出现过剩(假设小煤矿年生产能力继续维持在8亿t),但煤炭需求净增量降低,需求压力减小,为加快小煤矿整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结合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精神,针对小煤矿占全国煤矿总数的90%、产量约占1/3的形势,提出了解决小煤矿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均达到历史高位,供需总体平衡。在煤炭供应保障总体有力的情况下,煤炭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带来一些供应安全风险。叠加新冠疫情和极寒天气等因素,煤炭逐月消费波动较大,市场价格起伏变化。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煤炭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供应能力同步匹配,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短时供需偏紧现象。建议积极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工作,充分发挥煤炭行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燃料显得非常重要。一般人民每天都要用柴(广义为各种燃料)、米、油、盐、酱、醋,其中燃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必需物质之一。因此做好市场民用煤的供应,是件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作用。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和目前利用中占有主要地位。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量占整个能源生产的96.3%。以后由于石油的开发,我国能源生产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到一九八○年煤炭仍占能源的69.2%,仍然以煤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9月29号,国家能源局举行迎峰度夏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亚川主持会议,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油气司副司长胡卫平分别介绍了煤炭、电力、天然气迎峰度夏有关情况。2011年夏季虽然受到煤炭供应紧张、南方大范围持续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总体上保障了电力及煤炭的供应,实现了平稳度夏。  相似文献   

18.
1.山西地方铁路建设概况 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全的特点,其年产量居全国首位,年外运量约3亿吨,供应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煤炭外运数量与外运能力矛盾突出,不仅制约了山西的煤炭生产,影响了山西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省能源生产和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节能降耗也取得显著的成效,能源供需矛盾在总量上已基本得到解决,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求,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我省能源生产建设仍需承前启后,周密安排,逐步建立起稳定可靠的能源体系,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能源生产建设成就与形势改革开放初期,能源供应极端短缺。不时拉闸限电,导致工厂生产停三开四,居民生活用电也没有保证;煤炭供应不足,尤其每到深秋至初春生产旺季更为短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油品供应紧张,不时供应不上,油源干涸。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能源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已不可逆转,这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转型不仅包括更多清洁能源(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包括增加油气和可再生能源比例,挤占煤炭的份额,同时也包括煤炭的清洁利用。但是由于目前技术尚不十分成熟,煤炭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从短期看,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是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现实的途径,石油公司有责任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要供应更多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和可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