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超岩 《江西建材》2023,(12):191-192
合理的国土资源分析与评估,可在后续的建设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中结合霞浦县下浒镇实际国土空间规划情况,阐述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推进深圳市各层级内涝防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并规范区级和片区级内涝防治专项规划编制,分别研究了深圳市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规划定位、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互关系及其体系和传导机制,市级、区级和片区级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之间规划传导的载体、方式、内容等要求,以保证内涝防治专项规划逐级逐层有效传导,实现内涝防治规划全过程的差异化管理,提高内涝防治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何光远 《城市建筑》2022,(16):67-69+86
多数人的定性判断具有一定科学性,通过对比国内主要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得出多数人选择城市的名单,即“好”城市的集合。本文通过分析“好”城市的共同特点,概括得出“好”城市的判断标准为“一俊遮百丑”和“木桶效应”,明确城市规划可实施性和统筹平衡的重要意义。在判断未来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基于“好”城市的规划改革方案,即正向引导+负面清单、智慧技术+价值伦理、制度设计+动态评估,为城市规划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顺民  李进 《城市勘测》2020,(1):45-47,5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明确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拉开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序幕。回顾规划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既是推动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工作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国土资源应用效率应不断提升.基于产城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是提高国土资料应用率的方式之一,本文就邵阳市东部城镇群为例,对产城融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进行解读、总结和延伸,并基于邵阳市东部城镇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扩展;从多个方面具体探讨基于产城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对策,为城镇群的产城融合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长期服务于发展规划体系.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深化,城市规划实践与基本建设过程紧密结合.可以预期,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开始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实践将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研究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智慧城市理念,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规划编制和管控更加科学精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和监督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其本身所具备的宏观视野和顶层设计第一的理念也亟待顺应和融入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秋娣 《门窗》2022,(5):85-87
在新时期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面临着很多难题有待解决.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和土地缺一不可,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者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也就一一显现出来.国土空间规划难度较大、工作范围广泛,导致后期出现很多隐患,制约国土空间资源的发展.因此,想要顺利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合理国...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持续探索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取得长足的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后续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做深化规划体系改革工作,更加清晰地界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准确把控其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建议以城市总规为主体引导,积极发挥出城市详规在底层管控领域的作用,延伸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范畴,将城市规划融入其中,加大关注力度,深化工作方式,以便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需要持续推进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进程,予以科学的战略引导。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核心工具,对其进行修订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复杂过程。在反思历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剖析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地位、内涵和体系的基础上,深圳首次构建了"规划用地分类+开发控制规则"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深圳用地分类由单一标准向标准体系、技术分类向制度体系逐步转型,有利于促进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使用及用途变更,保障城市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许重光  杨成韫 《规划师》2007,23(9):62-64
深圳市规划局重视和加强信息化规划与统筹管理,建立规划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建立了多种类、多层级、多尺度的数据库,形成规划"一张图"体系,完善了数据动态更新的长效机制;通过集成化规划电子政务环境建设,提高规划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开展全市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创新信息共享和规划空间统筹模式;积极推广遥感、仿真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及相关期刊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立华  李志刚  丛艳国 《规划师》2005,21(12):35-38
中国城市规划实践已到了“归纳、总结、锤炼、提升”的时候,着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城市化特点与城市问题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时势所需。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特点,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必须跳出传统城市规划的狭小圈子,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城市,汲取更多相关边缘学科的营养,将建筑学的工具理性与地理学的地域思维相结合,并融合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的人文关怀,城市规划理论才会不断创新。众多城市规划类期刊必将担当起城市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但是导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日本国土规划的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马鹏 《规划师》2010,26(2):90-95
日本国土规划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经过近六十年的不断修订和调整,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2005年日本修改制定了国土形成规划,相对于以往的全综规划强调了广域圈的独立发展和实现美丽、适合生活的国土的规划目的。通过研究日本国土规划法规及其编制发展的过程,重点分析新的国土形成规划与全综规划的不同点和创新之处,以及其所针对的特定发展需求,对我国的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双评价"是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的有效抓手,如何客观、科学地开展评价工作,并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是本轮规划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结合宁夏、三亚等地的"双评价"实践,探讨"双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实践中的技术难点,为"双评价"工作的优化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底线约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原本服务于增量发展的城市规划体系如何面向存量发展实现转型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挑战。研究分三个阶段回顾和总结了深圳自1997年至今,城市规划体系面向存量发展的危机和应对,认为其完成了制度主义视角下个案、规程、文化三个层面的空间治理模式转型,且其渐进改良的动力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共建共治,可以为我国当下的空间治理转型提供一个先行样本。  相似文献   

17.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兼顾资源的保护、开发与配置,注重基础性、约束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平衡,在协调保护和发展之间保持刚性与弹性的平衡。"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统一划定和管控是国家自然资源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抓手,开展覆盖全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则是"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技术基础。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学术和实践层面分析现行"双评价"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语境下面临的约束作用不强、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学术界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业已达成新的共识-在新语境下实现从总量调控向空间约束指引转变,更加注重引导形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文章进一步聚焦地域特色的"双评价"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划定方法和传导机制等关键问题,将深化基础研究、固化技术流程、优化技术方法等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名海 《规划师》2004,20(12):93-95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基本上遵循了跳跃式发展、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等4种基本方式和规律,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跳跃式发展形成的沌口、关山组团与主城之间的空地已被成片填实,导致城市密实地圈层式发展,武汉“组团式”的理想发展模式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留用地是我国征地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补偿制度,在保障失地农民长期收益、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集体土地权能的缺陷与模糊,留用地土地发展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利于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首先从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传统法定规划空间管制、开发利用模式三方面分析了集体留用地土地发展权受抑制的表现和原因。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留用地开发利用与“总规-详规-实施”多层次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总结出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中留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核心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厦门、杭州、广州等城市多元化的留用地开发利用模式,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开发利用模式的联动创新是推动新时期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再开发与规划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辉  丁金华 《规划师》2013,29(7):85-89,10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基础已经趋紧,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但由此引发的土地空间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公共政策,应更有效地发挥平衡各方利益的职能。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土地再开发中利益主体行为范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焦点,剖析规划调控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泛化、再开发路径单一、土地开发机制束缚等问题,重点从规划的组织、运作与管理等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