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     
为了加速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辅助GT的应用,86年9月机械委机床局在沈阳召开的厂长计算机学习班上,参加学习班的厂长们要求机床行业进行开展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的统一代码编制,为此机床局委托沈阳第一机床厂上,济南第二机床厂与沈阳第三机床厂起草制订机床行业的企业联合标准。该项工作自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起在组织了全国机床行业重点企业的调研的基础上,有沈阳一机床等八个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成组技术成果既可应用于齐一厂生产各个环节,也适用于机床行业有关企业。系统是按成组技术原理,采用技术编码系统、标准工艺和成组工艺、成组生产单元布置形式和应用计算机解决了企业的生产效益、生产周期、成本、质量和管理等主要问题,实现了生产各环节工作的合理化,有力地适应了市场的迅速变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机床工具行业“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行业计算机应用情况及“八五”、“九五”以及以后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是整个行业发展所必需,是完成“两个转变”、“三大战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应用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工具。为此在1993年行业集过去在开展计算机应用中有所创建的专家(大部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多次出国进行专业培训,并完成多个项目的设计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是一些国家级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带头人)组建机床工具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并在山东省济南市注册为行业事业性收费单位,其宗旨是为全行业开展计算机应用进行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在计算机应用上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引导企业不搞低水平重复性建设,走系统开发的道路,保护企业的投资及个人的劳动成果。自93年成立以来,已为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天水星火机床厂、济南第四机床厂等单位完成了“1995~2010年”全面整体的计算机应用规划与应用系统设计,96年正在为湖北沙洋机床厂开展规划与设计工作。在规划设计中把现代制造先进技术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实事求是的计划。还为上百家企业培训了各方面的计算机应用人材,为新乡等几十家企业开展成组技术的应用,为嘉陵工业公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四——二十七日机电部机床工具司在济南市组织召开了“机床工具行业成组技术应用推广会”。参加会议的有机床工具行业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54个,107名代表。 会议由机床工具司主持。于成廷副司长作了“大力推广应用成组技术提高我国机床行业的企业素质”的报告,总结了机床上具行业成组技术的应用状况,提出了“八五”期间推广应用的目标、要求和实施计划。 山东省机械工业厅科技处房处长,济南市重工业局李庆祥副局长出席了会议,并代表省厅、市局祝贺会议在济南召开。 会议请专家介绍了成组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听取了成组技术试点单位济南第二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的总结汇报,听取了有关成组生产管理、成组车间、标准化和计算机在成组技术中的应用与开发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班概况: 根据机床工具局指示,委托我厂举办成组技术学习班.第一期已于85年9月21号在济南开学。参加单位有23个、39人。主要来自全国机床行业,学员中有中层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以工艺技术人员为主.为了贯彻上级的要求,办好学习班,我厂由科协、企协负责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服务组,负责教学和生活的安排。为了便于学习,编成了四个小组,请齐齐哈尔机床厂刘德章科长,青岛锻压机床厂甄可海科长,长春第一机床厂张吉民科长,大河机床厂张凤仁科长任组长,  相似文献   

6.
报导     
以GT为基础济南第二机床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在第一届中国机床博览会上获得银牌奖。为了适应当前机床工具工业改革的形势,自觉地运用商品经济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向国内外用户展销最新开发的成套、先进、适用的加工技术和装备,为实现“七五”计划发展机械工业制造技术的目标和扩大机床、工具产品及技术的出口服务,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于88年3月12~22日在北京主办了第一届中国机床工具博览会,济南第二机床厂开发的以GT为基础的济南第二机床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应邀参加了展出。  相似文献   

7.
在组建单元制造系统时,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工作是构成机床—零件组。有人认为,成组布置和成组技术原理得不到顺利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迅速、准确地找出机床—零件组的方法;而在实行了单元布置的企业中,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为数更少,原因之一是单纯的GT单元不能适应零件配比和生产批量的变化.从而,近几年来,有关成组技术的文献,已明显地将注意力由分类编码转向研究1)建立机床—零件组的方法;2)提高GT单元对零件配比和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丝杠的动态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杠动态测量技术,在六十年代初就为人们所重视,不少研究报告在谈到螺距、周期误差的测量时,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设想,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当时未能实现,因此对周期误差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七十年代初,我国机床和计量行业,着手研究丝杠的动态测量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第八机床厂共同研制了2000毫米长的丝杠动态检查仪,于七四年进  相似文献   

9.
技术开路 质量为先──皖南机床总厂进入全国铣床协会二十五家专业厂的前二名安徽省皖南机床总厂的前身是上海第七机床厂,是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铣床的专业厂,已从事铣床生产30多年。1987年,随小三线调整交安徽地方,更名为安徽省皖南机床厂。工厂现占地面积10...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十五”期间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为提高行业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使产品、工艺设计优化、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与制造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机床工具行业协会于2001年元月6~8日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召开了产品快速开发系统的应用、推广会议。 会议介绍了由原机械部942A6001及96JA0l7等课题结合而成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该系统由北京机床研究所、天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学院与机…  相似文献   

11.
应用GT十年     
本文介绍了济南第二机床厂从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九年开发应用GT的十年经历。具体论述了一个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样从原来一个以产品为对象封闭车间组织生产的方式,改造为以产品为基础,以零件为对象的组织管理制造系统,增加企业的柔性,适应了生产的发展,并通过GT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的应用,走上了系统开发的道路,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技术效益,为机械工业的全面改造(从信息流到物料流的改造)从应用GT发展到计算机的初级应用(微机、微机联网)到中级应用(微机与中型机二级联网)及到将来的CIMS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石油部“成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环套类成组加工单元及GT计算机软件系统)”技术鉴定会于87年4月9日至11日在南阳第二石油机械厂举行。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告;审查了全部技术资料;审查了成组加工单元和GT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情况并按照鉴定大纲进行了认真的评议。鉴定意见如下: 1.由西安石油学院和第二石油机械厂组成的“成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课题组,在部、司、院、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  相似文献   

13.
现代制造技术推动了机床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研发,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控机床的普及也为企业带来了困扰,机床机电故障的排除与维护是一大难题。本文依据我国目前机床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机床机电故障排除原则和过程,介绍了机床维护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沈阳第一机床厂工艺处“成组技术”课题研究所开发的三套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其系统的特点,并介绍了三套系统在我厂“九五”改造期间,专业化车间调整、组建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应用得出:系统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的经济技术指标,为我厂零部件专业化和成组工艺路线调整、解决工艺设计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月15日~16日,兵器部在三五六厂召开了有部内、外十七个单位三十六位专家、代表参加的CYBM冲压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技术鉴定会。全体代表听取了研制工作总结,审查了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并参观了微机程序演示和成组冲模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相似理论和成组技术为指导以短周期、低费用、高柔性为目标不仅仅使夹具设计师甩掉图板面向各行业的广大夹具设计师着眼于夹具准备的全过程优化志在共创我国夹具CAD最佳软件  相似文献   

17.
JLB系统学习班于1993年5月16~21日在济南举行,机床行业主要企业、研究院、所34个单位48人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18.
《硅谷》2013,(9):I0007-I0007
<正>重庆是全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首批试点省市,市科委组织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等20余个单位联合推动全市齿轮行业数控装备应用科技示范工程,在制齿工艺的零  相似文献   

19.
兵器部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十六日在云南昆明三五六厂召开“CYBM”冲压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技术鉴定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十七个单位、三十六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听取了国营三五六厂总工程师吴尚礼、副总工程师徐长华的研制工作总结和项目介绍;审查了技术数据资料;并参观了微机程序演示和成组冲模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机床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深入我国东北地区多家机床企业进行调研,通过搜集汇总企业出口过程中遭遇到的技术贸易措施以及企业在自身生产经营当中的困境等问题,总结东北地区机床行业经营发展的共性特征,探讨企业在应对技术贸易措施和自身经营发展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