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综合利用的高水头水利枢纽获得广泛应用。其中有很多枢纽筑有土坝,从而要求建筑长距离的隧洞式泄水建筑物借以排泄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流量。为减少这类泄水建筑物的建筑费用和缩短整个水利枢纽的施工期限,宜增大隧洞的流量和水工闸门的水头。已建成的查尔瓦克水电站和正在施工的努列克水电站建筑的隧洞,其尺寸为l0×11米,设计流量超过2000~3/秒,闸门水头为110米,闸室外的流速为40米/秒。罗贡水利枢纽的闸门水头将近200米,致使流速增大到60米/秒。这就要求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降低隧洞内紧接闸室的规定的一段长度内的水流动能,以减少建筑物构件上的动力作 相似文献
2.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水头综合利用的水力枢纽获得广泛的推广。在这些水利枢纽中很多都是土坝。为了施工导流和永久性泄洪,往往要求修建很大洞径的泄水隧洞。为减少泄水隧洞工程投资和缩短水利枢纽的施工期限,采用增加隧洞流量和提高闸前水头是适宜的。已建成的查尔瓦克斯克水电站和正在施工的努列克水电站隧洞尺寸均为10×11 相似文献
3.
高水头水工建筑物下泄的水流单宽流量大、流速高、能量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河床和岸坡造成严重冲刷,甚至导致建筑物损毁。文中介绍水工建筑物上下游水流衔接的形式和消杀下泄水流中多余能量的不同方式(消能方式)及其工程措施,在高水头水利枢纽上,常采用挑流而很少用水舌自由跌落的衔接方式。并阐述与下游水流衔接良好,消能充分的结构形式和合理尺寸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泄水建筑物高速水流情报网交流会于1983年5月31日至6月6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交流会的有53个单位的104名代表。会议首先由有关同志作了“水工建筑物水力学原型观测研究在我 相似文献
5.
6.
7.
高坝泄水建筑物的特点是水头高、流量大、流速大和涉及高速水流问题较多,如空化、空蚀、掺气、脉动、振动、冲刷及雾化等。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了实际工程中许多高速水流问题,使工程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韩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990,(4)
本文对李家峡水电站三个泄水建筑物的试验研究中所涉及的一些高速水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着重对有压急弯段的体型设计及其压力分布特征;为克服由于急弯段给其后明槽流态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渥奇曲线的水力设计提出了计算“加速点”的新概念,所设计的渥奇曲线在流态,压力分布、等方面都是满意的。并把有压段与渥奇段的水力设计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系统方法。经试验验证效果是满意的。此外,还对不平整度控制,掺气槽设计的缩尺影响,以及原型需气量的确定等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有压段水头60~80m,弯道转角在25°以下,进行水力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泄水建筑物是水利工程枢纽中一个重要工程部分,其在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泄水方面上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依据水利工程的具体设计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实际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以及工程竣工后的作用能够达到期望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桥水库工程岸边开敞式溢洪道设计,采用分流墩消除闸墩尾部水翅、泄槽末端设分流趾、消力池内设消力墩的综合消能方式,使溢洪道水流平顺,消力池内形成稳定水跃,出泄水流与下游水位衔接良好,避免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相似文献
13.
解决高坝、大流量泄水建筑物消能问题一直成为世界各国水利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的高坝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表孔、底孔、消力池联合消能;戽流消能;挑流消能;空中碰撞消能等消能方式,可取得较好效果。文章概述了国内外高坝1大泄流量泄洪消能方式,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窄缝式消能工在泄水建筑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狭窄河谷地区修建高坝,采用窄缝式消能工越来越多,国内外现有工程运行及模型试验资料表明:进入窄缝段的水流佛氏数 U/(gh)~(1/2)应在4.5~10之间,排射水流沿流向扩散,在相同的泄量和下游水垫深度等条件下,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较其它型式的挑坎大大减轻。其最大冲深仅为其它型式挑坎冲深的1/3左右。当窄缝收缩体型与来流佛氏数 F_r不相适应时,不能形成优良的沿流向扩散的水舌,河床受冲仍不能减轻。 相似文献
15.
窄缝式消能工在泄水建筑物中应用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述在狭窄河谷地区建坝,泄洪消能是关系枢纽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一座枢纽中,当单一的泄洪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常采用多种形式。岸边溢洪道是一种常见的泄洪方式;深孔、底孔泄洪洞或泄水道是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进行泄水建筑物高速水流的原型观测,可以直接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服务,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验证水工模型试验的正确性,补充研究一些在水工模型试验中所不能研究的问题,所以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根据参加过的几项原型观测的成果,并结合国内有关文献,从泄水建筑物的空蚀与磨损,通气减蚀设施的掺气浓度和通气量、水工建筑物的脉动和振动,以及闸门水力学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观测和分析成果整理后写成本文,以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高水头泄水建筑物集中消能和分散消能两种消能方式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分散消能方式。本文认为,分散消能方式可减轻消力池或下游水垫塘的消能负担;在流道内设台阶消能工能有效降低流速,减小水流冲刷破坏作用,台阶产生紊动均匀流,水深、流速不变,理论上可应用于水头200m3、00m量级以上的溢洪道设计。设法在流道内提高消能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涡流式内消能工的结构和消能机理,对单向涡流式、同轴反向涡流式、竖井涡流式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和消能情况进行综述。试验表明,内消能工试验不存在比尺效应。内消能工内水流脉动能量的产生、输移、损耗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各类消能工的优点,将其布置成混和形式,也是涡流式内消能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大量的低水头水利工程建设需求,这类水利工程具有水流形态复杂、佛氏数低的特点,给消能建筑物设计带来较大的困难.文章以梨树园子水电站为工程依托,利用实验室模型试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扭面式消能墩,试验结果显示,该体型消能墩具有良好的消能效果,可以在低水头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设计建设中采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