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农田灌溉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截止1987年底,全省有各类水利设施20多万处,其中灌溉渠道1.37万条(万亩以上灌区159处);水库1415座(百万米~3以上水库375座),总库容44.8亿米~3;陂塘2.9万口,蓄水能力1.6亿米~3;抽水站10455处;机电井12.8万眼(其中配套11.9万眼);喷灌设施721处,排灌机械装机总容量158.3万千瓦。全省设施灌溉面积21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88万亩,按农业人口计,人均0.75亩。我省水利设施对战胜干旱灾害,促进农业生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显著社会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四川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全省兴建各类水利工程59.7万处,其中大、中、小型水库6612座,成为全国水库最多的省份之一;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801万亩发展到1998年的3586万亩,建成旱涝保收农田2491万亩;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从1949年的32.6亿立方米发展到1998年的23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由1949年1100千瓦发展到1998年的36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1亿千瓦时。水利、地方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灌溉事业历史悠久。但建国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只达到300多万亩。建国后,全省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经过40年的努力,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到1988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20多万处,其中水库1381座(百万方以上水库301座),总库容44.8亿米~3,万亩以上灌区158处,抽水站1.02万处,机井13.5万眼,陂塘2.9万口,喷灌设施669处,排灌机械装机总容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省兴建了大量的水库工程,为水库渔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1984年底,全省养鱼水库已有1408座,养鱼水面21万亩,占全省总养鱼水面的53%,其中关中地区7.2万亩,陕南7.1万亩,陕北6.4万亩。1984年全省水库生产成鱼1237吨,占全省当年总产量的28.1%,比1983年增长了28.9%,平均亩产12.4斤,是我省渔业生产最高的一年。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为发展水库渔业生产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抓水库渔业的设施配套,提高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建国四十年来的陕西水利建设,确实是在前人创业的基础上突飞猛进,成绩空前.全省灌溉面积建国前仅336万亩,现在达到1856万亩,修建江河堤防4369公里;全省大小水电站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已建成水力发电站2548座,年发电量达3.8亿千瓦小时;大力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解决山区的人畜饮水,受益人数达584.5万人。建国前基本没有形成水利勘测设计专业队伍,全省技术人员不足百人,而现在设计单位已发展到134个,总人数有53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约2400多人。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四十年来对旧有泾、洛、  相似文献   

6.
<正>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建成水库1045座,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80个,机井、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22万余处。我省农村水利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灌区建设的发展史。我省现有大型灌区12个,其中省属5个,市属7个,灌溉面积1227万亩,占全省总耕地(4291万亩)面积的28%,生产了占  相似文献   

7.
王爱祖 《中国水利》2011,(24):82-82
2011年,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水利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水利发展机遇,明确分解水利发展任务,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水利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年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91.6%,创历史新高;基本建成大足玉滩大型水库,8座中型水库下闸蓄水,4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兴建饮水安全工程2 700余处,解决了217.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44座专项规划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稳步推进,完成208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稳步推进34处城市堤防工程建设,基本完成68个乡镇堤防建设;实施4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0 k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1.67万hm2)、旱涝保收面积14.3万亩(0.95万hm2),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3.33万hm2).水利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在2011年旱情与2006年百年大旱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全市灾害损失大幅度降低,发挥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1 现状与成就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 2 0世纪末 ,全省已建成水库 74 5座 ,其中大型水库 6座 ,中型水库 56座 ,小型水库 6 83座 ,总库容达到 4 4亿m3;建成万亩以上自流灌区10 7处 ,万亩以上机电灌站 76处 ,小型水利工程1476 9处 ,配套机电井 8170 0眼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 186 9万亩 ;修建堤防 32 88km ,保护耕地 541万亩 ,保护人口 398万人 ;除涝面积 134万亩 ,占易涝面积的 79%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92 79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54.6 % ;累计解决 30 898个自然村 ,10 85万人 ,156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截止1985年,我省水利财政总支出为21.65亿元(不含丰满、云峰投资),其中:水利基建支出10.57亿元;水利事业费11.08亿元,群众投工约20亿个,完成综合工程量约50亿m~3,建成大型水库10座(含丰满、云峰)、中型水库78座、小型水库1214座;整修江河堤防6105km;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53处;对1500多万亩易涝地进行了初步治理;建成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水力发电站 121处和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0.29'  相似文献   

10.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88-89
一、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成就 (一)水利建设成就 30年来,全省水利水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92亿元,是1949~1978年全省水利水电累计完成投资的7.47倍;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298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72座,小型水库1220座,新增水库库容54.4亿m^3,新增库容与1978年以前的总库容相比翻了一番多,全省水库总座数达到5403座,库容达106.2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4万亩,高稳产农田累计突破3000万亩;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宜春市是个农业大市,下辖1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87万km2,总人口540万,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历来都有重视水利的传统。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库1 704座,总库容26亿m3,大中型水库列全省第一;万亩以上灌区30座;圩堤210条,总长1 485 km,其中特等圩堤3条,5万亩以上圩堤6条,万亩以上圩堤33条;设置泉港、清丰山溪两个分蓄洪区;各类机电排灌站5 909处,总装机25.6万kW;有效灌溉面积417.9万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安徽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部署,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省水利厅确定201 1年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全省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共投入各类水利兴修资金130亿元(不包括大江大河治理),完成土石方4.16亿km3,扩挖塘坝4.9万口,清淤河沟3743条,更新改造农村集体泵站2.9万kW,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4.27万hm2(64万亩).@@1 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全省共筑堤防2万多km,建水闸1.09万座,修水库5286座,打机电井19万眼,挖塘坝70多万处,建机电排灌站1.63万处,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33处,开发小水电装机75万kW.初步形成了防洪、灌溉、排涝工程体系.全省有效灌溉面积345.33万hm2(5180万亩),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0万hm2(1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km2.  相似文献   

13.
陆兵 《中国水利》2013,(24):87-87
<正>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黑龙江省计划落实资金181亿元。建设水利工程868项,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87项。哈尔滨等6座重点城市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100年一遇标准。新增水库7座,全省水库达到1 034座,蓄水能力提高到27%。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到7 793万亩(519.53万hm2)。解决74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5%。建成农村水电站6座,全省83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10万kW。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307万亩(87.13万hm2),治理率达到48%。  相似文献   

14.
徐晶超 《水利天地》2008,(11):20-20
改革开放的30年,促使中华民族发生了沧桑巨变,迎来了伟大的振兴。在这个时期,我省水利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各级水利部门的多方筹措,30年来我省水利累计投资376.7亿元。巨额的水利投资,使我省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截至2007年底,我省防洪堤防已达12186公里,比1978年增加了1.26倍。涝区治理面积达4852万亩,占易涝面积的76%。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水库98座,小型水库535座,蓄水能力达到152亿立方米,是1978年2.66倍。有效灌溉面积达3970万亩,是1978年的12.26倍。全省水田用20%的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史会云 《中国水利》2013,(24):85-85
<正>回望2013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辽宁水利克服了经济环境不佳、洪涝灾害严重等不利影响,完成投资182.5亿元,全力打造"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完善了防灾减灾体系。汛前加固2座大型、155座小型水库,抢修水毁工程6 000余处,加固堤防471 km,疏通河道867 km;组织全省水库在汛限水位以下预泄防洪库容近15亿m3,其中大伙房水库预泄3亿m3。灾后抢排116万亩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鱼类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特别是众多的水库(内湖)水面是水利部门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统计,2005年全省水利部门可养水面130万亩,已养120万亩,渔业产量10万t,产值8亿元;2006年全省水利渔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预计全年产鱼13万t,产值超10亿元。水利渔业已成为水利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做活水面文章,加快水利渔业发展,是当前水利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玉宝 《河北水利》2010,(11):43-43
<正>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宣化县现在水利灌溉设施有水库7座,其中小(Ⅰ)型水库4座、小(Ⅱ)型水库3座,水库总库容1051万m~3;塘坝52座,总蓄水容积180万m~3;各类集水池50个,总蓄水容积30万m~3;水窖2600座,总蓄水容积8万m~3;大型灌区一处,控制面积34.88万亩;小型扬水站49处,工业用机井260眼,农用机井1310眼(已配套1059眼)。有效灌溉面积40.11万亩(其中井灌面积19.99  相似文献   

18.
全国牧区水利规划于1995年7月通过部级评审验收。本规划总结了牧区40年来水利建设经验,提出了到2000年发展方向、重点和措施。主要发展指标有:至本世纪末,再解决598.7万人、2964万只畜(羊单位)饮水,开辟无水草场2.96万km~2,改善供水不足草场4.53万 km~2;新增灌溉饲草料地600万亩,排水21万亩;新增天然草场灌溉160万亩,排水65万亩;新增农田灌溉700万亩,排水51万亩;新开发水电19.46万 kw,风力发电 8.3万 kw;治理水土流失 2.18万 km~2,发展林地灌溉235万亩。规划新建和配套的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34座,小Ⅰ型水库83座,水Ⅱ型水库 110座,塘坝973座,总蓄水量40.93亿m~3;建扬水站467座、1.7万Hp;小水电站419座,19.46万kw;自流引水渠道1.7万条,长1.88万km;供水管道2082条,长1.3万km;新增机电井8.08万眼,基本井1631眼,筒井4.83万眼。规划需要总投资55.89亿元,总工日6.4亿个。实现规划目标的总经济效益达135.7亿元,相当于总投入的2.4倍。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桃源县水电局我县水利设施较多,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350座,小塘小坝5.9万多处,水轮泵站27处,电力排灌站427处,灌溉面积107万亩;另有防洪堤垸8座,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2723座,山塘河坝214万多处,电力排灌站装机118万千瓦,小水电装机91万多千瓦。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占有土地面积65万亩,水库养殖面积125万亩。近五年来,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农、工、畜、商、交、游等多种经营,收入逐年增加。1983年全省水利系统综合经营总收入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