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体外试验法测定河蚬肉酶解产物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采用动物试验测定灌胃河蚬肉酶解产物后小鼠醉酒时间、醒酒时间、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以及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价其解酒护肝的功效。体外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对ADH具有激活作用,激活率为52%。动物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组与阴性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时间延长率为69.42%,缩短率为13.40%,且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P0.05)。此外,河蚬肉酶解产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的MDA、TG的含量(P0.05),减缓GSH的消耗(P0.05)。综上可知河蚬肉酶解产物具有解酒护肝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刺梨口服液对急性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解酒作用实验:各试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30d后建立急性醉酒模型,1 h后取血、肝脏,比较各组小鼠的血液乙醇浓度,并测定肝脏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活力;护肝作用实验:各组于建模后12 h取血和肝脏,计算其肝脏指数,并检测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刺梨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降低33.54%,肝脏ADH活力由26.92 U/mL上升至41.78 U/mL、ALDH活力从118.12 U/mL升高到146.72 U/mL,血清ALT、AST活力分别降低58.40%、42.69%,肝脏指数下降9.80%,肝脏SOD活力升高72.65%,肝脏GSH含量增加25.34%(p0.05)。表明刺梨口服液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且对急性醉酒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剂量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灌胃昆明种小鼠,采用56%vol红星二锅头灌胃方法进行造模,研究KGM对小鼠的抗醉解酒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中(240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可有效延长醉酒潜伏期,显著缩短醉酒小鼠的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且高、中剂量组的血清乙醇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含量均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小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一氧化氮(Nitric Monoxide,NO)含量、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PGE2)含量显著升高。其解酒机理:(1)可能是其抑制酒精的吸收,降低血清中乙醇浓度;(2)小鼠胃黏膜和血清中MDA含量的降低,SOD活力、NO和PGE的升高减轻了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并提高了肝脏中ADH、ALDH、P450含量,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醇氧化酶系统加速酒精代谢,发挥其防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酒方的醒酒防醉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乙醇急性中毒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醒酒方低、中、高剂量组(3,6,12 g生药/kg),每组12只,观察各组小鼠的攀附时间、醉酒潜伏时间、持续醉酒时间、醉酒率、死亡率以及自主活动次数变化,以评价醒酒方的醒酒防醉作用。同时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以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其对肝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醉酒后给予醒酒方药物,其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缩短醉酒小鼠的醉酒潜伏时间,降低醉酒率;对于持续醉酒时间,只有高剂量组有缩短作用(P0.05);其中高和中剂量组对酒精致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降低的情况均有改善作用;醒酒方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提高ADH活性(P0.05),升高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并降低其MDA含量(P0.05);病理结果表明,醒酒方各剂量组对由乙醇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醒酒方有显著的醒酒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ADH、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等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观察山药多糖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分别给小鼠灌食不同剂量的山药多糖,30 min后灌胃56°白酒(按40 mL/kg体重),灌胃结束后测定行为学指标(醉酒耐受时间、醉酒持续时间),进一步分析血液中乙醇、乙醛质量浓度,检测肝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 AST)活性,以探讨山药多糖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山药多糖能显著延长醉酒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降低乙醇和乙醛质量浓度,一定程度上增加肝组织中ADH、SOD 活性和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山药多糖对小鼠醉酒有较好的解酒护肝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酒精导致的肝细胞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葛根和葛花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葛根和葛花的解酒效果及葛根素剂量与解酒效果的相关性。先给小鼠灌胃葛根和葛花提取物,30 min后灌胃白酒(5.75g/kg·bw),观察醉酒小鼠的醒酒时间及ADH法测定小鼠血液乙醇含量变化,以探讨葛根和葛花对醉酒小鼠的影响。结果低、中剂量(2.5,7.5 g/kg·bw)的葛根水提物(PRW)和葛根醇提物(PRE)能显著缩短醉酒小鼠的醒酒时间(PRW:43.3%、48.7%;PRE:51.1%、53.6%),中剂量(7.5g/kg·bw)的葛花醇提物(PFE)能有效缩短小鼠睡眠时间(24.3%);中、高剂量(7.5,10 g/kg·bw)的PRW和PRE能有效抑制酒精的吸收,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而高剂量的PFW和PFE对血乙醇浓度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仅在240min处有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的解酒预防效果比葛花好,PRE优于PRW,且PR中的葛根素剂量与解酒效果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簕菜不同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为簕菜解酒护肝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肝损伤模型,考察簕菜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大鼠酒精耐受、睡眠和醒酒时间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大鼠肝脏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切片镜检肝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酒精模型组比较,除水提物低剂量组对醉酒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外,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酒精耐受时间,并缩短睡眠、醒酒时间(P<0.05,P<0.01);簕菜提取物均可极显著降低血清中乙醇含量(P<0.01);除水提低剂量组AST活力无显著变化外(P>0.05),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酒精引起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P<0.05);极显著增加肝脏组织中ADH、ALDH、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降低MDA含量(P<0.01);肝细胞镜检结果显示,簕菜提取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精导致的肝细胞变性程度。结论:簕菜醇提物、水提物均具有较好的防醉酒和解酒护肝作用,比较而言,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了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绿橘解酒饮,MECIB)的最佳制备方案,获得了关键工艺因素。以饮料感官评价标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绿豆多肽、化橘红浓缩汁、罗汉果甜、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绿橘解酒饮感官品质的影响趋势,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讨了绿橘解酒饮的最佳配比参数:绿豆多肽添加量为14.01%、化橘红浓缩汁添加量为9.84%、罗汉果甜添加量为0.05%、柠檬酸添加量为0.156%,感官评分为(94.64±1.28)分,与预测值94.99分相差0.37%,该法制备的绿橘解酒饮感官品质较好,同时绿橘解酒饮显示出较强的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和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枳椇子、葛根、牛磺酸、酵母、益生菌解酒配方产品的醒酒及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采集大鼠血液检测乙醇含量,观察小鼠醉酒行为学指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集小鼠肝脏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液乙醇含量及血液乙醇曲线下面积(AUC)较低。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醉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46.10%、30.89%和28.83%,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各剂量实验组小鼠醒酒时间平均值分别缩短了28.02%、13.26%和19.57%,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缩短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TG含量、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酒配方具有短时速效解酒功能,长期食用可预防酒精性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sulfated 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SLP)的解酒作用。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沙棘叶多糖(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LP),氯化钡-明胶浊度法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其取代情况。瓦勒-霍赫法检测SSLP及SLP对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的影响作用。使用酒精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醉酒潜伏时间、持续醉酒时间,测定血清中ADH活性。结果表明,SSLP在1 244.07、808.16 cm-1处有S=O、C-O-S吸收峰,表明酯化成功,硫酸基取代度为1.63;与模型组比较,SLP和SSLP组小鼠醉酒潜伏期显著延长,持续醉酒时间显著缩短,ADH活性显著增强,且SSLP优于SLP。说明SSLP与SLP均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且SSLP的解酒活性更优,因此可通过衍生化的方式增强SLP的解酒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乙醇致醉的醉酒小鼠为对象,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对小鼠的防醉解酒作用。方法:通过解酒、防醉、攀附、检测小鼠全血乙醇含量的实验,探究KGM对小鼠的防醉解酒作用。结果:魔芋葡甘聚糖可显著(p0.05)延长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缩短醉酒的维持时间。在小鼠全血乙醇含量检测中,醉酒小鼠血液乙醇高峰在酒后60min出现,且中、高KGM组较模型组乙醇浓度显著(p0.05)缩小,因此KGM可明显降低醉酒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玉米肽(CP)在动物体内的解酒及防醉效果,并与间歇法制备的CP进行比较,采用小鼠模型分别进行翻正反射实验、解酒和防醉实验,并以市售海王金樽为阳性对照,观察小鼠的醉酒只数和醉酒时间,测定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及肝脏乙醇脱氢酶(ADH)的活力。结果表明: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CP能极显著地缩短小鼠醉酒时间及降低酒后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P<0.01),极显著激活其肝脏ADH活力(P<0.01);各项数据均显示CP具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连续法制备的CP其醒酒效果优于间歇法制备的CP;CP的摄入时间与饮酒时间间隔短是有利的;摄入300mg/kg(以体质量计)连续法制备的CP其解酒效果与摄入450mg/kg海王金樽相当。酶膜耦合连续法制备的CP是良好的醒酒物。  相似文献   

13.
枳椇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枳椇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子浸提液+低醇组枳子浸提液+高醇组+枳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椇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探讨了姜黄植物饮料(以下简称“姜黄饮”)对KM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高浓度酒精致小鼠醉酒模型,通过小鼠防醉试验行为学变化、醉酒小鼠血液乙醇浓度、体内乙醇代谢关键酶的含量或活性及胃肠组织的变化,评价姜黄饮对小鼠的解酒作用。结果显示,姜黄饮高剂量组醉酒潜伏期为235.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醒酒时间为232.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血液乙醇含量为4.21 mg/mL,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力分别为3.74 U/mg prot和8.36 U/mg prot,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含量分别为0.08 nmol/mg prot和0.39 U/mg prot,NADH/NAD+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分别为78.51 pg/mg和1341.00 pg/mg,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胃部、肠组织观察和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姜黄饮低、高剂量组可减轻乙醇对小鼠肠道引起的损伤,减少小鼠肠道出血和水肿。上述结果表明,姜黄饮对醉酒小鼠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乙醇代谢路径关键酶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加快体内乙醇代谢速度,保护肝脏及胃肠道有关。  相似文献   

15.
枳棋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枳棋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棋子浸提液+低醇组枳棋子浸提液+高醇组+枳棋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棋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人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棋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枳蓂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蓂子浸提液+低醇组、枳蓂子浸提液+高醇组、枳蓂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蓂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蓂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枳椇子解酒保肝机理,实验建立了低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2.5%乙醇、3.9g/kg体重@d)和高剂量乙醇模型组(自由饮用8%乙醇、12.6g/kg体重@d),枳椇子浸提液+低醇组、枳椇子浸提液+高醇组、枳椇子浸提液组(小鼠自由饮用3mg/ml枳椇子浸提液),实验持续30d,测定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引起肝脏ADH、SOD、GST酶活性降低,导致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枳椇子提取液可拮抗乙醇引起的上述变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黄皮果提取物对小鼠酒精中毒解酒及护肝作用.建立酒精中毒模型,选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黄皮果提取物低剂量组(5 g/kg)、黄皮果提取物高剂量组(10 g/kg).实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提取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正常组灌以相应的生理盐水量,其余各组分别用二锅头白酒0.12 mL/10 g灌胃.观察并记录黄皮果提取物对小鼠攀附时间、醉酒率、醉酒潜伏时间、持续醉酒时间及肝组织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醇脱氢酶(ADH)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酒前灌黄皮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醉酒率、延长醉酒潜伏时间及小鼠的攀附时间(P<0.05),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持续醉酒时间,但仅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性.同时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ALT的水平及促ADH水平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AST的影响不明显.病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皮果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由酒精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均有明显改善.黄皮果提取物能明显改善乙醇致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桑椹果饮解酒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桑椹果饮的解酒作用.小鼠分别于给酒前和给酒后,灌胃给予桑椹果饮,观察其对急性乙醇中毒小鼠的行为、生存情况及小鼠肝乙醇脱氢酶的影响.桑椹果饮预防给药可以降低小鼠的醉倒率、死亡率,并显著延长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时间(P<0.05).醉酒小鼠给予桑椹果饮后,10 h内苏醒动物数量明显增多,死亡率明显下降.40 mL/kg的桑椹果饮还可显著增强肝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P<0.05).因此,桑椹果饮具有一定的防醉解酒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强肝组织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和护肝功能。方法 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后建立急性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防醉实验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清乙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测定体质量、肝脏指数、肝脏乙醇代谢酶活力、抗氧化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水平,镜检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藤葛复合解酒固体饮料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酒精耐受时间(P<0.05, P<0.01),缩短睡眠时间(P<0.01)和醒酒时间(P<0.05, 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ALT、AST和TG水平(P<0.01);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P<0.05)和减轻肝脏指数(P<0.01);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