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方法运算复杂,不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分级结构的Adaboost入侵检测算法,通过增大权重变化量、寻找最优分类器等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采用二叉树结构解决了检测的多分类问题;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协议,解决了因分级结构带来的通信开销增大的问题;文中还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采集传输协议可以有效地减少检测节点的能耗,适用于各种入侵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2.
IPv6正在逐步普及,将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实现主动防御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了IPv6网络主要特点和协议分析基本原理之后,研究了基于协议分析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环境检测,灾难控制,战场侦察,安全监视方面取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引起人们日益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论文首先介绍了入侵及入侵检测,然后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分类,主要研究分析目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异构网络具有结构复杂、多重覆盖面积大等特征,使得网络入侵检测较为隐蔽,为网络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为此,设计基于Agent人工智能的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检测Agent和通信Agent装设主机Agent,以Cisco Stealthwatch流量传感器作为异构网络传感器检测攻击行为,采用STM32L151RDT6 64位微控制器传输批量数据,由MAX3232芯片实现系统电平转化,实现硬件系统设计。软件部分设计入侵检测标准,利用传感器设备捕获网络实时数据,通过Agent技术解析异构网络协议并提取数据运行特征,综合考虑协议解析结果及与检测标准匹配度,实现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通过系统测试得出结论:设计的基于Agent人工智能的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系统入侵行为的漏检率和入侵类型误检率的平均值仅为6%和5%,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减小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安全问题,分析了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安全体系的不足之处,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遭到非法入侵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基于D-S证据理论的MAC层入侵检测机制。该机制利用碰撞率、数据包平均等待时间、RTS包到达率以及邻居节点的报警作为证据,对网络的状态进行实时的分析检测,根据网络的状态作出响应。该算法能够应用于现有的MAC协议如S-MAC、IEEE 802.15.4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抵御针对MAC层的攻击,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在国际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这就使网络的安全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在下一代因特网IPv6协议环境下,建立一种高效、实时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下一代因特网IPv6各种协议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基于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及目前采取的安全机制。其次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目标及特性,并对网络中常见的攻击进行了介绍,最后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主要采用的安全路由、密钥管理、身份认证以及入侵检测方面的安全策略,其中重点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特点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无线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其动态拓扑、无线信道以及资源有限等特点,容易遭受各种攻击。特别地,由于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参与路由,Ad Hoc网络路由协议自身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以入侵检测技术为基础,分析针对AODV路由协议的各种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将有限状态机(FSM)协议分析和支持向量机(SVM)统计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检测针对路由协议的各种攻击来实现安全路由。通过NS-2网络仿真实验表明:基于FSM和SVM相结合的混合入侵检测机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IPv6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现有网络安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IPv6网络主要特点之后,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并着重分析了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协议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春青  张曦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3):5640-5642,5808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路的迅速发展,其安全问题变得很重要.在传感器网络的许多应用(如军事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等)中,如何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来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认证协议,并对其安全性和成本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该协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will play a major role in future technolo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yber-physical society. Studies show that WSNs are vulnerable to various insider attacks that may degrade its performance and affect the application services. Variou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based solu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WSNs to secure them from such attacks; however, these solution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with respect to completeness and evaluation. Recently, we proposed a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 to secure WSNs from insider attacks and proposed a protocol called LEACH++. In this paper, we perform a detailed security analysis of LEACH++ against black-hole, sink-hole and selective forwarding attacks by launching a number of attack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network simulator-2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highly efficient and achieves higher accuracy and detection rates with very low false-positive rate when compared to an anomaly based detec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从收集的恶意数据中选择特征去分析,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进行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但目前方法是采用遗传算法找出网络入侵的特征子集,再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进一步选择,找出最优的特征子集,最后利用极限学习机对网络入侵进行分类,但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增强寻优性能为目标对网络入侵检测进行特征选择,结合分析出的特征选择利用特征属性的Fisher比构造出特征子集的评价函数,然后结合计算出的特征子集评价函数进行支持向量机完成对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网络入侵进行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以及入侵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所具有的数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把网络拓扑分为簇成员、簇头和Sink三层结构,每层均能根据SVM的训练结果进行入侵检测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由于自身特点易于遭到入侵且传统被动的安全机制无法完全应对这一问题,对人工免疫系统(AIS)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模型采用危险理论和适用于WSNs的改良树突状细胞算法(DCA),可使节点之间彼此分工合作共同识别入侵,加强了网络的鲁棒性。仿真结果显示:与早期的自我—非我(SNS)模型相比,研究的模型在检测能力和能耗上均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在检测速率以及准确度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网络安全的需要,入侵检测技术中的协议分析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当前协议分析技术所存在的技术单一、无法检测正常数据包等缺陷问题,提出设计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入侵检测系统中特征匹配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的入侵检测是保证系统安全所必不可少的。特征匹配是现有入侵检测系统所使用的基本方法。网络的高速发展,现有的特征匹配方法已成了高速网络环境下入侵检测的瓶颈。文章论述了通过在现有匹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协议分析的多层次入侵检测匹配,能减小目标匹配范围,提高系统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入侵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将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入侵检测当中,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包捕获模块实时抓取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之后通过协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数据协议的识别,从而能够在BP神经网络模块分别针对采用TCP、UDP、ICMP这三种网络数据传输协议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从本文中列出的该系统在Matlab07上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入侵检测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SIP信令协议的入侵检测方法,用以加强VoIP业务环境的安全。重点对基于SIP的VoIP业务环境的安全威胁和业务流量分析,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改进的贝叶斯算法构建针对SIP下的入侵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VoIP业务环境下的网络攻击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基本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支持向量机(SVM)融合的无线传感网络(WSNs)入侵检测算法的检测精度与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正弦映射混沌粒子群优化(cS-cPSO)算法与SVM融合的WSNs入侵检测算法(CS-CPSO-SVM).采用CS-CPSO算法优化SVM参数,不仅将正弦映射混沌搜索应用于粒子群算法中初始种群与局部最优解混沌扰动的产生,且将其用于惯性权重的优化以及随机常数和学习因子的产生,并用多个初始值分别迭代生成多条混沌轨道.以KDDCUP99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经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入侵行为,并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充分利用入侵检测各类产品的安全防护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策略分流的入侵防御及恢复系统架构.采用双NIDS系统作为前端检测模块,通过策略分流,使得双NIDS系统全面覆盖入侵检测的各个协议层,充分发挥两种NIDS系统的检测优势,实现高效的入侵检测.并结合HIDS的主机日志防护机制及关键内容恢复机制,在即便出现入侵破坏数据的情况下,仍可保证系统的关键部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