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减小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工程中实际土压力的误差,在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础上,减少了其基本假定中的限定性条件,考虑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产生的土拱效应以及基坑支护结构与土体间的摩擦力,通过分析平面应变条件下土单元体的极限平衡状态,提出了修正的朗肯土压力理论。用理论分析结合实例验证的方法与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做对比,发现修正的朗肯主动土压力大于经典朗肯主动土压力,修正的朗肯被动土压力小于经典朗肯被动土压力。同时还讨论了不同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模式对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极限状态下修正的朗肯土压力对黏聚力与内摩擦角两个参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李冰冰  杜延华 《山西建筑》2009,35(28):107-108
介绍了位移土压力理论,给出了引入位移土压力理论的支护结构变形计算,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指出对于小于5m的基坑,运用位移土压力理论计算变形效果不明显,对于大于5m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对土压力的变化会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坑土压力计算存在的不足,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了考虑支护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土压力计算模型。结合温克尔假定,推导出考虑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同时,对支挡式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分布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适用于支挡式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阶段的土压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目前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对现有理论的改进思路并论述其合理性,再通过计算实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与抗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武  李劭晖 《山西建筑》2007,33(5):114-115
探讨了基坑支护结构上主被动土压力的确定方法,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比较了我国相关设计规程对m值取值的差异,并归纳了m法用于基坑支护计算的局限性,为基坑支护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影响土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因素。当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时,对通过修正设计参数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胡春健 《浙江建筑》2000,(4):6-7,,40,
在软土深基坑土体压力的计算中,往往以朗肯公式作为计算土压力的基础,对与其假设条件不一致部分,也以各种方式简化,于是使得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出入。而库伦计算公式则综合考虑了挡墙墙背倾斜、粗糙、非水平填土、粘性土和砂性土等为朗肯公式所未顾及的因素,使得理论的计算与实际更接近。  相似文献   

8.
魏伟  周雪峰  吕江新 《山西建筑》2007,33(32):18-19
从经典库仑土压力计算理论入手,建立了深基坑多级支护土压力的计算模型,推导出深基坑多级支护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上级支护对下级支护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各级支护之间的开挖深度H和平台宽度W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是基坑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压顶圈梁和支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的作用机理。在考虑变形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基础上,将压顶圈梁视为一横向布置的弹性梁,提出了考虑压顶圈梁和支撑作用的整体计算方法。对典型算例的计算,得出桩体变形规律和支撑刚度及布置方式的影响。对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情况,建立了一个考虑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变形的关系及土体对支护结构转角影响的计算模型,并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编制了求解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程序,还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因素:为了确定计算模型中的土压力参数,编制了用于反分析的计算程序,结合上海的两个实际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挡土结构土压力计算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仲崇梅  罗奕 《山西建筑》2003,29(11):13-14
对挡土结构土压力计算中墙体高度的取值和局部超载土压力的分布与计算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说明土体抗剪强度的两种确定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了基坑周边土体内孔隙压力随工程进展而变化的情况;指出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稳定的工况,叙述相应工况下的水土压力分算和合算方法。分析了近几年在国内流行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与国际惯用方法的差别,从而表明它们的合理性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吴习之  陈宏伟 《山西建筑》2008,34(17):80-81
结合具体工程,采用单层支点混合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对支护结构体进行设计,重点介绍了支护结构内力的计算原理,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了单层支点混合支护结构内力的计算模型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车辆加载试验,测定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及桩后土压力,分析车辆的振动特性,得到了振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进而基于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得到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桩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并讨论了水平振动加速度系数、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重度及桩–土外摩擦角对桩后主动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速度越大,引起的响应峰值加速度越大,产生的动土压力幅值越大。当车速相同,加载车辆与桩间距越大,产生的动土压力值越小。通过对文中车辆荷载作用下桩后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的验证,发现实测土压力值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该土压力计算公式可作为车辆荷载作用下支护桩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坑支护结构上实测的内力常常远比用经典土力学理论计算的数值小。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些可能的原因 ,在计算方法和水土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对于水土“分算”和“合算”这一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水土合算”可能有一定微观基础 ,指出这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鼓形变位模式下柔性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宏伟  蔡奇鹏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2):1805-1810
针对鼓形变位模式的柔性挡土墙,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假定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在该滑动楔体上沿填土深度方向取典型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分析,分段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鼓形变位模式下,柔性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与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鼓形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结果相等,土压力分布和合力作用点位置则明显不同;墙顶附近的土拱作用改变了土压力的分布,本文方法与前人实验得到的土压力均大致呈R形分布。最后,利用本文解,对土体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土薄层单元间等效内摩擦角、墙体最大变位点深度等参数对挡土墙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合力作用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戚振中 《山西建筑》2012,38(13):105-106
介绍了郎肯土压力理论和延伸的郎肯土压力理论两种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工程上常用的郎肯土压力理论虽具有计算简便、参数容易获得等优点,但无法对土体基质吸力状态的变化进行考虑,采取延伸的郎肯土压力理论对其计算值进行对比、校核,对于深入理解、合理选用常用计算方法得出的土压力值具有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峰  郭成军  孙洪飞 《山西建筑》2012,38(20):60-61
采用有限元建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分析模型,对桩土接触作用进行模拟,得到前、后排桩的桩后土压力,通过桩后接触土压力与理论土压力比较,得出计算桩后土压力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