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100目尼龙86对猪胰脂肪酶(Parcine Pancreas lipase,PPL)进行了共价交联,探讨了、温pH度、固定化时间和给酶量对尼龙固定化脂肪酶(Nylon-immobilized PPL,NIL)的合成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尼龙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佳条件为pH 6.5,35℃固定化4小时,给酶量为4 mg/块,此条件下制备的NIL的活性回收率达59.21%。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有机溶剂体系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置于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在40℃下反应10 h,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以石油醚作为有机溶剂转化率最高,当总醇油物质的量比为3∶1,固定化酶占5%(相对于油质量),加入5%质量分数的水时固定化酶反应活性最高,酯化率可以达到88.4%。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次仍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果香风味酒中,通过原料获得的风味物质--酯类较少且含量低,极大的影响了果酒的风味。利用固定化的海洋寡孢根霉脂肪酶,能够安全有效的生产这种具有愉快果香气味的安全绿色的添加剂,极大的丰富了酒体的风味,能够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实验中使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固定化脂肪酶对乙酸正丁酯及乙酸正丙酯的合成,得到了该固定化酶的最适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棕榈酸植物甾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分别采用PPL、RMIM和Novo435脂肪酶,催化植物甾醇与棕榈酸合成脂溶性良好的植物甾醇酯.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酶法酯化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在15 mL正已烷溶剂(分子筛脱水)体系下,反应温度55℃,Novo435脂肪酶添加量15%,植物甾醇0.27 g,底物摩尔比(棕榈酸与甾醇摩尔比)4∶1,反应时间72 h,该条件下酯化率可达36.9%.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酶催化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梅  郭登峰 《中国油脂》2005,30(5):68-70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菜籽油与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探索了有机溶剂和甲醇投加方式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国产和进口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使用可明显改善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分批加入甲醇可以避免甲醇一次性加入对固定化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国产酶重复使用15次(连续反应45d),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稳定性可与进口酶相媲美,国产脂肪酶可代替进口酶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有机相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肌醇和烟酸合成肌醇烟酸酯的可能性;系统地研究了有机溶剂特性、反应初始水活度、温度、pH值、加酶量、底物浓度及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月桂酸和植物甾醇合成月桂酸植物甾醇酯。方法筛选出的最佳溶剂为正己烷,最佳的脂肪酶是固定于大孔树脂NKA的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固定化酶NKA-CRL。分别以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为产物定性和定量,以酯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结果在反应温度40℃,酸醇摩尔比2:1,反应时间16 h及酶添加量5%(占底物总质量)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6%,固定化酶NKA-CRL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催化6次,酯化率仍可维持在80%以上。结论本工艺利用自制的固定化酶,在保证最高转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增强了酶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超声酶促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声辐照下,在有机溶剂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考察了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诸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W,反应6h,酯化率可达82%。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酶催化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油酸与甲醇进行甲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通过考察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进程,确定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研究酶的用量、反应时间、催化介质有机溶剂、底物甲醇的抑制、水分的抑制和两种底物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过程的影响,得到酯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在石油醚体系中,4%wt固定化脂酶,温度为40℃,油酸与甲醇摩尔比为1:1.5,甲醇分3次流加,反应时间为24h,酯化率可以达到95%。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仍具有90%的转化率。酯化后产物经气质联用仪分析.脂肪酸甲酯的纯度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3种大孔树脂(DA-201,ADS-17,DM-301)对CALB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和酯化反应制备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方法 以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和酯化反应制备DAG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CALB@DA-201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DAG的效率最高,当反应温度为70℃,甘油解反应24 h后产物中的DAG含量最高为64.52%;CALB@DM-301催化酯化反应制备DAG的效率最高,当反应温度为80℃,酯化反应24 h后产物中DAG含量高达72.06%。此外,CALB@ADS-17催化酯化反应具有选择性合成甘油三酯(TAG)的特性,TAG含量可达89.74%。结论 大孔树脂负载的CALB能够有效催化甘油解和酯化反应,并获得可观含量的DAG,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东海海洋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产酯化酶的拟无枝酸菌,其酯化酶能够以酒类生产中的副产物杂醇油为底物,酯化形成风味酯。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柱、疏水层析柱等一系列的纯化步骤,得到了约398倍的纯化酶,其分子量为33k Da。纯化的酯酶对一系列短链和长链的甘油三酯和对硝基苯酯具有显著的活性。该纯化酶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有较好得稳定性,能够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等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效果,以亲水性大分子羧甲基纤维素(CMC)的稀溶液溶解酶,通过物理吸附,将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PCL)和Aspergillus niger lipase(ANL)固定在反应器的内壁上,制备出固定化酶CMC-PCL和CMC-ANL,并用于催化L-抗坏血酸与棕榈酸的酯化反应,且与商品固定化酶Nov435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酶粉,两种固定化酶的活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CMC-PCL。催化反应24h,CMC-PCL使酯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63.7%。尽管3次重复使用后,CMCPCL的催化活性有所降低,但可以通过加水和再固定化而使其催化活性恢复。再有,在反应体系中额外加入CMC,依赖CMC的强吸水性,可拉动反应平衡向酯合成方向移动,使CMC-PCL催化反应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到85.3%,可与Nov435的催化作用相媲美。同样条件下,加入CMC吸水,使Nov435催化的酯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89.6%。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固定化Camdo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胆固醇与油酸合成胆固醇油酸酯,通过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了反应溶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为溶剂,30℃,物质的量比(胆固醇:油酸)为1:1,2%(质量分数)脂肪酶,反应时间48 h,反应的最高酯化率可达到88%以上,产品经HPLC和LC-MS分析的纯度可达98%以上,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具有较高的催化的催化稳定性,其半衰期至少达100 d.  相似文献   

14.
以无纺布为固定化载体,以Candida rugosa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植物甾醇与油酸酯化反应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油酸与植物甾醇摩尔比)、正己烷用量和酶用量对植物甾醇酯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经响应面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植物甾醇油酸酯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8 h,底物摩尔比2∶1,正己烷用量1 mL,酶用量62.06 U/mg。在最佳条件下,植物甾醇酯化率可达98.36%。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糖酯是一类用可再生资源合成的、无毒、易生物降解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稠化性和膨化性,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和洗涤产品,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乳化剂,以蔗糖酯为主,麦芽糖硬脂酸酯是一种新型的糖酯类乳化剂.本文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麦芽糖浆和硬脂酸的合成反应,研究了反应体系中脂肪酶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配比、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催化麦芽糖硬脂酸酯反应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酶促反应的工艺条件,同时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加入量为10.0%,反应温度75℃、含水量为有机溶剂的10.0%,底物中酸、糖的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24h,在该条件下,酯化反应的最大转化率可达61.3%.  相似文献   

16.
以松香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叔戊醇为溶剂,研究了微溶剂体系下采用酶催化酯化法合成松香酸淀粉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松香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固定化脂肪酶用量对松香酸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最适反应条件为:松香与淀粉的质量比为4∶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0 h,固定化脂肪酶用量为4%(以淀粉质量计)。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产物的结构发现,产物在1 725 cm-1处出现了酯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松香与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合成了松香酸淀粉酯;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产物的结构发现,酯化反应没有破坏淀粉原有的晶体型貌和结构。对产物的亲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酯化产物在正辛烷中对橄榄油的吸附能力增加了166.67%。微溶剂体系的反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物的量。  相似文献   

17.
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酸-醇的酶促反应,并且确定了酯化酶中的脂肪酶对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酶促催化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进而简单介绍脂肪酶及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论述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的研究现状,并探索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酶处理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是目前涤纶改性中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本文通过改变猪胰脂肪酶(PPL)水解涤纶织物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pH、酶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强PPL水解涤纶织物的效果。实验以水解产物释放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PL水解涤纶织物工艺中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反应时间(24 h)>表面活性剂(吐温80,2 g/L)>反应温度(60℃)>酶用量(80 U/mL)>pH(7)。经模型优化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9℃,pH 6.6,酶用量67 U/mL,反应时间31.2 h,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2.1 g/L,理论水解产物531.862 mg/L。最优条件下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3%。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下降了19.8%,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猪胰脂肪酶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猪胰脂肪酶(PPL)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EGCG对PPL具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并抑制其催化活性,而金属离子(Ca2+、Mg2+、Cu2+、Fe2+)能减弱EGCG对PPL活性的抑制。分子对接研究表明,EGCG可通过疏水键、氢键及Pi-Pi堆积作用与PPL结合,阻碍底物进入酶活中心,从而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绿色高效制备生物柴油,利用L-天冬氨酸离子液体([Asp]HSO4)联合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制备油酸甲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比、[Asp]HSO4用量、猪胰脂肪酶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到[Asp]HSO4联合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Asp]HSO4用量6%、醇酸物质的量比5.5∶1、猪胰脂肪酶用量4%、反应时间21 h、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1.91%。[Asp]HSO4可降低甲醇和温度对猪胰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对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酯化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