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地表往往使地震采集过程中控制炮点偏移的难度加大,面对地形复杂、近地表速度横向剧烈变化的黄土塬区,问题尤为突出。面对此类复杂探区,使用常规的线性动校方法监控炮点偏移无论是效果,还是效率都不太理想,找到一种有效的炮偏监控方法对于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分选最小偏移距初至切除线来监控炮点偏移的方法,该方法对复杂地表结构效果尤为显著。使用该方法首先根据估算出的工区可能最大偏移量来抽取适当数量的近接收线和道记录,在处理系统交互状态下,对比抽取记录的实际炮点位置与基于最小偏移距初至切除线显示的理论炮点位置来确定偏移量的大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炮点沿偏(沿接收线方向的偏移)和垂偏(垂直接收线方向的偏移)距离,有效提高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对比目前生产实践中所使用的几种常见的窄方位与宽方位观测系统、多接收线与重复炮点的宽方位观测系统、陆上水网地区与滩浅海过渡带的宽方位观测系统的参数与属性,说明了三维地震采集宽方位观测系统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应该大力推行的技术.提出了对于道距、线距和炮点距完全规则相等的全方位三维采集观测系统的理想目标,认为海底电缆(OBC)技术、陆上万道采集系统、微机集群技术的推广使全方位、高密度及高覆盖观测系统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在城区、山地等野外复杂地表进行地震采集施工时,如果用室内设计的观测系统在实地进行炮点实际布设,炮点较理论设计位置偏移比率非常高,偏移优化后的炮点,应该使用原接收排列还是实际点位对应的新排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定量分析方法对上述两套方案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PSTM响应的均匀性做了对比分析,得出较优方案,能够更好地指导野外生产采集过程中接收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复杂地区地震采集资料出现的各种干扰波入手,运用5种检波器组合串数和矩形、菱形及线性等几种形式的检波器组合图形,进行压制各种干扰波组合检波方法试验,并用KLSeis软件对试验资料分别进行能量谱、频谱等的定量分析,优化检波器组合参数,确定最佳的组合检波接收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家湖工区属于复杂平原水网区,在此地区进行地震勘探,重点是做好长江禁炮区、河流、高铁等区域的避障观测系统设计,不损坏地面建筑物、减少空炮、减少工农矛盾,得到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实际地震资料采集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观测系统、改善激发和接收因素、控制干扰波,增强了地震反射波的能量,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是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富集区,该区地表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断距小、储层厚度薄、地层岩性圈闭落实难度大。以往的地震资料频带窄,信噪比低,岩性识别难度大。针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基于层序地层模型正演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基于属性均匀的炮点设计技术、高保真拓频接收技术、安全环保井震联合施工技术等解决方案,按照地层沉积层序的关系,在大层内建立薄砂体,有利于薄互层、小砂体地质体的观测系统设计,根据工区资料品质系数、外部环境系数、信噪比计算单支接收覆盖次数,能够确保低频信息的接收,基于“炮点贡献率”的炮点设计及井震联合施工有效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属性均匀性。实施上述采集技术后,有效识别了薄砂体的厚度及横向展布规律,识别了3~5 m厚度的尾砂岩,对比测井资料最大相对误差0.7%。利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在蠡县斜坡外带新发现12个有利目标。该方法为类似地区岩性油气藏的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川东镇巴山地碳酸盐岩地区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地质调查,充分了解地表地质情况,用于指导地震采集.并以野外试验为基础,选择最适合本地区的观测系统和激发、接收参数,从而得到高信噪比的碳酸盐岩地震资料.最后通过对镇巴碳酸盐岩地区地震采集针对性试验研究分析,总结该区地震采集参数对资料质量的影响特征,提出攻关思路和技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的精度是复杂山地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以南方某山地宽线地震采集资料为例,对宽线地震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效果分析,采用了观测系统退化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覆盖次数的宽线剖面处理效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覆盖次数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提出某南方复杂山地覆盖次数应在540次左右的建议,为以后的同类地区进行宽线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对隧道塌方区进行地震勘探的技术和方法.对于蛟岭隧道塌方区应用弹性波方法,采取一次性布置检波器、多炮激震的观测方式,并运用地震波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方法,确定隧道上方地质灾害体的赋存位置和形态,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激发参数优选是获得高品质地震采集资料的前提条件,是地震采集设计技术的核心。而试验资料分析是激发参数优选的依据和基础。目前试验资料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被简单化,影响着整个工区的采集资料品质。为了优选出塔中沙漠地区最佳激发参数,提高地震单炮品质,本文进一步改进了试验资料分析方法,以全炮集目的层反射波组为分析对比目标;在全面分析单炮资料各品质属性的基础上,以完成地质任务为取舍标准,主要指标参数项为优选侧重点;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建立分析结果验证体系。多期采集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激发参数优选方法的分析结果更全面,分析结果更准确,分析结果更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