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在分析现有生物质能利用系统优劣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未来生物质能利用系统应朝着“分布式”能源方向发展。这为生物质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对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GN090401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系统探讨.王贤华,周宏伟,王德元,等.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2):1-4.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在分析现有生物质能利用系统优劣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未来生物质能利用系统应朝着"分布式"能源方向发展。为生物质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及其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决当前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开发利用新能源,而生物质能具有清洁、数量大、可再生等突出优点,是常规能源的理想替代能源.文章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对目前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现状作了系统介绍,论述了生物质能利用的远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三起来"工程等政府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下,北京郊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态环境。但是,在生物质能产业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对京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不同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的共性问题、具体技术问题分别作了阐述,提出了促进京郊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短缺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生物质能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能够减小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质能的概念、生物质能利用的意义及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技术,而且还提出实际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生物质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6.
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的专著,内容涉及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全面展示了基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总能系统工作原理与集成理论、特性规律以及典型系统实例与工程应用等。全书共两大部分,分为12章。第一部分从系统层面论述总能系统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总能系统概论、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集成理论、系统建模、系统分析方法与评价准则以及系统全息特性等5章,侧重论述总能系统概念及其集成理论体系,重视新理念、机理及方法。第二部分概述不同功能和不同能源的典型总能系统,包括联合循环发电与功热并供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作为我国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构成单元,在当前利用过程中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解决该难题的关键之一是系统地构建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框架.文章结合牛物质能已有相关研究,首次尝试建立了包括系统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效用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具有的四大内涵,即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效应的可持续性、生物质能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消费者接受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以生物质能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能方式,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分析了这种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分析,阐述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总结出分散式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并且易于操作和管理等优点,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冯泽权  李润 《节能》2023,(12):123-125
通过介绍我国乡村能源消费现状综述中小型水力发电系统、小型风电系统、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分布式光伏和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在农村低碳减排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在乡村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乡村能源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