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压电/电致伸缩陶瓷控制模型归一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压电/电致伸缩陶瓷作为一种理想的微位移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存在迟滞,蠕变及非线性等不足,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在分析压电/电致伸缩陶瓷极化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压电/电致伸缩陶瓷归一化的控制模型,同时给出几种情况下的典型例子及其电压同位移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得出了采用电极化程度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压电/电致伸缩陶瓷的迟滞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主动控制的高精度隔振平台的仿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精度隔振平台以的环境微振动干扰是复杂的,因此研究了隔振平台动力学和主动控制方案,对复杂振动环境下采用电磁力控制的高精度隔振平台作了计算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比较了平台系统各参数对平台主动和被动隔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典型液压悬置的物理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对其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最后分析了各个元件参数对液压悬置动特性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PMN基驰豫铁电体为基础,通过掺杂和优化工艺,研制出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1-y)[1-x)PMT-xPT]-yWO3,分析讨论了掺杂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主动隔振液压执行器线性化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相应的非线性系统理论,对实际柴油机台架液压执行器的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控制,以达到减小乃至消除整个系统非线性成分的目的.从实际台架出发进行理论分析,为柴油机双层主动隔振系统的次级通道建立确切的非线性系统模型,进而采用预补偿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策略(PCMRAIC),在Matlab平台下实现对整个非线性系统线性化控制的数字仿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柴油机主动隔振系统次级通道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预补偿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策略能够较理想地解决次级通道非线性特性.数字仿真对柴油机试验台架的实际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对现代化大型系列越野轮胎起重机的运动性能、起重性能和附加的要求出发,针对小型和大型两种起重机进行分析,给出主控制和回转机构控制的控制方案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惯性通道-解耦膜-振荡线圈作动器式主动液阻悬置为研究对象,探讨中高频动特性的简洁有效表达方式及其参数识别方法,便于主动控制的应用。基于作动器动子固有频率远高于惯性通道固有频率、惯性通道在中高频段因流体阻力增加而关闭的内在特征,忽略惯性通道自由度,建立单自由度的集总参数模型,得到振荡线圈式主动液阻悬置主动特性与被动特性的简洁表达式,明确被动特性具有3个水平段与主动特性具有2个水平段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高频弹性特性测试系统,配合适当夹具系统,探讨一种免于单独开发高频试验台的动特性测试方案,可获得高达400 Hz有效的主动与被动特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Audi100轿车动力总成的液压悬置,建立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在试验基础上,采用Hilbert变换法检验了系统的非线性;采用参数识别方法识别了液压悬置系统的当量刚度和当量阻尼;利用得到的参数进行了液压悬置传递率的仿真计算,并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电流变液体准电致伸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流变柔性微致动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柔性微致动器的力学模型,得出了电场强度与微致动器变形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梁的主动振动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的位移作为反馈信号,研究在模态空间下立动振动控制问题,分别对系统模型、控制方法及其策略特点作了论述,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压电叠堆作动器的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悬置,分析了隔振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参数自整定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悬置的汽车动力总成振动模糊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减小动力总成振动对车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主动式液压伺服隔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柴油机的振动隔离问题,本文对液压伺服隔振系统反馈控制理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用传递函数分析法推导出系统力传递率,在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系统在各种反馈参数条件下及不同的反馈增益条件下的振动主动控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和宽带激扰条件下,采用上层质量速度,下层质量位移和下层质量速度变量组合反馈,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粘贴有压电自敏感致动器的挠性梁振动主动控制为例,论述了进行挠性结构传感器/致动器及控制系统一体化研究的方法。文中给出了压电自敏感致动器的电路模型及自敏感致动器的应变测量和应变速度测量电路,推导了测量公式。以玻璃钢材料的挠性梁为实验对象,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来实现振动主动控制。控制系统由TMS320C25及486计算机组成的主从机系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控制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耦合模态控制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律。该控制设计中所依据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的物理意义十分明确,结合一个实际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控制仿真,由此即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探讨了施控点与测点的选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e actuator and sensor placement problem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large cable net structure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Since the structures exhibit closely spaced modes in the range of low frequencies, the number of modes to be considered is quite large after modal truncation, while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actuators and sensors are to be placed. This makes it hard to determine the actuator and sensor locations with the existing placement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such as the methods based on the c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 grammian.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an actuator and sensor placement method based 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 (SVD)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matrices is proposed, which guarantees the modal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VD based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which comparisons are conducted between randomly-chosen locations and the optimal ones obtained by a genetic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控制的主要目的,将控制力分成三个分量,分别用于调整临界转速、抵消不平衡量、提供主动阻尼,并对各分量独立设计其最优控制律,然后对线性转子系统实施综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力如此分工是合理可行的,综合控制的抑振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压电堆为作动器并安置于某机载精密仪器结构中,建立了结构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该模型,建立了基于线性二次型Guass(LQG)最优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对结构振动隔离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Simulink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所研制的隔振系统能够很好地隔离源自基座的位移激励,证明了所研究的隔振方法在理论上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从而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常采用线性化处理,将一些非线性过程用一系列的线性关系代替,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将多变量控制的逆系统方法引入到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建立了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逆系统模型。并给出了一个简例,取得了预期的控制效果,表明用逆系统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压电传感器和作动器主动控制技术解决机枪射击时的振动问题. 方法 采用智能结构的原理和方法, 对压电元件用于机枪结构振动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果 建立了机枪身管压电结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导出了控制方程, 给出了振动控制仿真结果. 结论 智能结构主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机枪射击时的振动响应, 提高射击密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