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门窗上使用面积最大的材料是玻璃,这些玻璃虽然起到采光作用,但它的散热率又最高。建筑物中门窗的散热一般占建筑物总体散热的50%。中空与真空玻璃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个问题。一、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用专门的间隔框(由铝、树脂、丁基橡胶、硬化聚氯乙烯制成)使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板保持一定距离,其周围用抗老化且耐冷热的密封剂进行密封,内部是干燥的惰性体。由于两片玻璃板之间有隔热效果好的气体层(气体层的导热率为玻璃的1/27),所以其导热率比单板玻璃低40%~50%,有助于隔热、防结露、节能及环保,同时大面积采用玻璃还能减轻建筑物…  相似文献   

2.
光伏玻璃和真空玻璃是典型的建筑节能型玻璃,在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服役过程中,功能的退化导致节能环保效果的消失,而结构性能的不足则常引起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建筑玻璃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是将玻璃产品实用化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力开展光伏玻璃和真空玻璃的研发和生产的现状以及这两类节能玻璃在建筑结构应用中安...  相似文献   

3.
邹莉 《建材与装饰》2007,(5S):27-27
在众多节能玻璃中,真空玻璃无疑是最好的建筑节能材料之一。与普通中空玻璃相比,真空玻璃具有绝热、保温、隔声性能好,抗风压强度高等优点。并克服了中空玻璃“呼吸”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CRT和真空电子器件同类无机低熔点玻璃封接,寿命比中空玻璃长得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系统介绍了屋顶斜面玻璃强度和刚度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真空玻璃采用二片平板玻璃用低熔点玻璃将四边密封起来,中间抽真空。它基本消除了玻璃间气体的导热和对流传热.其保温隔热性、防结露结霜性、隔声降噪性、抗风压性、耐久性优良,是一种优于中空玻璃的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6.
真空玻璃与节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空玻璃是在两层玻璃中抽真空 ,两块玻璃四周用特殊材料烧熔密封而成。它基本上消除了玻璃间气体对流及导热传热 ,其保温性、密封性和耐久性优良。真空玻璃采用低辐射膜后 ,窗户保温性能大大提高 ,节能效果明显。在真空玻璃上采用单面低辐射镀膜或双面低辐射镀膜 ,真空玻璃塑钢窗的传热系数分别由未镀膜的2.23W/(m2·K)下降为1.56、1.29W/(m2·K)。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玻璃真空集热管,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包括两根同向相互套接的透明玻璃盲管,内、外两根玻璃盲管在开口端相互熔接,并在两只玻璃盲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内、外两根玻璃盲管之间设置断面呈凹弧状的聚光反射件,在内玻璃盲管内设置金属管,金属管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本发明易于实际生产加工,同时,利用金属的高强度特性,提高产品的承压性能,更主要的是通过设置断面呈凹弧状的聚光反射,不但提供了充分利用光能的可能,而且,会聚的光能可提高玻璃热管外表层的能流密度,使玻璃热管冷凝端的输出温度较其它现有集热管的输出温度高,为太阳能提供了更广泛的使用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真空玻璃的性能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空玻璃采用二片平板玻璃用低熔点玻璃将四边密封起来,中间抽真空。它基本消除了玻璃间气体的导热和对流传热,其保温隔热性、防结露结霜性、隔声降噪性、抗风压性、耐久性优良,是一种优于中空玻璃的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9.
用大型真空磁控溅射工艺技术生产多种系列、不同性能、颜色各异,用途广泛的高级镀膜玻璃是当今世界上又一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镀膜玻璃是利用对可见光和太阳能透射率、反射率的不同,应用于建筑物幕墙,使蔚蓝色天空和城市景观再现于建筑物上,赋于浓厚的生活气息,集建筑艺术和美学为一体。国际上已广泛采用镀膜玻璃作建筑物幕墙,八十年代后使用量迅猛上升。我国随着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高级建筑物如雨后春笱般林立,采用  相似文献   

10.
高效节能玻璃研发的新突破 半钢化真空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成功的半钢化真空玻璃解决了普通真空玻璃强度不够的技术瓶颈。经检测,多项指标均超出普通真空玻璃和中空玻璃,在安全性、节能性、隔声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种新头型列车前窗玻璃进行了抗飞弹性能仿真分析,提供了一种前窗玻璃抗飞弹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给出了该玻璃受到冲击后的损伤结果,供前窗玻璃设计、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气凝胶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隔热性能,作为高性能建筑玻璃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通过气凝胶颗粒粒径和填充厚度设计,制成8种不同结构的气凝胶填充玻璃;实验研究了气凝胶颗粒粒径与填充厚度对气凝胶玻璃透光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凝胶粒径从0.41mm增大到0.93mm时,玻璃透光率明显增大,而当气凝胶粒径继续增大时透光率变化不大;当气凝胶粒径从0.41mm增大到2.7mm时,气凝胶玻璃传热系数增大约15%;相对于普通玻璃,相同尺寸的普通玻璃传热系数最多可降低51.43%。采用玻璃隔热实验测试研究了气凝胶玻璃与普通中空玻璃的隔热温差,结果表明,气凝胶玻璃较普通玻璃隔热效果提高5.4~10.2℃。  相似文献   

13.
钢外护管真空复合预制直埋管道真空层热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稀薄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研究了真空层复合传热机理,提出了真空层当量导热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真空层压力和热媒温度对真空层传热量的影响以及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量在真空层总传热量中所占比例和变化规律,提出优化真空保温管道保温性能的方法。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最大偏差率为7.9%。真空层压力应控制在2kPa以下,以获得满意的保温效果。真空层压力高于101.3kPa时,真空层内传热以对流传热为主;当真空层压力降低到1kPa时,真空层内传热以辐射传热为主。真空层的对流传热不应被忽略。  相似文献   

14.
15.
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等效抗弯刚度是分析其纵向受力变形的重要参数。基于等效连续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类矩形盾构隧道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推导得到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等效抗弯刚度解析解。通过参数分析,研究螺栓、管片宽度、厚度和截面形状等参数对类矩形盾构隧道纵向抗弯刚度有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类矩形盾构隧道截面的特殊性,在建立等效抗弯刚度模型时,需分别对中性轴在隧道腰部和拱底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增加螺栓数量和加大管片宽度可提高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等效抗弯刚度有效率,中性轴位置随着上移,环缝受拉张开区域减小;增加管片厚度可增加隧道绝对等效抗弯刚度,但是等效抗弯刚度有效率下降,中性轴位置下移;中性轴位置随着宽高比增大而快速下移,当中性轴位置角度与小圆弧圆心角相等时,中心轴下移曲线发生转折;当宽高比为1时,所得解析解退化为圆形盾构隧道等效抗弯刚度解。  相似文献   

16.
结合类矩形盾构隧道截面特点,分别对中性轴位于截面上部边缘(环缝完全闭合)、截面上拱部、截面腰部和截面下拱部4种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虑螺栓预紧力和环缝影响范围,推导得到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纵向等效抗弯刚度解析解,并对影响纵向等效刚度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当施加弯矩小于环缝启动弯矩时,环缝全部闭合,等效纵向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17.
陈曦  程勇刚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8):1216-1221
非关联塑性岩土工程问题的有限元离散会产生非对称刚度矩阵,对于大规模岩土工程问题,大量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会显著增加内存需求和计算耗时。基于加速初始刚度法的思想,提出了加速对称刚度矩阵技术来求解具有非关联塑性模型的岩土工程问题。 进一步评价和比较了两个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加速技术以及两个近似对称刚度矩阵,即弹性刚度矩阵 K e 和投影到塑性势面的具有关联塑性流的等效材料的刚度矩阵 K G 。通过一个二维孔洞扩张算例和一个二维边坡算例,评价和比较了这些加速刚度矩阵技术和 Newton-Raphson 迭代法。数值结果表明加速 K G 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例如,加速 K G 技术只需要对称线性求解器,收敛速度较快,计算耗时有时会少于 Newton-Raphson 迭代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系列在首层架空层设置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的有限元分析,对楼层侧向刚度比、等效剪切刚度比和等效侧向刚度比三种转换层结构侧向刚度控制参数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在不同首层层高条件下,转换层下部结构侧向刚度改变对这三种侧向刚度比控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层层高较高且与相邻层层高相差悬殊时,楼层侧向刚度比和等效剪切刚度比容易大幅度超过现行规范限值,但并不能由此判断转换层下部结构侧向刚度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等效侧向刚度比较好地体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的侧向刚度关系,宜按等效侧向刚度比对结构侧向刚度进行控制,但其上限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波纹钢板是工程中常使用的结构组件,分段直波纹板相较连续波纹板需在不连续点处引入新约束,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为此,基于变分渐近法推导了分段直波纹板的等效板模型。根据薄壳理论,利用单个波纹周期相对宏观变形特征长度很小的特点对应变能泛函进行渐近分析得到场变量的渐近展开,将其代入壳理论的控制微分方程中,通过求解系列对应于不同阶的微分方程组,得到与波纹结构之间的关系(完整的等效刚度)。通过梯形波纹钢板算例分析表明:构建模型可准确计算完整的等效刚度、不同几何参数下的全局位移和局部应力场;波纹钢板沿波纹方向和垂直波纹方向的拉伸刚度,与垂直波纹方向的弯曲刚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后者通常大于前者2~3个数量级),主要原因是垂直波纹方向的弯矩主要由沿板厚度分布的膜应力平衡,而沿波纹方向的拉伸位移主要是由波纹结构的弯曲而不是平面拉伸引起的;构建模型重构的应力分布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仅在板中点最大应力处由于等效关系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20.
The adop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in glazing systems wa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heat capacity of the fenestration, being some PCMs partially transparent to visible radiation.The aim of the PCM glazing concept was to let (part) of the visible spectrum of the solar radiation enter the indoor environment, providing daylighting, while absorbing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infrared radiation.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CM glazing configur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with a validated numerical model. Various triple glazing configurations, where one of the two cavities is filled with a PCM, are simulated, and PCM melting temperatures are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in a humid subtropical climate (Cfa according to Köppen climate classifi-cation), and “typical days” for each season are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PCM layer (inside the outer or the inner cavity) has a relevant influence on the thermo-physical behaviour of the PCM glazing system. PCM glazing systems (especially those with the PCM layer inside the outermost cavity) can be beneficial in terms of thermal comfort.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ergy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is instead more complex and sometimes controversial. All the configurations are able to reduce the solar gain during the daytime, but sometimes the behaviour of the PCM glazing is less efficient than the reference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