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黄素酯在体内消化吸收过程中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惠伯棣  张凌霄 《食品科学》2007,28(8):461-465
叶黄素已经证实具有对视网膜黄斑衰退症的防治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在食品或药品中有前景的功能因子。叶黄素的制备原料为万寿菊的花,并以叶黄素酯的形式存在。在本研究中,首先从万寿菊干花颗粒中制备叶黄素酯,然后与食用油配制成灌胃液,给SD雄性大鼠一次灌胃,2h后采血,萃取其中的类胡萝卜素,HPLC分析萃取物。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中只能检测到叶黄素单体。这个结果证实:叶黄素酯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被水解成单体,客观上证明了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直接应用叶黄素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叶黄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色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保护视觉,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该文对叶黄素的性状、来源及提取方法,并对叶黄素功能特性及其在医药、食品、饲料中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黄素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叶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叶黄素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详细地介绍了叶黄素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将来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叶黄素单体与酯的生物接近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率来比较二者的生物接近度(Bio-accessibility)。在实验中,首先从万寿菊干花颗粒中制备叶黄素和叶黄素酯,随后分别灌胃到雄性SD大鼠中,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24小时内粪便中二者的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黄素的排泄率较叶黄素酯高。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判断叶黄素酯的生物接近度较叶黄素高。  相似文献   

5.
叶黄素酯和叶黄素抗氧化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制备叶黄素酯和叶黄素,通过体外还原能力试验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0H·)试验,测定并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还原能力试验中,叶黄素、叶黄素酯的还原能力远高于同浓度的VE,叶黄素的还原能力略高于叶黄素酯:在清除0H·和O2·-试验中,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清除能力略高于BHT和VE,叶黄素酯清除0H·的能力略强于叶黄素,50%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0.88、1.36 mg/100 mL;叶黄素酯和叶黄素清除O2·-的EC50值基本相同,50%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1.11、1.07mg/100mL.结论:叶黄素和叶黄素酯都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叶黄素酯的光热稳定性强于叶黄素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提取剂、提取温度、皂化温度、提取时间对羽衣甘蓝浸提,得出羽衣甘蓝叶黄素浸提剂的最佳组合为正己烷+丙酮+乙醇+苯(10:7:6:7)、提取温度为20℃、皂化温度56oc、提取时间1h较为理想。利用AOAC法分析得出。羽衣甘蓝中叶黄素含量为13.644mg/100g。  相似文献   

7.
叶黄素酯在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伯棣  张凌霄  张艳 《食品科学》2009,30(3):253-256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叶黄素单体的值为参比测定叶黄素酯在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在实验中,分别一次灌胃雄性SD 大鼠叶黄素酯和单体,应用C18-HPLC 方法,测定二者在血清中的代谢情况,根据二者在血清中积累水平的峰值,以叶黄素单体的值为参比,计算叶黄素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叶黄素酯的相对利用度为18.55%。这一结论有助于客观地评价叶黄素酯在食品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叶黄素(lutein)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蔬菜、花卉、水果与某些藻类生物中。国外研究证实,叶黄素可预防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退化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叶黄素的另外一些功能包括预防细胞衰老和机体器官衰老。在微生物中叶黄素主要分布于细菌中。光合细菌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浓度比其它生物高许多,迄今已分离出30多种类胡萝卜素,色调丰富,具有食品着色和营养增补的双重功效,是非常有用的色素资源。天然色素存在于动植物组织细胞中,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碎程度直接影响着提取效率。一般的机械破碎法很难将细胞有效的破碎,而…  相似文献   

9.
天然色素叶黄素使用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陈志行  雷婷 《食品科学》2004,25(6):88-92
本实验将国产叶黄素纯化后测定其光谱特性,并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金属离子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及色素的耐还原性,其中造成色素损失率最高的是还原剂,最少的是金属离子。选取其中三种有较强影响色素稳定性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和使用环境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34),从实验所得,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效果的主次顺序:金属离子>pH>VC,最优水平组合为Zn2 为0.0055%,VC0.020%,pH为6.0。综合因素试验结果与单因素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容易溶解于脂肪。浓度低时呈现黄色,浓度高了便向橙红色靠近。如果鸡吃了这种色素,叶黄素可以沉积到其皮肤和蛋黄中。  相似文献   

11.
叶黄素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天然色素之一。文章将叶黄素用于羊毛织物染色,探讨了染色溶剂及温度对叶黄素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最佳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叶黄素对羊毛染色的最佳溶剂是二甘醇二甲醚与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剂,在最佳染色温度为80℃下的染色平衡时间是70 min,饱和吸附量为20.3 mg/g。通过添加固色剂和柔软剂能够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柔软剂ADALIN NI。  相似文献   

12.
将40只产蛋后期海兰灰商品蛋鸡,随机分为2个组,用低叶黄素饲粮耗空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叶黄素酯和游离叶黄素的叶黄素强化日粮,两组均含有效叶黄素15 mg/kg.结果显示,蛋鸡采食叶黄素后,血浆中叶黄素含量提高显著(P<0.05),但两组在第3、7和12 d时血浆叶黄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羽衣甘蓝叶黄素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东  赵国建 《食品科学》2007,28(7):145-148
以羽衣甘蓝冻干粉末为原料,采用THF浸提(10:1)、10%KOH-C2H5OH溶液皂化(6.5:1)的方法,研究提取羽衣甘蓝叶黄素的最佳条件;采用重结晶法纯化叶黄素粗品,通过HPLC测定纯度。结果表明,在40Hz超声波作用下,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0min,叶黄素的提取量最高,达到3289.42μg/100g;游离态叶黄素纯度达到88.13%。  相似文献   

14.
<正>良好的营养是保持一生拥有健康视力的基本条件。研究发现,叶黄素是一种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同时也是强抗氧化剂,对眼睛健康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眼保健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一种类胡萝卜素)在维持视网膜黄斑(主管人的精细视力)的正常生理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组成了视网膜黄斑色素,同时能过滤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并作为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的侵害。摄入增补剂和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可增加黄斑色素的密度,从而降低罹患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叶黄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和着色剂,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医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天然叶黄素的微藻法生产技术研究进展,为我国叶黄素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黄素作为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良好的保护视觉,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文对叶黄素的性状、来源、提取方法及其保健功能、市场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Z1):436-440
叶黄素作为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良好的保护视觉,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文对叶黄素的性状、来源、提取方法及其保健功能、市场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柱层析法测定了不同干燥处理方法羽衣甘蓝叶片中叶黄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将真空冻干技术用于羽衣甘蓝叶黄素的提取,可有效提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叶黄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油溶介质、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对自乳化叶黄素产品的影响,确定油溶介质和最佳的工艺条件。从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入手,通过正交实验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确定透明自乳化叶黄素制剂配方:叶黄素:6%、紫苏油:10%、dl-a生育酚:1.5%、吐温-80:6%、蔗糖酯S-15:2%、司盘-40:1.5%、松香甘油酯:3%、甘油:70%,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叶黄素的体外抗氧化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RP HPLC)从万寿菊的花中制备叶黄素的反式(E )、顺式(Z )异构体及其酯类3个组分。然后,应用微弱发光检测技术测定和比较各组分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反式和顺式叶黄素及其酯类均有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同时,还可观察到顺式异构体的“延迟发光”现象,说明反式异构体与顺势异构体可能有不同的淬灭单线态氧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