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贵州"千户苗寨"的景观分析与重庆沙坪坝滨江地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验,着力探寻以同构堆积方式利用山地地形创造景观重叠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山地城市的特色性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应满足人们对所处地域环境的整体认知和在社群中的定位要求。在分析山地空间特色和景观层次基础上,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对山地空间景观层次的多元化、场所性和环境意识进行了探讨,建议性地提出山地城市景观调控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山地空间景观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景观应满足人们对所处地域环境的整体认知和在社群中的定位要求.在分析山地空间特色和景观层次基础上,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对山地空间景观层次的多元化、场所性和环境意识进行了探讨,建议性地提出山地城市景观调控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照明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沿江山地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及空间形态不仅为创建山水园林式的景观照明风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又对景观照明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本文根据沿江山地城市的特点,从地域性及人文性方面对景观照明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光度学及色度学的基本原理对景观照明中的亮化分级和光色分层进行了应用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创建立体化城市夜景的新概念。文中针对沿江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以防止因生搬硬套,盲目效仿等不良设计风气所造成的负面效应。该文以突出绿色照明思想为中心,强调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创意独具特色的沿江山地城市景观照明风格提供了应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通常只注重视觉要素,非常欠缺对声环境的考虑.把声景观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点,并丰富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声音要素完善景观设计概念,对声景观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归纳.进而以城市公园为观测对象,对公园内的声景观类型、特征、与人类主观感受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声景观设计方法.声景观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声、背景声、人工声、活动声在人类对景观的认识过程中提供了重要信息,丰富和完整了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手段和主观体验.结合环境造型艺术以及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声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类活动的各种功能需求,还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提高客观物质环境的人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开放空间声景观形态构成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景观规划中以视觉为中心的倾向,引入了声景观设计的新方法.通过对日本佐贺森林公园声景观进行的现场调查,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城市开放空间声景观的构成要素,阐明了各要素好感度和协调度的主观评价,解析了声景观空间分区及其特征,计算出各构成要素的重要性权重.把该分析结果运用到中国嵊州艇湖水城的声景观设计中,提炼了正负设计手法,对声景观的各要素及其空间构成进行了全面设计.结果表明,该声景观设计方法可以把景观固有的听觉要素进行明确地认知和表现,使声景观成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中的要素,能够实现多角度的设计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识别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学理论,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为素材作以下讨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景观识别问题、城市景观的视觉识别系统(cVIS)及其在城市化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传承了中华民族内在的艺术精神。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民俗为主题的景观成为挖掘地域文化、建设特色景观、推进旅游发展和增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根据历史典故、民间故事传说营造景观场景,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设计的内涵,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景观设计作品与案例,探讨民间神话故事传说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为现代景观提供更多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是实现山地城市河流可持续控制的重要工具。对河流健康内涵及山地城市河流特点进行了概要分析,认为山地城市河流健康应以山地河流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并具有4个方面的内涵:河流内部的生态完整性、弹性和恢复力、河流与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安全性、河流与城市人群关系的和谐性,以及河流上述关系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工具,并认为评价时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加强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代桥梁美学与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桥梁美学以桥梁本体景观为对象,研究如何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同时,表现其结构之美.桥梁景观设计则不仅继承了桥梁美学的内涵,而且延伸至环境设计,并将其与城市景观、大地景观结合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界面景观既是限定和构成街道空间的重要元素,又是街道展示景观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城市街道界面景观构成要素归纳与总结的研究方法,得出城市街道界面构成中底界面、侧界面、广告界面是三大核心要素,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街道界面景观设计中,实现城市街道界面景观设计体系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街道界面景观设计应当以把城市街道界面景观要素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这两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得方法来进行.最终营造出聚集人气、空间尺度宜人、文化特色鲜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街道界面景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繁昌县西门河防洪及景观工程为例,对水利措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生态科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性和结构,并探讨了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模式,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山地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忽视山地独特而敏感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盲目地沿袭平原城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结构的混乱、城镇地方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从山地城镇景观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景观生态格局、绿色开放空间体系、视觉空间品质、地方历史文化风貌、山水美学意境等几方面的式图建立一种适应山地生态环境,引导山地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了什么是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以沈阳等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历史建筑的处理为实例,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四种模式,即:'拆 露'的模式、'历史建筑 广场'模式、'整旧如旧'模式和'恢复重建'模式.并结合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原则、方法和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确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为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景观资源评价的角度,对黔东南地区巴拉河流域的5个山地聚落群进行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旨在为自然生态、原生文化、民居建筑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实地调研与访谈资料为依据,运用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旅游学、美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选取聚落外部景观、聚落内部景观、聚落人文景观和聚落旅游潜力景观元素构成因子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因子体系的权重并制定评分标准,通过"德尔菲法"获取问卷数据,对当地的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以"朗德"上寨为例,评价结果是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较为脆弱,在旅游规划上应采取较为谨慎的策略,以保护为主展开景区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18.
山地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市南山一颗树观景台视线范围内主城区夜景照明规划为例,考虑了山地城市具有丰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的景观特点,以及多层次、多方位和远距离观景的需要,建议了点线面体、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区的规划方法,并着重处理好夜景照明中用光用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新质量观的必然要求.遵循景观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对沿线自然、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将东永高速公路景观划分为4大区段,通过确立不同景观区段的设计主题、色彩基调和视觉空间,对浙中乡土风情进行挖掘和再创造,确定"江南山水"的景观设计定位,使高速公路建设做到功能、生态、景观、旅游四位一体的创新理念,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工矿业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工业废弃地,严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及景观美学,通过研究,探索以生态恢复为基础、景观设计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等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问题,以此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