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普通铣床经济实用性,将普通铣床改造为数控铣床,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利用旧机床改造为数控机床,可以减少设备的投入,节省资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将原有龙门铣床改造成加工柴油机汽缸盖的专铣床的设计方案.通过改造变速箱的齿轮传动链,解决了动力头工作时承受弯矩过大,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采用焊接箱体代替原有的铸造箱体,降低了技术难度,节省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基于普通铣床的数控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兴起和不断成熟,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机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铣床是一种加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分析了普通铣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数控化改造的特点,数控化改造的条件,提出了数控化改造的内容,数控系统的选择,数控改造中主要机械部件改装探讨,数控化改造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4.
对普通铣床进行数控改造,使用圆柱铣刀按照渐开线的发生原理.采用展成法的方式直接加工齿轮模数为16~40mm的渐开线齿形,由于在数控加工中使用渐开线的基圆来进行程序参数的转换计算,所以齿轮的加工精度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本文通过实例加工阐述数控改造的原理、铣床结构的改造以及编程参数的转换计算,并对齿轮加工精度提高的成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立式铣床的基础上进行数控改造,配置了6自由度工作台,形成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数控铣床.简要介绍了该型铣床的结构,详细介绍了刀具相对于基座坐标系的位姿参数的标定方法,对铣床加工精度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铣床进行数控改造,使用圆柱铣刀按照渐开线的发生原理,采用展成法的方式直接加工齿轮模数为(16~40)mm的渐开线齿形,由于在数控加工中使用渐开线的基圆来进行程序参数的转换计算,所以齿轮的加工精度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本文通过实例加工阐述数控改造的原理、铣床结构的改造以及编程参数的转换计算,并对齿轮加工精度提高的成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数控螺杆铣床上加工螺杆泵或螺杆钻转子,转子的长度受到床身长度的限制,如果要加工转子的长度大于床身的长度,若没有相应的措施就无法进行加工.通过大量试验,在数控螺杆铣床上,通过改造尾座结构,可加工远远长于床身的转子,增大了数控螺杆铣床的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8.
PLC在龙门刨铣床数控化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鸿斌 《机电工程》2007,24(7):97-99
采用三菱FX2N-64MR型PLC对B2016龙门刨铣床进行数控化改造,设计了龙门刨铣床刀架、横梁外部接口电路及主运动控制电路,完成了主运动、刀架、横梁PLC控制程序设计,实现了对龙门刨铣床刀架、横梁进给运动及工作台主运动电气控制系统的PLC逻辑时序控制.实践证明,改造好的龙门刨铣床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XB4450仿形铣床数控化改造,经过改造后的数控铣床满足加工弧形齿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数控技术优势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被加工零件所需的运动要求,应用范成法的加工方式对机床进行数控改造,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论文论述在缺少专用设备的前提下,数控改造普通卧式铣床加工蜗轮.此数控改造方式的长处在于:利用数控系统螺纹指令和锥螺纹指令的加工功能,巧妙地转化为控制进行蜗轮的数控加工,拓宽了数控系统的加工功能和实际应用的范围.并应用数控技术的优势,减小或消除累积蜗轮在加工的齿距误差,因此使得蜗轮的加工精度和蜗轮传动的平稳性大为提高.通过改造实例阐述数控改造的原理、铣床结构的改造以及程序编制中参数的转换计算,并对蜗轮加工误差控制和精度提高的成因及加工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淬硬碳素工具钢T10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研究了铣削速度、铣削深度、铣削宽度、进给速度对铣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铣削力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铣削力随着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变化明显;铣削力分别随着进给速度和铣削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淬硬钢Cr12高速铣削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淬硬钢Cr12进行了高速铣削实验研究,研究了铣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速度对铣削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铣削力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铣削速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后其下降趋势变得平缓;铣削力随背吃刀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变化显著;铣削力随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干式盘形成形齿轮铣刀在铣齿机上加工齿轮是提高齿轮加工效率有效途径。铣削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了齿轮铣削中的顺铣和逆铣两种工艺方法,推导了铣削力计算公式。实验验证,计算的铣削力与实际铣削力基本吻合,该铣削力计算公式可以为铣削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直槽的微细立铣削试验,分析了微细铣削力的基本特征,研究了铣削参数对静态和动态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尺度立铣削不同,微细立铣削的动态铣削力均大于静态铣削力;直槽微铣削时,进给方向上的静态铣削力和动态铣削力均大于槽宽方向;三个铣削参数对铣削力有着不同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曲面模具拼接区域球头铣刀铣削过程中,刀具载荷变化大,瞬态铣削力有突变现象,影响模具拼接区域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预测拼接区域球头铣刀的瞬态铣削力,首先,建立考虑冲击振动的球头铣刀三维次摆线轨迹方程,得到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然后,基于铣削微元的思想,建立凸曲面双硬度拼接模具球头铣刀的瞬态铣削力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拼接区冲击振动、硬度变化、刀具工件切触角度变化对瞬态铣削力的影响;最后,进行凸曲面拼接区域球头铣刀铣削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预报的瞬态铣削力和实验测量结果在幅值上和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在平稳切削时最大铣削力预测误差值基本在1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报凸曲面模具拼接区域球头铣刀的瞬态铣削力。  相似文献   

16.
薄壁件不一致刀齿铣削时铣削力系数构造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壁件铣削过程中刀齿半径不一致现象引起的铣削力系数计算失真问题,提出构造刀齿半径不一致时的实际铣削力系数,并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对不同铣削用量时的实际铣削力系数进行预测。针对两齿螺旋铣刀铣削过程推导理论铣削力系数,根据刀齿半径不一致铣削过程引入名义铣削力,推导刀齿半径误差,构造实际铣削力系数;基于核分析方法突出的非线性分析及预测能力,提出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在高维空间建立实际铣削力系数关于铣削用量及其组合量的预测模型,分析该方法中核主元个数、高斯核函数核参数对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并确定其取值范围。最后分析考虑刀齿半径误差与不考虑时的铣削力系数,并比较核偏最小二乘预测方法与偏最小二乘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所提铣削力系数构造过程及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光学玻璃材料为加工对象,基于铣削力微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微铣削力理论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模型与实验实测的结果较为吻合,球头铣刀动态铣削力模型与实测铣削力曲线总体趋势基本吻合,其误差范围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8.
6061铝合金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4因素4水平法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方案,运用正交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球头铣刀切削力经验公式,对该回归方程和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并通过铣削实验.验证所求公式的准确性.文中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铣削用量与铣削力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优选铣削用量和薄壁件变形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晓东 《机械制造》1999,37(10):28-31
以实验方法研究了高速钢立铣刀后刀面磨损和铣削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表征后刀面磨损和铣削力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切削力的铣刀磨损监测算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7075-T651铝合金材料为试验对象,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回归正交方法,分析研究加工铝合金材料时的铣削速度、铣削深度、铣削宽度和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并通过MATLAB编程回归分析得到铣削力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7075铝合金铣削力模型真实可靠,对铣削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铣削深度,其次是铣削宽度,进给量的影响较小;铣削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降低。模型可为航空铝合金铣削加工的变形提供可靠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