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沿气锤力学模型,自锤头冲击锻打工件时,其动能与砧座振动间推导出关系式,进一步推导出自砧座振动传导至锻锤基础振动的关系式及几种不同情况,找出基础的振幅。最后分析了气锤振动的地面波的传播和衰减。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新建隧道近接下穿既有村庄爆破施工的安全难题,结合崇礼隧道下穿和平村建设项目,运用现场监测和信号分析的手段,研究爆破振动波在径向、切向和竖直向分别传播至地表的衰减规律。结果显示:爆破振动波传播规律受地质条件和测试方位的影响较大,三个方向的振动信号分别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回归分析,拟合效果良好,其中竖直方向振动信号拟合出的场地系数k值偏大,衰减系数α值偏小;利用FFT分析三向爆破振动信号频率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20~300Hz之间,无需考虑与地面建筑物共振情况;爆破振动信号传播至地表能量在垂直方向的低频部分比较集中,综合考虑峰值振速、频率、能量因素,竖直方向是爆破振动监测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路与高架路交通诱发建筑振动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环境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在结构中传播的规律性,对某市公路与高架路及其沿线建筑物进行了实测,并从加速度时程、频谱与振级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可知:由城市公路、高架路引起的地面振动分别以5~25 Hz、5~45 Hz的低频振动为主,这种低频振动在土层中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传入建筑结构中会随着楼层的增加而放大,并且会诱发建筑结构内部构件的高频振动;在多层建筑结构内部,竖向振动大于水平振动,水平垂桥向振动大于水平顺桥向振动.随着楼层的增加,振动不断放大,放大倍数与结构在该方向上的刚度有关.结构的受迫振动主要源于地表振动.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营对钟楼的振动影响为背景,采用三维整体有限元动力模型,研究地铁运行振动作用下钟楼的动力响应规律.地铁运营后的振动监测表明,钟楼台基和木结构振动速度幅值分别为0.131和0.060 mm/s,满足《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 50452-2008)的要求.将监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对分析,对原计算模型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城市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波在地面邻近建筑物中的传播规律,以地铁沿线邻近建筑为研究对象,参数取值参考实际工程量值范围,建立地铁列车-轨道-隧道-地层-建筑物整体有限元数值模型,重点研究地面邻近建筑中同楼层和不同楼层间振动响应的传递分布规律和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对建筑的振动激励以中低频1~50 Hz为主;房间面积越大,楼板自振频率位于激励荷载优势频段范围越多,越易引起楼板共振;楼板跨中点的振动强度通常大于边角点的振动强度,角点的振动会在低频段1.25~2.0 Hz超过楼板跨中点;随着楼层的升高,三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均呈波动性变化。通过多工况的计算,分析了运行车速、隧道埋深和振中距对邻近地铁建筑物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散体结构边坡体振动波传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3,34(6):678-682
  相似文献   

7.
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爆破地震效应分析入手,对实验室内混凝土边坡的爆破振动进行试验研究,探讨爆破振动在边坡中的传播规律,并分析了边坡爆破振动对边坡作用机理和地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预留的预裂缝作为减震沟有明显的减震效果,且表明可运用于实际的边坡爆破工程。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地铁振动诱发上盖住宅的室内结构噪声特征,针对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住宅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了室内结构噪声在时域和频域内的声学特性及衰减规律,探讨了不同车速对上盖住宅室内结构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试车线上列车正常运行时,上盖住宅各楼层室内会产生结构噪声,楼板振动与室内结构噪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室内声学特性对于室内结构噪声的频率分布有极大影响,各层室内结构噪声的主要频带均分布在4~40 Hz,且峰值频率均与室内声模态频率接近;室内结构噪声会随楼层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室内结构噪声的中频成分会随楼层的增大迅速衰减;车速对上盖住宅室内结构噪声有较大影响,总体随车速增大呈放大趋势,但在建筑物楼板竖向自振频率附近并非车速越大结构噪声越大。  相似文献   

10.
城轨交通沿线地面环境振动衰减实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环境振动在沿线地面上的传播规律,以便预测轨道沿线振动水平.方法 通过对各测点加速度时程数据统计结果 的比较,总结环境振动传播的一般规律,在最小二乘准则条件下.采用数理统计回归方法 ,提出地面垂向振动衰减的经验公式.结果 观测数据的统计结果 与理论分析一致,垂向振动水平高出水平向较多,评价环境振动水平时.应以垂直方向的振动为主.结论 环境振动水平随着距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提出的经验公式与实测的环境振动衰减规律符合程度较好,也可为相类似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运营线路沿线的振动水平提供可靠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城轨交通地面线路产生环境振动频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运行线路引起的加速度振动级在频域内的分布特性.方法 对加速度时程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通过频谱分析,研究环境振动的传播特点.在最小二乘准则条件下,采用数理统计回归方法,给出地面垂向振动级衰减经验公式.结果 振动高频成分的衰减比低频更快,近轨道处地基的响应取决于列车振动产生的高频振动,远轨道处则以车辆自振频率加地基振动为主,经验公式与实测的环境振动衰减规律符合程度较好.结论 城轨交通沿线环境振动的振动级大体上随着与线路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经验衰减公式可以较好地计算地面的振动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引起地面环境振动最小二乘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综合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传播规律,基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运行线路沿线环境振动的现场观测,在最小二乘准则条件下,采用数理统计回归方法,在时域和频域内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垂向振动衰减的经验公式,并与多项式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垂向振动水平高出水平向较多,评价环境振动水平时,应以垂直方向的振动为主,近轨区域,地面振动以高频为主,远轨区域,地面振动以低频为主.荷载的变化会使列车对轨道的激励成分发生了改变,环境振动的幅值及其传播规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结构二次振动的振动特点及发生机理,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并推导了运动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二次振动实质为结构内部构件与外部激励中的与其自振频率相近频段发生的共振反应,框架结构的二次振动主要表现为楼板和梁等结构构件与外部激励的谐振.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一栋7层框架结构分别在高架路、地铁和轻轨交通诱发地面振动激励下的二次振动响应,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地铁运营期间普通整体道床、纵向轨枕减振道床的钢轨、道床、隧道壁监测点及周边建筑物在轨道不同距离监测点的典型时域波形图和频率域谱图,首先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计算普通整体道床轨道与纵向轨枕轨道之间各个监测点的铅垂向计权网络最大Z振级(VLZmax),分析普通整体道床轨道与纵向轨枕轨道之间钢轨、道床、隧道壁各测点的振动最大振级差值,充分阐述纵向轨枕轨道的减震效果;然后对普通整体道床周边建筑物不同监测点的最大Z振级进行计算,确定最大Z振级范围,判定其值是否已经超过规范要求及与地铁运营轨道振动的相关性,提出减震措施建议;最后对采用纵向轨枕减振道床减震措施处理后的周边建筑物监测点进行二次监测,得到的最大Z振级监测数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认识到轨枕减振道床减震技术对于易发生共振的临近建筑物减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波动有限元问题的求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有限元法模拟实际地基波动的求解策略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地基波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实际地基在瞬态激励下的地面振动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诱发的环境振动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诱发的环境振动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首先介绍了解决环境振动问题的有限元理论方法,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后得出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诱发的环境振动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振动对临近建筑内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列车营运引起的环境振动造成人体的不舒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隶属度和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建筑结构内人体舒适度的烦恼率模型.利用隧道--建筑物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并采用车辆轨道系统随机振动荷载时程谱加载,模拟得到了地铁车辆振动引起的建筑物内各层楼板中心点的加速度、速度等振动参数,给出了地铁振动引起的烦恼率曲线,进而得到了地铁列车运营产生的振动相对于人体舒适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地铁平台上建筑物竖向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地铁运营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对地铁隧道平台和地面线路平台上多层住宅楼的竖向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从加速度时程、加速度傅氏谱以及加速度幅值传递函数3个方面对实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加速度振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铁平台上多层建筑物竖向振动基本表现为整体振动,以频率低于70 Hz的振动为主;对于地下线路,楼层间信号的放大主要集中在10~30 Hz频段,第5底层以下振动逐层增强,第5层以上振动基本无变化;对于地面大平台线路,结构主要表现为频段为40~70 Hz的整体振动,振动随楼层增加逐渐增强;地铁隧道线路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地面线路小,但2者的振级均满足环境规范要求;对于地面线路平台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对其进行专门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