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SiO2-BaO-La2O3-RmOn系统玻璃的光吸收。通过选用不同硅硼比值及引入适宜的Nb2O5含量获得了紫外区透过率好,抗析晶性能好的玻璃。  相似文献   

2.
钛铌硼酸盐玻璃具有高色散和相对低的折射率等光学性质。它是光学设计者用来改善宽视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和消除色差所需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这类玻璃在成型温度范围内析晶分相比较严重,影响玻璃熔制规模的扩大。本工作采用DTA,LAXS,SEM和高温偏光显微镜(HTPOM)等分析测定手段,研究了外加SiQ2及SiO2/B2O3比值对15Nb2O548B2O327K2O10TiO3玻璃析晶分相和光学常数变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低锗铝酸钙红外光学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铝酸钙玻璃中Al2O3/CaO的作用。找出了各种氧化物对玻璃析晶能力的影响及对玻璃化学稳定性的作用规律。在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获得了透6μm低锗铝酸钙玻璃的实用配方并给出了有关物化性质及工艺数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B2O3-La2O3-BaO-Nb2O5四元系统中当B2O3含量分别为25、30、35wt%时,该系统的玻璃生成范围和它们的光性、密度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系统的玻璃生成范围向贫Nb2O5边界扩充,富Nb2O5边表现收缩。工作中得出了该系统分别以SiO2代B2O3、Al2O3代BaO后的析晶、折射率、色散及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规律。最后应用该系统研制定型了713/538玻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铌、硼、镧,锌氧化物玻璃研究一文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Nb2O5对B2O3—La2O3—ZnO系统玻璃生成能力影响的变化规律和玻璃析出结晶相分析结果.由高温熔化浇注法所确定的一组玻璃生成范围图中,我们发现Nb2O5的加入量不同对B2O3—La2O3—ZnO系统玻璃生成区域的扩展的程度也不同,其扩展范围的大小存在着明显的转折.当Nb2O5加入量为10%(克分子比)时,玻璃生成区域扩展的最大.当加入量大于或小于10%mol时,玻璃生成区域扩展的范围均有所收缩.对玻璃析出的结晶相物质,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分析进行了鉴别.其结果表明:在高硼区为铌镧化合物(La3NbO7)及硼镧化合物(LaBO3);在高锌低硼区为α-5ZnO·2B2O3和La3BO6等化合物.最后,根据晶子—无规则网络学说,讨论了玻璃扩展区域的转折特性与Nb2O5形成[NbO4]和[NbO6]及两者相互转变过程时所需的不同条件以及玻璃析晶变化规律和化学组成变化与某些特定的玻璃成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B2O3—La2O—CaO三元系统中,当Ta205的含量分别为5、10、15、20wt%时,该系统的玻璃生成范围.结果表明,随着Ta2O5含量的增加,系统的玻璃生成范围向贫B2O3,富La2O3边界扩充.当Ta2O5的含量为10wt%时,玻璃的生成区域最大.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玻璃析晶温度,并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物相鉴定.结果表明,随Ta2O5取代La23其主结晶相的放热峰或吸热峰的位置变化不同,所析出的结晶物质亦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采用高温红外光谱,高温Raman光谱,高温偏光显微镜,以及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DSC-7差热分析仪,粘度计等技术,研究了Nb2O5-B2O3-K2O系统玻璃的高温熔体结构与性质。根据硼酸盐与铌硼酸盐玻璃高温熔体与常温玻璃结构的对比实验得出了在硼玻璃中,B-O-B为缺电子离域大σ键结合,并且,极不稳定。当向硼玻璃中引入Nb2O5,随着Nb2O5含量增加,将形成稳定的B-O-Nb化学键,由于熔体中的环状结构逐渐增多,从而改善了玻璃的稳定性和各种机械性质。文章还论述了两类玻璃的析晶速度与其熔体结构和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究了B2O3—La2O3—ZnO与B2O3—La2O3—CdO为基础的多元系统LaK747/509玻璃性能之间的差异,试验了向玻璃中引入氟化铝对玻璃性质的影响,最后在B2O3—La2O3—ZnO多元系统中,研制成功了无钍、无镉、无钇的LaK3改进配方。玻璃的光吸收得到了显著改善,去掉了毒害较重的CdO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LaK3玻璃的扩大生产及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及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用通常的玻璃熔融浇注或高温水淬火方法,研究了(B、Al、Ga)2O3-K2O(ZnO)一Nb2O5系统玻璃生成能力。测定了有关玻璃的折射率、色散、密度及红外透过率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钾铌酸盐K(NbO3)比锌铌酸盐Zn2(Nb2O7)易形成玻璃;X2O3-K2O-Nb2O5各系统均能形成玻璃。值得注意的是,X2O3含量低于30%mol(甚至可低达10%mol)时,仍然能生成玻璃。这时,Nb2O5含量按B3+、Al3+、Ga3+顺序而趋向增加(25-45%mol)。其中Al2O2和Ga2O3钾铌酸盐玻璃红外透过截止波长大于6μm;Nb2O5-B2O3-K2O系统玻璃具有高色散、低折射率等性质,它们的密度与光性相近的其它玻璃相比又比较小。最后,根据玻璃结构参数、键参数、电负性与平均离子半径比的关系等计算结果,推断了Nb5+的配位数为四和六。Nb2O5在Nb2O5-X2O3-K2O系统中赋存状态为偏铌酸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测定了第一过渡金属(Fe,Co,Ni,Cu,Cr,Mn 等)离子和稀土(Ce,Pr,Nd,Sm 等)着色离子在 B2O3-BaO,B2O3-La2O3-BaO,B2O3-BaO-SiO2,B2O3-BaO-SiO2-La2O3及氟磷等系统玻璃中的吸收光谱。比较了各种着色离子对不同系统玻璃的着色情况。阐述了3d 轨道部分填充的过渡金属离子及具有4f 壳层受5s,5p 电子层屏蔽的 Ce,Pr,Nd,Sm 离子在玻璃中的着色机理。并讨论了玻璃生成体Ba+,si4+,P5+阳离子及网络外体离子 La3+,F-对玻璃着色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稀土玻璃中稀土杂质含量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种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得到的玻璃配方中不含ThO2组成,玻璃可用3L铂埚熔制,并得到了质量好的成品玻璃。  相似文献   

12.
关于铌硼酸盐玻璃的分相。以前研究的很少,最近,我们采用SAXS、LAXS、RTEM等技术,研究了铌硼酸盐玻璃分相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发现玻璃分相特征为成核——生长型,其分散相粒子长大过程服从于扩散控制机制;玻璃产生的SAXS散射强度表明在其母相与分散相粒子间的电子密度差是足够高的。这是因为分相后,分别形成了富B2O3和富Nb2O5的织构相所致。本文着重介绍了铌硼酸盐玻璃加入TiO2后玻璃形成特点和光学常数变化规律,最后,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玻璃中的Nb5+和Ti4+离子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采用高温Raman光谱和高温红外光谱研究了铌硼酸盐玻璃熔融态的结构。在硼玻璃中,化学键B—O—BⅣ*是极不稳定的。当热场作用时,处于环结构中的B—O—B键将转化为一个较稳定的大混合π键,而连接各集团之间的B—O—B的化学键断开。当引入Nb2O5时,则集团[NbO6]和[NbO4]取代[BO8]进入网络,在高温状态下[NbO4]结构的电子云变形,使位于870cm-1的Raman张量元为零,但骨架没有塌落,同时[NbO6]失去了Oh群的对称性,出现了新的散射峰,(化学键没有断裂)。本工作建立了铌硼酸盐玻璃熔融态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Nb2O5-B2O3-K2O三元系统玻璃分相导致的电导突跃现象。从“界面效应”出发,阐明了这一现象的实质,并进一步说明了同成份物质的非晶态比晶态有较高电导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