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探讨一种猕猴桃酒的混合发酵工艺。将酵母RA17与BM4×4混合培养接种至猕猴桃醪液中进行发酵,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混合酒母液添加量、酵母营养剂用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猕猴桃酒感官评分和总酯含量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混合酒母液添加量16%,酵母营养剂用量0.18 g/L,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16 d。经过优化后,猕猴桃酒感官评分达到96.20,总酯含量达到6.50 g/L,各项指标均优于优化前猕猴桃酒。  相似文献   

2.
在100L发酵罐中进行了陈化小麦生料酒精发酵的研究。通过对新粮与陈化小麦糊化温度的测定,确定了预处理工艺;对新粮与陈化小麦发酵过程中酒度、酸度、糖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数据显示新粮与陈化小麦的淀粉出酒率均达到50%以上,生料发酵技术适用于陈化小麦酒精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陈化纯淀粉掺入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的应用效果,通过摇瓶试验,以陈化水稻、陈小麦和淀粉为原料,研究酸性蛋白酶和接种量对于高浓度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陈化水稻和陈化小麦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有利于酒精度的提高,当添加量为40%~50%时,酒精度达到最高(13.4%vol~13.6%vol),总糖消耗较为彻底;采用高浓度淀粉醪液(总糖270 g/L左右)和酸性蛋白酶发酵可以有效提高发酵强度,尤其将接种量提升至40%左右时,最高酒精度可达15.1%vol,出酒率达52%以上。采用50 L发酵工艺验证,发现发酵指标与摇瓶一致,DDGS产品蛋白指标较佳。此研究结果表明将高浓度的淀粉以一定比例掺入到混合陈化粮醪液发酵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工业化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浆水在木薯原料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黄浆水所合成分和木薯原料酒精的生产特点,将黄浆水经预处理后添加到酒母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黄浆水作为酒母培养的氮源效果优于尿素;最适添加量为2%;成熟酒母发酵液中细胞浓度比尿素作营养盐时提高18%,出芽率提高16%,酒精发酵出酒率提高2.2%;可解决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用于木薯原料酒精发酵,发酵液中酒精度可达14.2%Vol,原料出酒率为35.5%。  相似文献   

5.
影响酒母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酒母质量的因素徐开成,吕承广山东省淄博商校255022酒精发酵是食醋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把曲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CO2及其它副产物,为醋酸发酵打好基础,对连续生产有重要作用。酒母产酒精发酵的动力,酒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酒精发酵的效...  相似文献   

6.
在气温20℃以下,采用夹套温水保温培养酒母,是保证酒母质量的关键措施。并对淋饭酒母的培养、大罐喂饭法生产黄酒的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酒母的培养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乳酸菌在酒母中发酵产生乳酸,以及纯粹培养酵母的一种培养方式,这同发酵时在酒醪中添加乳酸的工艺是不同的。生酒母培养时使用的乳酸菌一般为Leucoaostoc mesenteroides和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通常情况下开始时球菌生长。然后是杆菌繁殖。由此可引起发酵中乳酸菌占优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9,(6):3-4
对采用全水稻未脱壳,进行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粉碎粒度、液化发酵控制、酒母添加量等实验数据分析,摸索出采用全水稻发酵生产的工艺条件,通过工艺条件的调整使其染菌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残糖、酒份等各项指标均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内,为陈化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小麦淀粉生产酒精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建祥 《酿酒科技》2002,(5):91-92,94
用小麦淀粉生产酒精,采用低温拌料,中温蒸煮;糖化醪采用糖化罐串联内冷降温,流加0.25%尿素补充氮源;大酒母培养接种量0.25%,尿素0.25%,培养时间15h左右;发酵采用间歇少量多次添加糖化醪以便尽量控制泡沫溢出,满罐时间为20~25h,满罐温度34~36℃,蒸馏时工业酒精回蒸。原料出酒率39.34%,吨酒精节电79kW·h,食用酒精比例100%,酒精质量高于国家食普级标准,创经济效益41.47万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淋饭酒母取代传统的纯种酒母酿造清爽型山兰黄酒。结果表明,液态法酿制过程中,与纯种酒母发酵相比,添加3%淋饭酒母发酵平缓,所得山兰黄酒香气浓郁。通过电子鼻主成分及判别因子分析,能很好的区分纯种酒母发酵与淋饭酒母发酵的酒样,纯种酒母发酵的酒样香气与3%淋饭酒母发酵的酒样香气差异显著。通过氨基酸成分分析,淋饭酒母发酵的山兰黄酒游离氨基酸总量更低,口感更加清爽。  相似文献   

11.
对有机氮-发酵促进剂SP1在小麦淀粉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室及大生产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酒母培养中添加发酵促进剂SP1对小麦酒精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酒母形态明显改善,相对酒母出芽率提高了5.83%,细胞活力提升明显,能有效抑制杂菌对发酵系统的干扰,稳定发酵终了酸度、降低发酵残糖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发酵条件对刺梨果酒主发酵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干酵母的扩大培养级数、驯化培养、酒母添加量、温度等因素都会对刺梨果酒的发酵产生影响。以新鲜刺梨全汁为原料,接种经活化、驯化培养的酒母,控温发酵。试验表明,添加4%经驯化培养的酒母,22±1℃控温发酵,主发酵16d,发酵酒风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小麦酒精发酵过程中酒母培养质量、降低能耗。在不稀释糖化醪中用酸性蛋白酶代替无机盐和调节pH值,进行酒母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酒母中平均细胞数增长了近1倍,平均出芽率提高了50%,培养最佳pH值为6.0,酸性蛋白酶适用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调味料酒。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糖蜜发酵酒的最佳酒母醪配方,并以此配方用5 L发酵罐制备糖蜜发酵酒为酒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条件,再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调味剂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糖蜜发酵酒的最佳酒母醪配方为初糖质量浓度200 g/L、(NH42SO4添加量1.0 g/L、玉米浆添加量10 g/L、MgSO4添加量0.2 g/L、NaCl添加量0.5 g/L、KH2PO4添加量0.5 g/L、CaO添加量0.2 g/L;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2%,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55 ℃;调味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为食用盐1.5 g/100 mL,味精0.4 g/100 mL,混合香辛料0.06%。结论:利用甘蔗糖蜜酿造料酒工艺可行,制备的糖蜜料酒清亮透明,香气协调,口味鲜爽,其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符合调味料酒行业标准(SB/T 10416—2007)对新型调味料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酿酒酵母ALA01为材料对大酒母制作时物料添加量进行优化研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麦芽、纯种曲和米浆水添加量是影响酒母质量的显著性因素,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3个因素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优化结果显示,酵母数最佳参数是麦芽24.11 g/kg、纯种曲25.00 g/kg、米浆水324.70 g/kg,出芽率最佳参数是麦芽23.68 g/kg、纯种曲21.14 g/kg、米浆水328.56 g/kg,在各自最佳参数下,实际酵母数和出芽率分别达到2.35亿/mL和24.8%。利用酵母数最佳参数扩大培养时,酵母数达到2.37亿/mL,出芽率达到24.9%。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生料液态酿造大米酒生产工艺,并对酒的品质进行检测。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小曲添加量后,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发酵工艺,并进行小试试验,最后用气相色谱对酒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小曲添加量为1.2%、培养基初始pH值为6;在发酵罐进行小试发酵12 d时50°白酒出酒率达到109.5%(质量比)。该大米酒气味清香,成品酒中乙酸乙酯含量为0.43 g/L,符合国家一级清香型白酒标准,甲醇含量仅为0.08 g/L,远低于国家标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神农架野花蜜为原料,采用自制纯种黑曲、清酒酵母培养的酒母酿造风味独特的蜂蜜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蜂蜜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蜂蜜汁糖度24%,酒母用量32%,酵母营养剂用量0.2g/L,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4d。该工艺酿造的蜂蜜酒醇厚丰满,蜜香与曲香协调,风格突出,营养丰富,酒精度14~15%vol,总酸6.5~6.8g/L,残糖6~7g/L,感官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七、影响酒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酒母质量与酵母菌本身性能、培养基营养成份、酵母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方法等因素有关。1.接种量与成熟酒母细胞数的关系:接种量的多少与成熟母醪中所增酵母细胞数关系不大。生产实践证明:于2.5米~3酒母罐中只接入一只固体斜面试管酵母种子,然后密闭静置培养24—28小时,或微量通风(液面被无菌空气吹得微动)20—24小时,其酵母数也可达1亿个/毫升左右。  相似文献   

19.
《酿酒》1976,(4)
我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师生和老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兄弟厂白酒酒母生产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厂白酒酒母生产情况,为提高酒母质量,简化培养工序,缩短培养时间,进行了酒母培养工艺的改革试验。经过反复十三次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将五代培养减少为两代培养,培养时间从七十八小时,缩短为四十小时,成熟酒母液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酸度由0.6下降到0.4,毫升细胞数达一亿以上,发芽率在25%以上,超过了规定的质量指标。现在把试验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通过对浸曲法、酸浆酒母、自然培养酒母法及现代酒母培养法的分析,认为最早的酒母培养法是汉代以前的渍曲法,它是现代淋饭酒母法的先祖,而速酿酒母则是由浓缩酸浆酒母、加酸法发展而来的,从中看出我国历代酒母培养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发展情况。浓醪发酵及“酘”技术的采用,提高了黄酒的酒精含量;多菌种发酵使酒的风味多样化,营养价值提高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