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酵大豆乳优良乳酸菌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从益生菌乳制品、保健品和微生态制剂中自行分离选育出的乳酸菌进行大豆乳发酵,通过是否凝乳、凝乳时间长短、凝乳后的感官评价及发酵剂所达到的活菌数、酸度和pH值等技术指标,对适合大豆乳发酵的乳酸菌菌种进行层层选优得到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的大豆乳发酵的试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8株实验乳酸菌菌株经过筛选得到干酪乳杆菌05-20作为发酵的大豆酸乳的备选菌株,其凝乳时活菌数可达1. 7× 109 cfu/mL、凝乳时pH值4. 29、滴定酸度79. 4°T,为开发混种发酵大豆乳和大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发酵肉制品乳酸菌菌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吴祖兴  张华 《食品科学》2002,23(9):47-49
在菌种筛选试验中,Lp、La在6%NaCl、1.50×-4NaNO2下能够存活,两株菌种均无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性质,且有一定共生性。所以,Lp、La可以作为肉制品发酵剂:而St、LB不能作为制品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发酵大豆乳清的乳酸菌的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溶钙圈等方法从酸奶中分离出4株乳酸菌,通过实验筛选出了两株乳酸菌,初步鉴定分别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经驯化培养后,二者以不同的配比发酵大豆乳清,根据pH、感官等指标确定以1∶1的配比发酵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菌株筛选和筛选后菌株发酵的研究,得出发酵指标和理化指标,根据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发酵温度42℃,固形物质量分数14.6%,总糖质量分数13%,总酸质量分数0.78%,球杆菌比例1:1。该研究有利于不断提高发酵乳的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发酵香肠发酵剂的选择标准为原则,对分离自发酵香肠的20株乳酸菌进行了筛选。对筛选出的适合于发酵香肠生产的5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初步鉴定结果为:FG-1、ML-2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GL-2、GX-2为干酪乳杆菌(L.casei),F2-2为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  相似文献   

6.
杨萍  徐忠 《食品科学》2009,30(3):184-187
本实验以大豆秸秆酶解液为原料,发酵制备L- 乳酸。首先对产L- 乳酸的四株菌进行筛选,选出性能优良、糖利用率和乳酸产量均较高的干酪乳杆菌作为实验用菌种。然后对乳酸菌发酵大豆秸秆酶解液制备L- 乳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发酵的最佳接种量为10%,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pH 值为5.5;在发酵42h 时,大豆秸秆酶解液中残留糖浓度接近于零,此时,随底物浓度的增高,乳酸产量相应增加,并且酶解液浓度达到34.98g/L 时,乳酸生产没有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李次力 《食品科学》2007,28(9):415-418
本实验以糖化的黑豆为基质,对五株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测试,其中嗜酸乳杆菌产酸最高,产酸速率最快。确定了嗜酸乳杆菌(La)、植物乳杆菌(Lp)和两岐双岐杆菌(Bb)为最佳菌种组合,确定了最佳种间比,即La:Lp:Bb=2:1:1,大豆汁为促生长物质。  相似文献   

8.
粟米乳酸发酵饮料乳酸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糖化的粟米为基质,对6株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测度,其中以嗜酸乳杆菌产酸最高,产酸速度最快,确定了嗜酸乳杆菌(La),乳明串珠菌(L1)和两歧双歧杆菌(Bb)为最佳菌种组合,并通过scheffe三因子单形重心设计法,确定了最佳种间比,即La:Ll:Bb=3:3:2.  相似文献   

9.
发芽大豆乳酸菌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祝战斌  马兆瑞  张坐省 《酿酒》2003,30(1):66-67
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陕西乾县生产的红富士苹果为原料,在18℃-20℃条件下,对四种酿酒专用的法国活性干酵母和国产酿酒酵母进行对比试验,确定苹果酒酿造的最佳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发酵豆乳最佳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事乳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含有5%蔗糖的豆乳中,当嗜热球菌和保中利亚杆菌混合比例为1:1,豆固形物2为7%,添加剂AO 2%,添加剂B为4%时,在43℃下发酵7h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蔬菜腌渍发酵乳酸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筛出了适合生产发酵蔬菜的SⅠ 、LI、M5、M8、M4 五株乳酸菌 ,以不同组合发酵蔬菜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菌剂为 2株乳酸杆菌LⅠ 、M8和 2株乳酸球菌M5、SI 按 1∶1∶1∶1组合。在实验条件下 ,接种该发酵菌剂M5M8SILI( 1∶1∶1∶1 )的蔬菜 ,发酵速度快 ,生产出的酸白菜口感适合 (总酸为 0 83%) ,菜色正常 ,特别是在发酵期间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菜中也无亚硝酸盐残留。  相似文献   

13.
选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1.8501、嗜酸乳杆菌KLDS1.0327、嗜酸乳杆菌ATCC11975、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CICC23168、干酪乳杆菌ATCC393、植物乳杆菌NAU322分别接种于大豆糖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的产生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情况,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大豆糖蜜生产乳酸能力及糖代谢能力。结果表明,在15 °Brix大豆糖蜜中,37?℃、pH?6.0条件下发酵24?h,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CICC23168的活细胞数达到6.66×109?CFU/mL,乳酸产生量为12.18?g/L,总糖消耗量为22.48?g/L,与其他菌株相比有明显优势。因此,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CICC23168是能利用大豆糖蜜发酵产乳酸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14.
豆乳的乳酸菌发酵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乳酸菌发酵豆乳,结果表明,如同牛乳一样,豆乳也能提供乳酸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使豆乳的PH下降和产生凝乳现象。但经乳酸菌发酵的豆乳,其酸度远不如酸乳,而且乳酸菌的生长量也低于牛乳(前者仅10~7个/ml,后者达10~8个/ml以上)。添加葡萄糖、乳糖等物质于豆乳中,虽有助于提高豆乳的酸度,但效果不甚显著。此外,豆乳经乳酸菌发酵后也不能产生酸牛奶所具有的特殊香味或风味,也未检出双乙酰(丁二酮)和乙醛等物质。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酸乳关键操作单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质量分数为4 %的NaHCO3 和Na2 CO3 混合碱浸泡大豆8h ,脱除豆浆腥味。以1%海藻酸钠与1 5 %聚乙烯醇作包埋剂,注入2 %CaCl2 硼酸液中固定化9~10h ,制备固定化球。以相同生物量固定化保加利亚杆菌球和嗜热链球菌球,比例为2∶1,用于生产大豆发酵酸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四种发酵剂植物乳杆菌(Lp)、嗜酸乳杆菌(La)、干酪乳杆菌(Lc)、戊糖片球菌(Pp)的生长特性和发酵性能,筛选出适宜带鱼发酵的乳酸菌,并应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带鱼发酵的乳酸菌种为La和Pp,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糖用量5%、接种量0.2%、La与Pp菌种配比1:3。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发酵芦笋汁最佳工艺组合为:芦笋汁中加入10%蔗糖,接种量1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0 h。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可溶性淀粉、玉米粉作为添加碳源时,对pH均有不同程度影响,蔗糖对其pH影响最显著;乳酸菌接种量是影响pH的重要参数之一,接种量较低时,菌体在发酵过程中生长较慢,但接种量过大时也不利于后期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发酵温度是影响发酵成败的关键因素,温度过低或过高乳酸菌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以乳酸菌、鸡蛋、面粉、砂糖、奶粉、酵母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添加剂,经搅拌、混合、发酵、整型、烘焙等工艺而制成的酸奶面包制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试验,并得出该乳酸菌面包制品最佳工艺条件为:面粉200 g,鸡蛋30 g,奶粉15 g,砂糖30 g,油40 g,酵母2 g,乳酸菌18 g。得到的面包外观、气味、质地、风味等感官品质都较优的乳酸菌面包成品。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及利用度,该研究以含七叶苷和柠檬酸铁的特殊培养基,从实验室保藏的人源乳酸菌中筛出产β-葡萄糖苷酶目标菌株,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发酵豆乳转化大豆异黄酮的能力,分析持水力、产酸速率和发酵末活菌数.结果显示,从140株乳酸菌中筛出的12株目标菌株,菌株58和菌株m91发酵豆乳产大豆异黄酮苷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