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控制绕组匝间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际工程介绍了一种超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励磁系统构成,分析了控制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特征。结合MATLAB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提出了以过电压保护作为控制绕组匝间保护方案存在延时动作且可能拒动的潜在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故障时直流母线极间电压中的故障特征只含有间断的电压尖峰而非连续的交流过电压,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显示故障特征。建立了故障后励磁系统的电流分布模型,得出故障后直流母线极间电压中故障特征的出现依赖于总控制电流过零的结论。提出以总控制电流中的基波分量作为判据的控制绕组匝间保护新方案,该方案在小匝间故障时仍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结合仿真结果论证了新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4.
5.
特高压站用电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直接接地运行的干式电抗器,当其发生匝间故障时,过流保护灵敏度较低,存在较大的保护死区,差动保护也无法反映匝间故障.一般来讲,负序过流保护比过流保护有更高的灵敏度,分析了负序过流保护、负序方向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在特高压站用电系统中110 kV并联电抗器的保护性能,最后提出了识别干式电抗器匝间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直接接地运行的干式电抗器,当其发生匝间故障时,过流保护灵敏度较低,存在较大的保护死区,差动保护也无法反映匝间故障。一般来讲,负序过流保护比过流保护有更高的灵敏度,分析了负序过流保护、负序方向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在特高压站用电系统中110 kV并联电抗器的保护性能,最后提出了识别干式电抗器匝间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磁控式并联电抗器(MCSR)容量大范围平滑可调,是解决超/特高压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难题的有效措施,MCSR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系统的无功平衡和电压稳定。针对MCSR预励磁合闸导致基于总控电流基频分量的匝间故障保护误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相控制绕组电流波形自相关分析的合闸防误动方案。首先分析了MCSR在正常运行、预励磁合闸、匝间故障等工况下分相控制绕组电流的波形特征,利用计及了幅值差异的分相控制绕组电流及其延迟半周期的改进波形自相关系数,构成了合闸防误动方案,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对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并联电抗器的本体结构和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性分析,提出一种针对其控制绕组匝间故障保护的新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控制绕组匝间故障时网侧零序电压低、补偿绕组零序电流大的特点,采用主判据和辅助判据相结合的方式,主判据采用零序过电流保护元件,采取两段式的整定方式以兼顾匝间故障下保护的灵敏度和容量调节过程中的可靠性;辅助判据由网侧零序高电压闭锁元件构成,并增加闭锁判据,保证TCT式并联电抗器在系统非全相运行、区外不对称故障、电抗器空投、容量调节等暂态过程中保护可靠不误动。基于仿真测试结果确定了所提方案的具体整定方法,并对灵敏度进行了校验,分析计算的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特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行波差动保护无法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特/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此给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流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一种具有轻微比例制动特性的行波差动保护实用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躲过各种运行工况和区外故障引起的暂态不平衡差流,同时在区内高阻故障时能够保持很高的灵敏度。理论及EMTP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对装置采样和通讯速率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限制过电压和补偿线路充电功率,需要在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装设高补偿度的并联可控电抗器。在推导了磁控并联电抗器(MCS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压系统的仿真模型,且对动态无功补偿及限制甩负荷过电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线路传送功率发生较大变化时,MCSR能够实时动态补偿无功功率,使线路末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