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运用BPA自动求解三绕组变压器电压分接头档位的算法,结合开化电网华埠变电站电压无功监控系统(voltage var controller,VQC)的振荡动作情况,应用上述算法计算了该VQC振荡动作时各变电站有载分接头在监控系统调节下的档位,找出了VQC振荡动作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可知在丰水季节时,水电机组经常开停机,电网电压波动较大,此时应用BPA调节电网电压可快速且较准确地计算全网中各种三绕组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头,从而为各级电压的调节与配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变电站VQC装置的动作原理,分析了目前VQC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控制响应的计算精度、九区图策略的改进、新控制策略的采用等方面探讨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改进策略,最后简要分析了VQC与全局动态无功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VQC)通过在线监视负荷侧电压和高压侧注入无功来决定站内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切和主变抽头的调整,它是一种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变电站VQC模块的九区控制图规则,建立考虑VQC动作的连续潮流计算模型,分析其对广东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观察到一种由VQC策略中OLTC动作引起的电压失稳分岔情况,称为OLTC调节诱导分岔。通过对广东电网的仿真分析表明,VQC调控能够维持变电站电压质量,提高静态电压稳定负荷裕度,但在重负荷条件下可能发生由于VQC的动作而引起的系统分岔,从而导致电压失稳。  相似文献   

4.
电压无功控制(voltage quality control,VQC)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变电站电压合格率和无功基本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基于十七区图的某变电站VQC系统发生的振荡现象入手,从定值和控制策略2个方面对造成振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发现电容器控制次数和平峰时段无功定值是导致振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对电容器控制策略及平峰时段定值进行了调整与完善。经过连续跟踪检查,证明该措施的有效性,从而解决了该变电站母线电压不合格点过多的问题,提高了电压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陆昱  邰能灵  周敏  兰森林 《供用电》2009,26(6):70-74
由于各变电站负荷和设备的差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VQC)装置策略和定值的设置难以通用和精确,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以闵行供电分公司为例,介绍了对VQC装置定值进行修正和改进的方法,使其达到逼近最优、避免区域振荡以及设备不频繁动作的要求,实现变电站电压合格与无功就地补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电压无功控制(voltage quality control,VQC)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变电站电压合格率和无功基本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基于十七区图的某变电站VQC系统发生的振荡现象入手,从定值和控制策略2个方面对造成振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发现电容器控制次数和平峰时段无功定值是导致振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对电容器控制策略及平峰时段定值进行了调整与完善。经过连续跟踪检查,证明该措施的有效性,从而解决了该变电站母线电压不合格点过多的问题,提高了电压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在变电站电压无功功率综合控制系统(VQC)中,使用传统九区域图法存在设备频繁调节或振荡调节缺陷,因此,提出了在调节变电站分接头或投切无功补偿设备之前,能准确预测设备动作之后的补偿侧母线电压变化值和主变压器各侧的无功潮流变化值的算法.使用该算法,不仅可以提高控制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控制可靠性,避免设备频繁调节或振荡调节.  相似文献   

8.
介绍变电站电压及无功调节(VQC)的原理,电压稳定的概念,再从电压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电力系统扰动情形下VQC对OLTC的控制,之后结合广域测量系统(W AM S)和广域网对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VQC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35kV和110kV变电站系统中,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的VQC(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压和无功参数的优化控制。主变有载调压开关的动作机制大致是:当变电站母线电压超过限值时,进行延时30S判断,然后再发出动作指令。“延时判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采集误差等引起的电压扰动,进而造成有载开关频繁动作。  相似文献   

10.
在枣庄地区电网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技术方案中,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VQC)采用了以下几种实现方式:自带I\O(系统的VQC、利用自动化系统后台监控系统的VQC实现方式、自动化系统网络VQC以及半独立的VQC实现方式。对各种方式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方式。经过山东枣庄电网的试运行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