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滏阳河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滏阳河的污染现状,提出一套以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河道相结合的滏阳河污染协同控制、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污水处理厂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滏阳河外源污染源的顶端控制,最大限度的消减由点源和面源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物积累;利用生态浮床和生态护岸技术构建滏阳河生态河道,进一步削减滏阳河中内源污染物,加速滏阳河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恢复,最终实现河流水质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城河生态水量不足,难以保障水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本文对海城河不同生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Tennant法计算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需水量,基于鱼类健康生存条件计算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生态需水量,采用环境功能设定法计算河流的各环境功能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生态需水量为0.88...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衡水市辖区滏阳河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河道堤坡护岸、堤防、滩地设计的整体思路,提出在保证滏阳河河道主体工程结构稳定和河道形态健康自然的基础上,建设沿河堤景观生态走廊,赋予河流以适宜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条气质非凡的魅力之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平原生态河道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原地区城市周边生态河道的建设实例,探讨了平原生态河道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河道工程应避免渠化、白化、硬化;维持河岸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是生态河岸的重要标志;植物措施是生态型河岸的重要内容;柔性复式河岸是河岸型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景观作为活力岸线对于展示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还是凸显城市特色和品质生活的载体,而且,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杜营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从梳理、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打造生态人居的角度出发,根据现状条件及规划理念;以"曲水漾波"为设计主题,形成"一带、两片、五区、多节点"的总体布局;对杜营河河道的水系、植物种植和道路系统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将杜营河河道打造成文登市的城市特色风貌带和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6.
以以诸暨市龙泉江璜山镇段治理工程的设计为例,介绍了河道断面型式的选择、护岸型式设计以及河道的绿化、亲水,认为璜山镇龙泉江的治理,河道的护岸工程和河道自然景观达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璜山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出了将生态景观理念融入到传统的河道建设中,使河道在综合治理中,选择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土工格栅、生态石笼网箱等多种生态护坡,更好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结合汶河治理工程典型实例,介绍了河道整治方案。通过治理使河道不仅满足防洪、排涝、引水的功能,更有利于恢复河流生态,有利于改善河道周边水土环境,有利于改善河道水质和河道两岸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沿岸百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河南信阳罗山县小潢河城区段存在现状防洪标准低,滨水生境单一、缺乏亲水游憩功能等问题,需对其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新筑堤防及两岸生态景观设计等治理。通过河道边坡常用的护砌形式进行比较,选择了生态混凝土护坡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河道生态护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重人水和谐的今天,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中采用生态护岸型式是恢复河道生态的基础。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岸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原有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牡丹江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闸坝生态调度效果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资源、经济、工程技术等影响闸坝生态调度的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河道闸坝生态调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北运河闸坝生态调度为例进行评价.根据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河道闸坝生态调度水平以及管理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闸坝调度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整个河流甚至流域的水质健康,增加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开发区5号渠为试点,介绍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在河道管理中的设计和应用,总结出生态修复的特点:实现人工生态向自然生态的演替,利用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来净化水质,改善河道景观.目前水体生态修复在推行低碳环保发展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温瑞塘河的水质特征、环境容量、现状污染物入河量以及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现状,指出了要立足于河流环境容量、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和减少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基础上进行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可为河道水质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白沟河治理中能有效利用岸堤粉砂,通过对白沟河岸堤粉砂按照不同的压实度、不同的水泥含量进行制样,进行不同龄期养护,再对样品进行饱和。分析了岸堤粉砂在天然状态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在饱和状态的渗透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三轴UU试验)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随着水泥含量增大,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也随之增大;随着水泥含量、龄期和压实度增大,主要物理力学参数随之增大,但其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和规律性。此次研究为白沟河河道边坡治理中就地利用粉砂提供了理论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渭河上游河道的生态基流量,根据河道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水文特征,将渭河上游河道划分为3段.根据河道多年实测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生态基流量可步计算.最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了渭河上游河道各河段的生态基流量.  相似文献   

15.
乐安河的污染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蔚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33(2):112-113,116
介绍了乐安河的污染原因,指出乐安河受到来自德兴铜矿和洎水河沿岸各工矿的污染.并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乐安河的综合整治方案,包括上游、下游和河道3项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6.
河道内生态基流是保证河流健康和基本功能不退化的最小流量,但是,现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很少从流域内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为此,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逐日降雨量等资料进行了情景设计,模拟得到了10%~50%多年平均降雨量下的河流径流、基流等数据,根据生态基流的概念和内涵,重点分析了袁河中上游特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基流.计算得到芦溪和茅洲2个保护断面的生态基流分别为1.25和17.0 m3/s,占多年平均流量的11.1%和17.4%,并将该结果与其它方法计算得到的生态基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情景设计,使用SWAT模型模拟数据计算得到的河道内生态基流与其它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使用SWAT模型研究生态基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建德市河流治理存在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硬化过度,生态退化严重、截弯取直,影响行洪安全、管理滞后,破坏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对此应更新理念,强化河道综合整治;顺应河势,保持河道的自然通畅;降低硬化,建设河道生态型护岸;强化措施,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严重,河道生态系统被破坏。河流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景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魅力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龙崮河河道景观设计在对场地区域概况分析的基础上,以"舞动的绿脉,简单的美丽"为主题,以龙崮河及周边风貌为基底,恢复两岸生态环境与地域特色,重塑乡村景观,创造了蓝脉、绿脉、动脉、文脉4条景观脉络,形成了"一底、四脉、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划分了特色文化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湿地科普区、田园生活体验区和郊野休闲娱乐5大功能分区,将龙崮河营造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绿色廊道生态水域。  相似文献   

19.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Q90法、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分析计算子午河年内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该河道维持多种生态环境目标所需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RVA法和Q90法计算得到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6 344.3、11 574.0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获得的保证率(60%、70%、80%、90%)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7 262.6、38 170.5、30 316.0、22 799.5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中,60%保证率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大,可以达到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Q90法获得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小,对应最低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过程线可为水库调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生态型的河道护坡施工技术具有能耗小、环境污染小、防护效果显著的特点.河道生态护坡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主要治理措施,不仅具有防洪、防涝功能,而且还能美化环境,能够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施工人员将当地本土植物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原材料,从根本上降低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