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济尺度下,城市发展由于发展理念上的偏差引发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人的发展的异化、城市病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在教育与城市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倡导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理念既必要而又紧迫。教育尺度将在促进城市发展提档升级、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促进城市实践教育转向、开启城市研究新视角等方面提供建设性参照,造就一种具有教育尺度的城市发展新路向。  相似文献   

2.
短视频具有碎片化、互动性、趣味性和时长短、平等交流、紧跟时事等特性,对于传播城市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天津城市文化中包含的洋气、幽默、生活气息、创新文化等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将网络、信息、交互界面、交互性、档案和仿真等新媒体关键概念与天津文化特征相结合,提出构建广域传播网络、明确信息主体生产分工、巧用高科技交互界面、活用线上线下交互、组建数字化档案和文化仿真传播等天津城市形象短视频传播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城市的形象,放大了城市的功能价值,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国际上,人们对公共艺术功能的解读逐渐清晰,不再将其简单看作城市装饰品,而是更高地定位在创造和提升城市美学品质,注重物质文化消费,平衡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对相关城市公共艺术案例的解读分析,试图揭示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营造理想的公共艺术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在构建城市软实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软实力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市民素质、城市形象等要素.公共关系可以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增强城市吸引力、构建城市形象品牌、协调城市内外关系.因此,城市要发挥公关主体的主导作用,通过内部公关、外部公关,公关传播的沟通作用等方法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视野下的新型信息安全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永恒的话题,智慧城市也不例外。在由数字城市到信息化城市再到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形态越来越复杂,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社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也更为严峻。如何在智慧城市这种新的城市形态中,确保信息资源合法、安全、有序地传播利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媒体色彩传播,其本身就承载着城市媒体传播的符号与信息,同时也关系着城市媒体的传播效果。而国内,城市媒体色彩传播起步晚,较少能上升到整体规划层面,对城市的传播效果以及其品牌塑造产生负面影响。故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必要性。本文分别阐述城市媒体论(理论支持)、城市媒体色彩传播概述,通过简略案例剖析城市媒体色彩传播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源于其价值多元化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拓展进行了研究,提出在坚持其教育默化功能的同时,发展其信息传播与网络导航功能,扩大其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其休闲娱乐功能,将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城市居民的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和休闲中心.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大学城建设中发展泛教育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市大学城的建设立足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教育功能,促进区域教育、经济和社会的互动发展。因此,在重庆市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突破原有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采用“外延式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泛教育产业,促成大学和产业的联合,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同现实社区,城市虚拟社区中也存在着不当或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由于城市虚拟社区信息以比特速度传播、传播范围无边界、网民发言匿名性等因素,使得传统社会管理方式无法对这些失范行为实施有效管理。因此,从城市虚拟社区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在其中运作的规律出发,提出鼓励社区主体参与社区网络、鼓励社区内群体的多样性发展等方式来对城市虚拟社区实施治理。  相似文献   

10.
艺术,只有艺术才能通过生活将人们的情感文化和科学文化连接起来,进而迸发出积极地创造热情;并且学会与他人相互尊重、关怀、交流和合作,最终达到共享创造性生活的目的。精英式的艺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民族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迫在眉睫,艺术必须从体现个人技巧变成被整个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艺术教育具有:启发和改造、分析和发现、预测和想象、信息和交流、愉悦和宣泄、审美和创造、沟通和综合等多项功能,实现这些功能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发挥其在艺术教育中的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在完成育人任务的同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精神,较多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公共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艺术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城市生活。我们的社会开始自觉地迈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都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我们才谈论公共艺术与实践及其载体这个当代问题。倘若我们暂且撇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态的特征,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会伦理来看,或许“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艺术的要义抑或灵魂了。那么什么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在此城市市民文化的内在表现。对市民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联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公共艺术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成为现代设计中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作品,真正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形象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市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内容.城市形象文化源远流长,其蕴含于遗址遗迹、古建筑、民间艺术、市民文化活动之中.从环境美学视角审视城市形象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遗迹遗址原生态样貌屡遭破坏,民间文艺审美价值挖掘不充分,市民环境审美能力不强、环保知识匮乏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有利于城市形象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过公共设计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艺术内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充分认识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价值,把握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介入现代城市交通环境作深入探讨,提出城市交通中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功能价值、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注重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和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艺术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种作为欣赏的教育,把教育当作是一种艺术活动是杜威教育哲学的理想目标。在杜威看来,教育与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来自于人的本能与需要,不仅艺术天生具备着教育的功能,而且教育就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对人的感觉的完整呈现,使得教育可以从感觉出发,恢复人的经验的整体性。艺术活动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一直是教育活动最为看重的价值。因此,杜威认为,任何教育都应该像艺术活动那样成为被欣赏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孝经》是专门论述儒家孝道、孝治思想的典籍,在儒家思想形成及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所塑造的“孝”文化是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史上崭新的一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孝经》中所阐述的孝道观,我们需要结合现实,提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更好地发挥传统孝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雕塑也逐渐兴起,城市雕塑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城市雕塑创作,应该深入认识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上,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城市雕塑创作的材料和城市雕塑制作的技术;非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法规、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城市的精神和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等。这些因素一起共同作用于城市雕塑的创作,它们为城市雕塑的创作划定了一个范围,雕塑家要在此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