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藏剩余油描述技术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是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其任务在于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通过油藏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油藏数学模拟,合理选择开发方案,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本文是对油藏剩余油描述技术在文16块的可行性研究和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全面收集、整理欢喜岭油田锦98块各项动、静态资料为前提,精细刻画油藏地质体为基础,以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开展调整挖潜,改善开发效果为目标,将基础地质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预测、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紧密结合,综合应用动态分析法与油藏数值模拟法分析储层的水淹程度,寻找当前的剩余油潜力区域;根据潜力区分布状况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锦98块下步挖潜的目标及加密调整方案,为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濮城油田开发面临的储层发育薄、沉积相横向变化快、水淹程度高导致的剩余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本次以文51油藏沙二下亚段为例,以基于空间地震相对分辨率与相对保持处理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地震储层构造和沉积相对等时对比格架,开展地震储层沉积特征演化精细解释,综合地震、测井、地质和油藏开发信息进行剩余油预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藏的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卫城油田卫2块是一个特殊的气顶边水油藏,目前该区块综合含水93.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9.77%,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3.93%,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针对卫2块较特殊的地质特点和目前高含水期的开发现状,对卫2块进行剩余油分布认识研究,确定油藏调整挖潜方向,使保持区块开发稳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发地震研究不断深入,喇嘛甸油田已经实现了构造研究全覆盖,开发地震研究进入储层描述阶段,为多学科综合描述油藏特征提供新的依据。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多学科油藏研究凭借其手段多样化,技术综合化、成果定量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剩余油描述精度及措施挖潜效益,是目前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井网密度很高,但地震井间信息仍然是认识储层的重要手段。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地质特征,为喇嘛甸油田三元驱开发提供重要依据,为现场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RMS软件在冷43块油藏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可有效帮助深入了解油藏特征,对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和管理,预测剩余油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油藏开发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研究冷42块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RMS地质建模软件对区块进行了构造建模、对油藏物性参数进行了模拟,以进一步指导油藏开发,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开燕  包百秋  姜涛  刘丹 《当代化工》2014,(8):1562-1564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北二西区为例,萨北开发区北二西东块先后采用水驱及化学驱,井史复杂,但研究区内仍含有大量的剩余油。现阶段开发与调整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剩余油,开采剩余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采用斯伦贝谢公司开发的petrel软件,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定量表征油藏。通过对地质、地震、测井等数据的综合运用,建立构造模型、属性模型,精细描述油藏空间地质特征,对油气藏的开发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剩余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复杂,储集层随着注水开发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下步综合治理,对胡12断块这种严重非均质油藏,在方案编制前,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储层特征、掌握其动态变化。通过对胡十二块高含水区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工作,从而对胡十二块高含水区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评价,使认识更加全面和准确。不断提高采油速度,提高水驱动用储量。  相似文献   

9.
锦17块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后期。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测资料找水等方法,研究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断块采收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胡12块沙三中4~沙三中8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详细分析其剩余油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预测方案,模拟不同预测方案开采效果,优选采出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方案指导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在千12兴隆台油层南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再认识基础上,针对该块水淹严重、剩余油层薄,并且利用直井开发油汽比低仅0.18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等问题,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对薄层稠油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得出:南块适宜采用水平井开发。通过现场实施千12兴隆台油层南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明一东块经过多轮次的开发调整,剩余油整体高度分散,认识难度很大,针对油田事故井加剧、局部构造复杂的问题,利用高精度三维技术精细油藏描述,加大监测技术应用进行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落实油藏潜力,明确挖潜方向,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含油面积5.0km2,石油地质储量727×104t。由于未细分开发层系,大段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开发效果差。本次研究通过探索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提出剩余油综合预测方法,从而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落实剩余油分布范围,为断块下步综合调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利用Jason软件的高分辨率储层反演技术,对沈267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数据体的反演预测。找出了该区S4油层顶界储层纵、横向上的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了储层的分布特征和油气水的关系。对整个沈267块构造岩性油藏进行综合评价,部署评价井,为上报该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提供依据,最终实现沈267块构造岩性油藏的整体开发。  相似文献   

15.
石西油田石西2井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开发效果较差,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较大,为了更好地开发油藏,了解剩余油分布情况,开展了石西2井区的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整个研究过程是在开发协同工作环境下完成的,应用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之后,通过软件直接调用地震解释结果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对油气储集层的多学科一体化研究。该成果为开发方案的部署和调整、油藏数值模拟以及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原油田文10块油藏特高含水后期井况损坏严重,注采不完善,稳产基础薄弱,采出程度高,主力层水淹严重,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等各种矛盾,从油藏地质特征、主要开发特点、主要做法阐述了文10块油藏在特高含水后期高效开发的成功经验。在同类油藏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卫七块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等问题,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描述油藏的基础上,加大油藏分层动用状况监测力度,精细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层间、层内挖潜,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实现了高含水后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锦7块是典型的边底水普通稠油藏,区块经过22年的开发之后通过精细地质研究,综合运用单井小层对比、三维地震等技术重新落实构造,通过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测资料找水等方法,对本块的资源量及剩余油分布空间和储量重新落实之后,在区块的中北部发现了一个新的四级断块——锦7-33-28块,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调整。该块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并对同类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锦7块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开发至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后期。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测资料找水等配套方法,认清了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而通过实现配套挖潜采油工艺技术,使油藏保持较高的开发效果,达到了持续稳产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锦7块西部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开发后期.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综合应用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测资料找水等方法,研究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断块采收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