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轴承钢管的研制及其在轴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隆铮 《轴承》2001,(8):33-37
用轴承钢管精密冷辗中小型轴承套圈 ,可以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 ,改善轴承性能 ,提高寿命。较系统地介绍优质冷拔轴承钢无缝管材的生产工艺、质量以及在轴承应用中对降低噪声和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附图 5幅 ,表9个。  相似文献   

2.
郑立淑 《机械》1990,17(5):39-42
影响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因素很多,如材料质量、热处理、轴承结构、载荷、速度、制造精度、润滑等。为了制造高寿命轴承,厂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轴承材料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上。自60年代开始,国外普遍采用了真空脱气轴承钢制造轴承,使轴承寿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3.
由于原材料提价,使不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应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钢材利用率等,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和限制,而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主动权完全在于企业,如措施得力,可稳操胜卷。 轴承钢材料利用率对企业经济效益有何影响呢?据笔者对1984年55个轴承企业统计资料的分析,轴承钢利用率与百元产值利润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普通轴承钢与氮化硅轴承材料的性能,叙述了氮化硅材料制造方法及氮化硅轴承设计。氮化硅轴承用于机床主轴和燃汽涡轮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其材料的低密度性能大大降低球与滚道接触动负荷,显著提高滚动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杨晓蔚 《轴承》2012,(9):54-58
GCr15高碳铬轴承钢是非常优秀的钢种,具有满足滚动轴承不同使用条件的广泛适用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对于轴承钢,在基于对原材料及热处理的一般认识之上,还应从对轴承精度、性能和寿命的影响中进行更深入认识,以期从本质上获得轴承钢的材质改善和技术进步。国产轴承钢厂在瞄准研发高档轴承钢及其他材料的同时,更应把注意力回归到量大面广的普通轴承钢上来,这对于提高国产轴承的产品质量和改善市场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轴承》2014,(11)
正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GCr1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对轴承的性能、尺寸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与轴承材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国外对轴承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国内轴承行业新修订的热检标准也将对轴承产品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7.
《轴承》1965,(4)
目前国产的圆锥轴承保持架大都采用08~#或10~#优质低炭冷轧钢板冲压而成,其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低;变形系数较大;对模具的制造要求很严;保持架的强度低。现该厂采用低碳无缝钢管制造圆锥轴承保持架,通过冲压非标准18590及大锥角27306轴承保持架证明,采用无缝钢管可提高材料利用率50%;提高了保持架的强度;且具有模具简单等优点。幅图3幅。  相似文献   

8.
《轴承》1971,(5)
钢球锉板通常都用轴承钢制造,但是目前由于生产的迅速发展,轴承钢供不应求,特别是多数中小厂,要采用轴承钢来制造锉板更有困难。况且由于锉板的消耗量很大,每年需消耗不少贵重的轴承钢材。在当前情况下,由于锉板材料及其加工上的困难,束缚了钢球生产的发展,给轴承成品配套带来了很大阻力,对于新建小厂,这个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注意到这点,“不要等到问题成了堆、闹出了许多乱子,然后才去解决。”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材料代用,经过半年多生产实践,基本上用45号钢代替轴承钢制造锉板成功地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康仁科  史兴宽 《轴承》1999,(3):30-33
多年来轴承生产厂家一直使用刚玉砂轮磨削淬硬轴承钢零件。尽管用这种砂轮已经制造出数以亿计轴承,但是,由于砂轮磨损迅速,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砂轮的迅速磨损对磨削加工精度和磨削表面质量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立方氮化硼(CBN)具有硬度高、耐热性和化学惰性高、导热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加工轴承钢、高速钢、不锈钢、耐热钢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材料。80年代,德国成功地将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应用于轴承内表面磨削,在轴承磨削领域开创了先河。从此,国外许多轴承厂成功地用CBN砂轮代替普通刚玉砂轮磨削轴承零…  相似文献   

10.
《轴承》1982,(3)
本文阐述用雾化轴承钢粉制造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工艺过程。对粉末化学成分的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雾化轴承钢粉末的技术条件。就外圈的制造工序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叙述和分析。用雾化轴承钢粉制成了7208轴承外圈,并进行了寿命试验,证明文中所介绍的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轴承》1973,(5)
1971年“洛阳轴承专业会议”将我厂“用45号钢表面渗碳代替轴承钢制造锉板”列为轴承工业技术革新推广项目,在《轴承》杂志1971年第5期中,也登载了我厂“45号钢锉板加工工艺”一文,引起不少兄弟单位函询这一革新的工艺过程和使用效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上文中写的不详细,未能满足要求,现再补充整理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效果由于祖国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厂当时在轴承钢的需要量上暂时还不能得到全部满足,特别是轴承钢锉板的锻造毛坯也不好解决,给钢球生产和轴承配套带来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同志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动脑筋,想办法,大搞材料代用,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试验成功用45号钢表面渗碳代替轴承钢制造锉板.经一年半的生产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2.
李世珍  邓流芳 《轴承》2001,(1):37-41
1 套圈毛坯塔形套锻工艺提高金属利用率曾一直是制造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金属加工业,如轴承的制造。在这方面,金属利用率提高10%,产品的成本就降低10%以上。分析轴承套圈常用生产工艺,可得到金属利用率的平均指标:用棒材车削法制作轴承时,利用率为20%~25%;用管材、锻件车削制作轴承时,则分别为40%~55%和30%~50%。金属利用率既取决于毛坯所用材料的类型(如管材、棒材),也取决于制造工艺(如冲压、车削等)。库尔斯克(Курск)轴承厂为了提高金属利用率,在生产轴承套圈时,采用了使用热轧钢棒料的综合工艺1,其过程是:棒料切料后,在Л-…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铸轴承钢生产轴承滚子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采用连铸轴承钢生产轴承滚子的可行性、连铸轴承钢的冶金质量现状、钢材中碳化物不均匀性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提高连铸轴承钢生产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梅亚莉 《轴承》2004,(12):24-26
针对轴承在污染润滑使用条件下的失效特征,就如何通过提高轴承钢材料冶金质量或采用新材料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张伟  高晓蓉  陈辉  鞠立忠 《轴承》2008,(4):32-35
2 6307轴承材料与热处理分析 2.1 现阶段材料与热处理质量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2.1.1材料分析 表9为现阶段国内、外6307轴承材料分析. 由表9可知:(1)国内、外轴承材料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套圈和钢球均采用高碳铬轴承钢,保持架均为碳素结构钢.(2)虽然国内轴承含氧量符合GB/T 18254<高碳铬轴承钢>中连铸钢小于12×10-4%的要求,但国内轴承材料中的含氧量较国外轴承高(2~5)×10-4%.(3)国外轴承硫化物、氮化物夹杂较明显,而国内轴承点状不变形夹杂明显,且独点偏大.(4)国外轴承内囤的带状比外圈明显,而国内轴承带状不明显,在这一点上,国内轴承要优于国外轴承.  相似文献   

16.
《轴承》2015,(2):75
<正>GCr1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对轴承的性能、尺寸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与轴承材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国外对轴承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国内轴承行业新修订的热检标准也将对轴承产品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纳入其中。本公司在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的大力支持与技术合作下,研究开发了AMI-2型奥氏体测量仪。该仪器可方便快捷的对轴承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7.
第二章 轴承用钢的成分与性能 制造轴承套圈及滚动体常用钢种的化学成分见表2-1。表2-1轴承用钢化学成分 表中:序号1为铬轴承钢,序号2为渗碳钢,序号3为不锈钢,序号4为高温轴承钢,其钒(V)的含量0.90~1.10。 几种轴承用钢的其本性能见表2-2。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目前轴承套圈的生产仍沿用棒料切削和热锻一机加工工艺,不仅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材料利用率不高。轴承钢冷挤压时,由于其强度高(软化状态σ_b=65~70公斤/毫米~2),单位挤压力高达300~320公  相似文献   

19.
正1.残留奥氏体含量与热处理关系分析轴承钢中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对轴承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与轴承材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轴承套圈在油中冷却后,是直接进行回火处理,还是淬火后  相似文献   

20.
拖拉机等机械用大、小密封环原来采用GCr15轴承钢板。经冲压、机加、热处理等15道工序制成,现采用粉末锻造工艺,只需预成形、烧结、锻造等几道工序,材料利用率提高45%左右。而且原材料便宜,来源广泛。目前采用粉末锻造工艺生产密封环几十万件,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取代GCr15轴承钢密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