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纯种微生物提高大曲酱香酒质量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希玉  赵丹  赵晔 《酿酒》2002,29(3):36-38
众所周知 ,大曲酱香酒的传统工艺是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是其典型代表 ,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质量特点。我厂做为国家大型名优酒厂长期以来一直以生产大曲酱香酒为主导产品 ,通过吸取国家同类名优酒厂工艺精华及多年的生产实践 ,基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北方环境特点的独特的大曲酱香酒生产工艺 ,所生产的大曲酱香酒系列产品在国家历次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国家优质酒 ,大曲酱香酒质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南方、北方生态环境差异较大 ,北方地区微生物群系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南…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白酒以泥窖为发酵载体,优质老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功能微生物,决定着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窖泥微生物一直都是白酒科研领域的研究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关于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对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有着特殊的关系,整个酿造过程以细菌、霉菌、酵母菌等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介绍了本课题组对酱香白酒整个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研究概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功能微生物,其作为白酒生香功能微生物的繁殖载体,在泸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窖泥微生物是决定浓香型白酒风格的关键因素,目前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检测到越来越多的窖泥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本文综述了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窖泥功能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新老窖泥中无机成分的质量评价,并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掘窖泥微生物资源,提升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以期为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6.
为探索酱香型白酒窖期中晾堂霉菌斑的合理处理方法,通过比对处理前后霉菌菌落数量,对"热水处理""10%vol尾酒处理""5%vol尾酒处理"3种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对于窖期晾堂霉菌斑处理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将其运用于各轮次窖期中进行生产管理,可实现基酒品质及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酿酒》2018,(6)
通过三年时间在酱香车间五个生产班组对北方酱香云门陈酿酒窖底香单体酒生产工艺的研究试验,确定了窖底香单体酒生产工艺,所产窖底香单体酒中醇类、酸类、酯类、醛类等微量香气成份明显优化,口感得到了提升,为公司绵柔酱香型云门陈酿酒的勾调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浓香型大曲白酒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阐述了研究白酒酿造微生物所运用生物学技术的各种方法、原理及对窖泥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宏基因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窖泥微生物代谢活动和群落代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解决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窖泥微生物是决定浓香型白酒风格的关键因素。多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技术、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已用于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检测到越来越多的窖泥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老窖泥中的标志性优势微生物,在门水平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纲水平为梭菌纲(Clostridia),在属水平为梭菌属(Clostridium)、沉积微生物属(Sedimentibacter)、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等。氢营养型甲烷菌既可以促进窖泥的老熟,又对浓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有些环境因子对窖泥微生物有明显影响,且与有益微生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生物技术对茅台镇酱香碎沙酒进行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酒感官质量及酱香酒重要风味组分吡嗪类化合物等含量有较大提高,平均出酒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该实验研究对提高茅台镇中小白酒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酱香大曲是优质酱香白酒重要的糖化、发酵剂,按制曲工艺划分其属于高温大曲。酱香大曲中以细菌、霉菌、酵母菌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该文从酱香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分析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类群与酱香白酒品质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通量测序仪分析乳酸胁迫下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下,在发酵环境pH≤4.0时,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当pH≤4.0时,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micutes)(90%以上);当pH>4.0,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前者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后者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属水平下,优势菌群以热厌氧杆菌属(Thermacetogenium)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为主,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H≤4.0时,热厌氧杆菌属(Thermacetogenium)和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在pH5.0胁迫发酵条件下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分别对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株进行混合培养,先后对不同混合菌株进行实验室酒醅发酵实验和入窖生产实验,测定白酒中酒精、总酸、总酯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混合酵母F1Z3组和混合细菌123组的混合强化菌株与对照组比较,白酒的风格和品质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酱香型白酒及不同质量浓度大鲵皮肤泡制的酱香型白酒(MSAS)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优化大鲵皮肤泡制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测定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表明:6.25 g/L及12.50 g/L的MSAS,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显著(P<0.05)增加肠道乳杆菌(Lactobacillus)数量,维持(P>0.05)肠道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数量,且与空白及白酒组相比可显著(P<0.05)降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数量;与白酒组相比,除25.00 g/L以外的MSAS组可显著(P<0.05)改善白酒对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总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且12.50 g/L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高于其他处理组,更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6.25 g/L及12.50 g/L的MSAS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微生物群落种类、结构和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该文简述了窖泥微生物中的乳酸菌、己酸菌、芽孢杆菌及产甲烷菌,并综述了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探讨了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浓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窖泥微生物群落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塑造的作用,为酿酒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不同质量窖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腐殖质碳量及腐殖质组分碳量随窖泥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腐殖质碳量、胡敏酸碳量、富里酸碳量随窖泥质量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但不同质量窖泥中胡敏素碳量无明显的规律性,实验结果为制定窖泥腐殖质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通量测序解析了环境因素(温度为物理因素,乙醇、乳酸、乙酸为化学因素)胁迫下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经环境因素胁迫发酵后,在目水平下,主要由4个目主导,包括Clostridiales>Thermoanaerobacterales>Lactobacillales≥Bacillales。与培养前相比,Thermoanaerobacterales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Lactobacillales在28℃和0.2%乳酸胁迫发酵下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16.5%和28%。在属水平下,主要由6个属主导,包括Sedimentibacter>Caloribacterium>Tepidimicrobium>Lactobacillus≥Tissierella≥Sporanaerobacter。与培养前相比,Sedimentibacter、Tissierella和Sporana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Lactobacillus在28℃和0.2%乳酸胁迫发酵下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16.2%和27.65%。相比对照组(34℃培养下),28℃和乳...  相似文献   

19.
将DGGE方法应用于浓香型白酒窖泥原核微生物的研究,并对其电泳条件进行优化;对窖泥微生物16S rDNA的V6-V8高变区优化出的DGGE电泳条件为:胶浓度8%,变性范围40%~70%,电压条件先采用200 V、10min,再采用85V、15.5h,其电泳图谱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蒸完七次酒后的酱香大曲酒醅还有较多的香味物质未被提取出来,七轮酒后进行碎沙生产。设计多种混合曲方案,并进行试验,通过对出酒率、生产成本、感官、理化等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方案2为混合曲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