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剪力墙配箍特征值的力学定义,对计入墙体水平筋时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根据结构设计规范所给的公式,编辑了各种情况下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箍所需的最小配置量的表格,设计人员可以从这些表格中方便地求出设计条件下所需的箍筋数量,审查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核查图纸所配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编制了各种墙厚、不同截面形式和配箍情况下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表格,适用于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箍筋选配,对于墙肢厚度不等和异形阴影区(包括非正交构件)提出了使用方法。选配简捷、直观,便于箍筋的配筋优化,可供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关于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部分约束箍筋的解释,提出代替箍筋的具体做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9.
新颁布的设计规范将抗震墙边缘构件区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者的配筋形式及配筋要求有较大差异,尤其是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变得相当复杂,若设计人员不能深刻地理解并准确地在设计文件中表达,就会给施工方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不能贯彻执行新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近几年设计及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抗震墙边缘构件设计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颁布的设计规范将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两者的配筋形式及配筋数量要求均不同 ,结构设计必须在施工图中准确反映设计规范的规定 ,同时又需考虑设计和施工的方便。通过摸索和推敲 ,给出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 ,供结构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极限位移角、延性系数与轴压比、配箍特征值、保护层面积及纵筋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提出考虑轴压力水平的该类型柱中高强约束箍筋的计算式以及在不同抗震等级下柱端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并与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 318-05、CSA A23.3-04及NZS 3101规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计算的配箍率高于GB 50010—2010、ACI 318-05,低于CSA A23.3-04、NZS 3101规范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强钢棒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设计了32个约束混凝土柱,对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试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C60、C70、C80,高强钢棒抗拉强度标准值为800、970MPa,体积配箍率为0.9%、1.2%、1.6%、2.0%。试验结果表明:约束混凝土柱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呈腰鼓形破坏或单折剪切破坏,对于确定的非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箍筋抗拉强度,约束箍筋体积配箍率较小时发生单折剪切破坏,体积配箍率较大时发生腰鼓形破坏;约束箍筋拉应变随混凝土弹性模量与非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值增大而增大,随箍筋体积配箍率增大而减小;约束混凝土柱的体积配箍率大于某一量值时,会出现约束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时箍筋拉应变小于其屈服应变的情况。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用于判别腰鼓形破坏和单折剪切形破坏的界限,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式;建立了约束混凝土柱发生轴压破坏时约束箍筋拉应变计算公式及箍筋受拉屈服对应的最大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为合理设计高强钢棒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圆形截面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12组不同形式的箍筋混凝土柱进行轴向受压力学试验,按照箍筋类型不同分为四组对比做其破坏条件和破坏状态,研究了不同配箍率对混凝土承载力的影响,以及箍筋形状对承载力的影响,得到应变-应力曲线。试验表明双层箍筋柱约束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优于单层箍筋,发现配箍率特征值的提升可以提高其延性,但效果不甚明显,内部圆形的箍筋形式更易提高承载力。同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箍筋约束下的混凝土力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对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状态下的破坏极限及变形形式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体积配箍率是影响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进行了规定。由于研究尚不充分,规程中对型钢混凝土柱最小配箍率的要求与钢筋混凝土柱相同,给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通过试验定量研究了体积配箍率与型钢混凝土柱延性的关系,根据26根型钢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拟合出试件延性系数与配箍率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型钢混凝土柱的最小配箍率建议公式,并利用有限元分析对建议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对与设计及施工关系较密切的钢骨混凝土柱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进行探讨,讨论相关规范、规程中规定的差异,给出若干实际工程设计的钢骨混凝土柱的体积配箍率。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探索混凝土柱的极限破坏机制,建立了极限平衡方程并求解出最小体积配箍率。 相似文献
17.
18.
在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简称《规范》)中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阐述的基础上,对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条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条件不应是V>0.7ftbh0,而应是V>Vc。 相似文献
19.
20.
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对剪力墙轴压比限值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墙轴压比限值未考虑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延性比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剪力墙的延性比、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影响,得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约束区约束钢筋的配筋率可以提高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给出了满足具体的延性需求、对应不同约束钢筋配箍特征值的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