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Cr-Ni-Mo铸造热作模具钢热机械疲劳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Cr—Ni—Mo铸造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热机械疲劳寿命、应力应变响应以及疲劳断裂特征。试验中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疲劳寿命。疲劳过程中热作模具钢发生了循环软化和沿着拉伸方向的循环蠕变,热作模具钢的热机械疲劳裂纹往往穿晶萌生,沿晶扩展。  相似文献   

2.
TC18钛合金冲击缺口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D,SEM,TEM等手段对TC18钛合金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采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测试带有不同V型缺口深度TC18钛合金试样的冲击韧性,并得出标准样(0.2cm缺口深度)的冲击过程曲线,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结果显示TC18钛合金冲击韧性值随缺口深度的减小而增大,有0.2cm深度缺口的标准试样冲击韧性值为20.08J/cm2,即使有0.02cm深度缺口的试样,其冲击韧性(77.92J/cm2)也比无缺口试样低很多,无缺口试样冲击时只发生弯曲而未断裂。  相似文献   

3.
采用XRD、扫描电镜、EBSD、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r13Ni4Mo钢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规律、形成机制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13Ni4Mo钢经550~730℃一次回火后并没有逆转变奥氏体产生;经630℃一次回火+530~630℃二次回火时,随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强塑积也相应地先增加后减少。当二次回火温度为590℃时,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达到峰值,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二次回火温度为550℃时,逆转变奥氏体主要以切变机制在马氏体板条内部形成,随着二次回火温度升高,逆转变奥氏体逐渐以扩散机制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用12Cr2Mo钢锻件经正火、回火后,其力学性能(主要是屈服强度)偏低,一次热处理后的合格率仅为50%,既造成该钢锻件大量热处理返修,又严重影响了生产周期。对12Cr2Mo钢锻件的加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生产实践,并对该钢锻件正火、回火后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找出了该钢适合厂情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使该钢锻件一次性热处理合格率达到10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圆棒状缺口试样和无缺口光滑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双态组织高Nb-TiAl合金的缺口敏感性。研究表明,缺口根半径R≥0.5 mm的U型试样和缺口角度60°、R≥1 mm的V型试样的抗拉强度RmN都大于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Rm,缺口敏感度NSR均大于1,合金对缺口不敏感。当缺口类型相同时,缺口敏感性随缺口根半径R的减小而增大;V型缺口敏感性大于U型缺口;对于V型缺口试样,当R=0.5 mm时,其NSR在0.98~1.03之间,RmN在Rm附近波动,易出现缺口敏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Cr8Ni2MoNb衬板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8Ni2MoNb钢在930 ℃淬火时的组织为马氏体、颗粒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当回火温度在180~380 ℃区间时,试验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回火温度在380~480 ℃区间时,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增加。试验钢在450~520 ℃回火时明显出现二次硬化现象,480 ℃时达到峰值硬度42 HRC。Cr8Ni2MoNb钢在480~520 ℃区间回火时有较好的冲击性能同时也能保持较高硬度。  相似文献   

7.
回火温度对高碳中锰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变质高碳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度增大,组织中回火碳化物增多,耐磨性提高,当回火温度达300℃时,无缺口冲击韧度达最大值,为121.4J/cm^2。与常规水韧处理的试验钢相比,无缺口冲击韧度提高80%,磨损失重降低了56%,硬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某机械厂生产的连铸机扇形段水平段在钢厂使用半年后拉杆发生失效断裂。文章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化学分析、断口和组织观察以及模拟热处理实验对30Cr2Ni2Mo拉杆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Cr2Ni2Mo拉杆发生的是冰糖状沿晶脆断;材质的高温回火脆性导致韧性不足,再加上预紧可能的操作不当以及环境腐蚀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裂纹发生并导致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9.
非调质钢35MnVN、40MnVTi温锻后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非凋质纲35MnVN、40MnVTi和调质钢45、40Cr经650℃温锻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四种试验材料经温锻后,其室温和低温冲击韧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温锻工艺有强烈的韧化效果。本研究为寻求非调质钢的韧化途径.从而拓宽非凋质钢在温锻成型工作中的应用(替代调质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典型牌号654SMO和C-276,对高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和Ni-Cr-Mo镍基合金的析出相进行研究,对不同时效条件下654SMO和C-276进行组织观察、EDS及相分析。结果表明,虽然654SMO和C-276均含有较高的Cr、Mo含量,但由于合金体系不同,其析出相种类形态各异,主要研究结果有:(1)654SMO有8种第二相析出,分别为:σ相、Cr_2N、μ相、χ相、Laves相、M_(23)C_6、M_6C和M_3C;(2)654SMO钢的主要有害析出相为σ相、Cr_2N,其析出相的析出峰值温度为900℃;(3)C-276合金的主要析出相是M_6C与μ相,在本研究时效条件下,并未出现σ相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