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河光伏,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工程应用。拥有全套、先进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各种规格、高效率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等。面对国内外一流的用户,企业如何以质取胜,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在诸多传统能源日渐溃乏的今天,太阳能做为一种高效、洁净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对光伏企业的扶持政策,光伏产业必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笔者在此把在光伏企业做工程管理的一些经历、体会写出来与广大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3.
鲍军  许丰 《认证技术》2013,(6):43-45
现有的光伏组件的主要原辅材料有: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涂锡焊带、EVA胶膜、背板、硅胶、铝型材。原辅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组件的转换效率、使用安全及寿命。为了保证组件质量,推动光伏相关产业的发展,扫除目前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建立光伏原辅材料质量评价体系,不仅为组件企业选择优质原辅材料提供技术支撑,也能成为生产企业改进工艺的把控工具。尤其是在光伏组件适应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产业》2001,(1):42-42
我国最大的100-125瓦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上海交通大学诞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年产2兆瓦晶体太阳能电池关键设备及生产线也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而实验性生产的近5万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已经出口到瑞士等国家。 这条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国产化生产线,已经研制成功并生产出的125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是目前我国自产的最大规格的太阳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光伏电池产业主要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约占94%的市场份额),其产业链主要有8个环节: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锭和多晶硅铸锭(硅片)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光伏系统平衡部件的制造、光伏系统的应用、光伏产业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下面分述各产业环节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王玲霞 《硅谷》2013,(4):3-3,152
本文从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出发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内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组织――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工作委员会前不久在广东省佛山市成立。这是我国在方兴未艾的光伏产业争取更大话语权的重要举措。薄膜太阳能是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先进类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产业》2008,(2):78-79
1月4日,广东省罗定市为一批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奠基、投产等仪式,其中,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主要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的罗定光电城奠基,尤为引人瞩目。据透露,投资12亿元的该项目首期工程可望今年底投产,形成广东省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同时,这将是国内首个采用“非晶硅+微晶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产业》2009,(3):78-79
包括无锡尚德、赛维LDK、常州天合、林洋新能源、CSI阿特斯、南京冠亚等在内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巨头们日前已将“1元/度”光伏发电成本的方案上交给科技部。该方案由国内全太阳能行业性共同拟定,旨在推动该行业企业技术与市场的衔接,据悉,上报科技部的方案在先前拟定的《2012年光伏发电一元一度电的科研专项》修改而成,  相似文献   

10.
《低温与特气》2013,(2):9-9
薄膜光伏项目开发商龙头企业First Solar收购了美国单晶硅新兴企业TetraSun,震撼了太阳能行业。 First Solar已退出具有竞争力的CIGS薄膜技术的研发,并重新投入发展碲化镉技术,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试探性”TetraSun铜基单晶硅电池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伏电”。光伏发电即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逆变器、太阳能跟踪系统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装置。我国光伏电产业起步虽然较晚但是随着政府部门一系列鼓励发展光伏电的政策出台,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通过国家补助、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使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发展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世界光伏产业的影响,加上国内政策的变动,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小年”。单晶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者光伏产业的发厅国内外光伏产业都在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相似文献   

12.
荣翔  邓林龙  张美林 《材料导报》2018,32(Z2):13-16
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弱光性好、大面积自动化生产、柔性便携等优点,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光伏市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三大类。本文介绍了三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开发利用是推进国家“双碳”工作的重要举措。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论文总结了光伏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行业政策与商业模式及发展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各类光伏电池的效率、成本、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受材料因素的影响,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光伏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结合光伏产业的商业模式及扶持政策,探讨光伏电池材料及产业发展受政策驱动机制的影响。最后,以光伏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基础,对该领域了进行总结与展望,分析在“双碳”愿景下光伏产业如何助力国家“双碳”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四、我国光伏电池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一)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代替传统能源面临的问题技术壁垒: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我国起步较晚,被海外发达国家垄断了技术,封锁高新技术尤其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出口到中国,对我国筑起了技术壁垒。(二)光伏电池产业知识产权必须合法保护我国光伏电池产业在近十几年中形成了产业大、市场小;粗加工能力强、精加工能力弱;设备引进多、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是未来能源的主体,光伏产业由于截取式利用、无排放、无噪音、无燃料消耗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低碳经济的热点产业.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硅料硅片、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和下游应用系统环节.以晶龙实业为代表的邢台市硅材料企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国家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也落户邢台,2008年晶龙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据媒体报道,Konarka技术公司不久前宣布,Konarka的光电塑料光能量转换达到8.3%,经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认证,其有机基质光伏(OPV)太阳能电池达到了创纪录的8.3%光电转换效率。这是NREL所记录的最高性能的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Konarka公司的电力塑料是一种将光转换成电能、受专利保护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硅太阳能电池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光伏发电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末,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生产还处于基础和小规模阶段。然而进入21世纪,已建成7个初具规模的光伏电池生产厂,光伏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为4.5MW左右,其中,单晶硅电池为2.5MW,非晶硅电池为2MW,但多晶硅电池只有少量的中试产品,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防雷与一般电器的防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太阳能光伏电站属三级防雷建筑物,因此要根据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特点来合理设计可靠的防雷方案,依据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对乾安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站的防雷进行技术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从乾安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电池阵的防护感应防护以及雷电波侵入防护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现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电池及相关材料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光明工程”的背景下,近两年中国光伏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达25MW,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不到世界的1%。在技术方面,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14%。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对薄膜光伏电池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批准立项引进了几条太阳电池生产线。973计划设立了(2000~2005年)“低价、长寿命新型薄膜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课题,主要开展非晶硅电池和TiO2染料敏化…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公司已经使用晶片级技术大批量生产光伏太阳能电池、薄膜等。新兴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也使用芯片行业的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能力和功率,导致发电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