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lkman,Run!!     
周迪 《新潮电子》2005,(7):24-26
2005年2月,就在这个被节日的华彩笼罩的季节,索尼官方突然爆出一个让业界震惊的消息——以MZ—RHlO为首的新一代Hi—MD将全面支持MP3,WAV等格式的音乐。正当人们还没摸清门道的时候,索尼又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一款划时代的MD产品——搭载彩屏和130万像素摄像头的MZ—DHIOP。在随身听产品上一贯奉行“厘米主义”的索尼,为何此次突如其来地呈现给消费者这么多新鲜而实际的东西?1979年7月,索尼用第一台磁带随身听TPS—L2创造了“Walkman”概念。接下来的时光里,“行走音乐”传遍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它不但为人类缔造了一种全新的聆听体验,“Walkman”单词甚至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时代的象征和文化的表现。之后,从磁带随身听到CD随身听再到MD随身听,移动音频领域每一代概念的建构和更迭者阡口索尼这个名字紧扣在一起。的确,凭借Walkman,索尼公司成功地从音频领域一跃成为在消费类电子和娱乐世界的先锋。无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游戏机还是DC、DV,贴有索尼标志的产品永远都是那么酷,这些产品和它们代表的索尼精神共同创造了索尼王国的盛世辉煌。  相似文献   

2.
杨玥 《数码》2005,(3):125-127
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随身听的缔造者索尼来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1日,索尼迎来了随身听家族的25岁生日。Hi-MD和硬盘随身听等一系列新品的发布和上市也标志着这个庞大的随身听家族迎来了全面网络化。在网络的光环下,在Hi-MD和硬盘随身听的冲击下,也许很少有人再会想到古老的CD随身听了。但资深的发烧友也许不会忘记,1984年第一台CD随身听D-50面世,所以2004年正好是CD随身听的20周年纪念。在这个时候,索尼悄悄放出了最新的20周年纪念版CD随身听D-NE20。其中的“20”也许正代表着CD随身听走过的20个年头。无论是磁带,CD还是MD,索尼的纪念版随身听在设计,音质等方面常常有高人一筹的表现。此次D-NE20虽是低调出征,但CD随身听20周年纪念版的光环仍然令我们对它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3.
月亮斯坦 《数码》2004,(2):48-50
每年的八、九月份都是日本厂商发布新品随身听的高峰时节,作为CD随身听市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松下和索尼在这个市场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如往常一样。今年松下抢在了索尼前面发布自己的新一代CD随身听SL-CT810/CT710,早了索尼的D-NE10/NE900/NE800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索尼的几款新品已经上市热卖了快一个月以后,CT810/CT710才媚媚而来,而D-NE10的优异表现更让我们对这两款产品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台Walkman是由索尼公司1979年7月1日正式推出的。随身听由于体积小巧、音质出色、携带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各地极为流行。下面给大家介绍两款最值得购买的随身听。价格最低的索尼高档机:EX500 索尼随身听声音准确细腻、音质相当出色,但价格也同样高高在上,与松下同一档次的随身听相比,索尼随身听价格比松下高200元左右。今年索尼公司为了与松下争夺随身听中价位市场,向中国内地推出了一款原来只供应欧洲市场的高档超薄机EX500,它具有索尼高档机一样的功能和音质。为了让消费者得到最高的性价比,该随身听省去了不必要的线控和充电电池,其售价只有450元,创造了多年来高档超薄随身听的最低价格。索尼  相似文献   

5.
李哲 《新潮电子》2006,(10):209-209
虽说在随身听市场, 索尼“Walkman”的金字招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霸气,不过“Walkman”的概念却不断朝着其它领域渗透。继Walkman手机着实火了一把之后, 索尼(Sony)又将车载DVD播放器——D-VE7000S冠上了“Walkman”的头衔,凭借索尼在数码影音方面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6.
《移动信息》2002,(3):17
SONY——最大的娱乐产品生产厂商,ERlCSSOK——手机行业的巨头之一,他们合作研发的东西,当然不会让他们的fans失望。从目前发布的数款索尼爱立信产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爱立信和索尼合并是一件双赢的事至少技术上的合并让研发的产品都让人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7.
Seed 《新潮电子》2004,(3):58-58
从来没有人能够猜测到索尼(SONY)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蓝图是如何描绘的,但索尼却总能让世人感到惊叹。对于MD随身听市场,索尼可谓称霸一方。然而索尼并没有因为优势而放慢前进脚步,相反,索尼早已谋划了Hi-MD这块崭新的疆场。在人们都在翘期盼索尼对Hi-MD提供更多的内幕和资料时,索尼却出其不意地发布了传统MD类型的新战车——录放NetMD机型MZ-N920(以下简称N920)和单放机型MZ-E520(以下简称E520)  相似文献   

8.
《数码》2003,(8):52-55
熟悉随身听产品的朋友都知道,索尼的随身听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系列。除了大家熟知的MD、CD,DVD和磁带机以外,还有一类就是Network Wakman,中文名为“网络随身听”。Network Walkman是索尼采用半导体存储器(闪存)的随身听产品,这点跟市场上绝大多数MP3随身听非常相似,不过,它一般仅仅支持索尼  相似文献   

9.
viamd 《新潮电子》2002,(1):119-119
神奇的“0”和“1”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世界增添了无穷乐趣,数字音频便深受其裨益。索尼(SONY)公司是数字音频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MD随身听便是用户领略数字音频的上佳器材之一。如今,MD随身听作为随身听领域中两大主流之一,凭借其音质的优势与MP3随身听对弈沙场,若想获取最终胜利,音质自然是它的致胜法宝,因此它充分利用心理声学开发出了ATRAC编码技术。1999年底,索尼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将ATRAC扩展到ATRAC3(MDLP),这可以说是MD随身听竞争MP3随身听所拥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新潮电子》2004,(10):52-52
面对MP3随身听称霸数字随身听市场的现状,相信作为随身听始祖的索尼(SONY)公司也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而自从索尼收购爱华(AIWA)以后,爱华便开始作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为其在市场上披荆斩棘——让爱华力推MP3成为索尼的最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5,(1):110-111
回首随身听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为了在人们脑海中形成Walkman的概念,磁带随身听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为了代替磁带随身听(Walkman),CD随身听(Discman)用了近十年时间;然而随着iPod的风靡,短短四年时间,硬盘MP3播放器就占领了随身听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作为Walkman创始人的索尼(SONY)公司眼看着几十年来辛苦经营的锦绣河山被后起之秀们不断蚕食.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索尼明白。不再固守光磁与闪存领域而向硬盘播放器进军势在必行。于是,在那款划时代的硬盘式网络随身听NW-HD1(以下简称HD1)诞生的时候,索尼放下豪言壮语一要做iPod killer。然而,这旬在Walkman25岁生日时向FANS们许下的诺言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HDl略显沉稳的颜色以及高贵的价格让囊中羞涩的追随者有些尴尬。这般窘况催生了升级版的Nw-HD2(以下简称HD2),而仓促推出的HD2能改变这一现状么?这次声势浩大的“升级”能带给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2.
《新潮电子》2003,(11):30-31
自从索尼(SONY)推出MZ-NE810之后,随身听市场中便没有了Net MD的新生力量,特别是省略了ATRAC芯片的MZ-NE810,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Net MD.这让索尼的MZ-N10(以下简称N10)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没有了挑战N10的勇士.让各大厂商在Net MD上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平静。这样的平静.使得原本就“猖狂”的MP3随身听对市场的侵蚀愈演愈烈.人  相似文献   

13.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句话,用于现在的随身听世界是最贴切不过了。看看现在的CD随身听市场,各大随身听厂家都在功能和外形上你追我赶,不断地对各自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也令得CD Discman的各项指标屡创新高。索尼和松下这两家公司当然是CD随身听界中互相追逐的两位主角啦,在近段时间,他们都推出了新的机种。相信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是:到底他们之间哪一款机种最好。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两个品牌最新的几款CD随身听,选择的权力自然还在你自己的手中。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6,(9):175-175
索尼(Sony)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创造力可谓是有目共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获得专利技术个数最多的企业之一,但在有的方面却它表现得固执而缺乏变化。作为随身听市场的缔造者,尽管其产品的工业设计让人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5.
《数码》2004,(8):130-130
也许是Appla的iPod系列产品卖得太好了。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加入硬盘随身听的研发行列。身为随身听老人的索尼在近日量举推出多款硬盘随身听,在上期我们的杂志中已经介绍了其中一款顶级产品,而NW-HD1则是于7月份在纪念随身听上市26周年大会上发布的一款超小型硬盘随身听。  相似文献   

16.
杨玥 《数码》2004,(8):24-24
2004年的7月1日对于随身听爱好者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5年前的这一天,世界上第一台随身听TPS-L2正式发售,一个崭新的字眼——Walkman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之后的25年当中,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音乐的小玩意儿风靡了整个世界。而在这一天,作为随身听缔造者的索尼在日本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7.
晓燕 《数码》2006,(8):84-85
曾几何时,索尼在便携式音乐设备市场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风靡一时的“随身听Walkman”累计销量达到2.5亿台,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在MP3播放器的推广上,索尼却落后于人。当2004年5月索尼推出硬盘式媒体播放器VAIO Pocket时,苹果的iPod早已销售了80.7万台。来自iPod的冲击,让索尼对多媒体影音业务狠下功夫。PSP以及Walkman音乐手机系列的推出,足以表明索尼要收复失去江山的决心。自2005年初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推出第一款Walkman音乐手机W800c以来,新产品层出不究。到目前为止,仅一年半的时间,便推出了W550c、W600c、W810c、W950c、W300c,当下市场上颇受大家关注的主打机型是810c。  相似文献   

18.
《新潮电子》2004,(9):120-125
在2002年9月MD随身听诞生10周年之际,索尼(SONY)发布NET MD时曾扬言要彻底击败MP3随身听,然而事与愿违,后者不但没有灭绝,反而更加旺盛。而MD随身听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前进的脚步似乎慢了许多,何时被挤出随身听市场的讨论不绝于耳。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沉默后,2004年1月24日的CES 2004大展上,索尼发布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Hi-MD,重新点燃了随身听类型之争。  相似文献   

19.
李扬 《数码》2005,(3):20-22
在二十多年前,索尼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随身听,让我们可以把音乐带在身边随地享受。二十多年后,苹果电脑公司的iPod系列产品又将MP3随身听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到数字化音乐。无论是从模拟还是到数字化,音乐随身听都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就像它们所播放的音乐一样,始终流行不衰。  相似文献   

20.
如同手机、随身听和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有过一段存在于传说中的辉煌·IBM、苹果、东芝、索尼……他们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具创意的设计曾让这个行业繁盛,最用心的细节和最周到的服务让这棵绿树开枝散叶脉络分明。但到了今天,这棵老树似乎已经枝叶稀疏、昏鸦巢筑了。是那些各具文化背景的品牌退出了市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