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干燥玉米须水煮提取,提取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别分离两种提取物得到4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香草醛(1)、硬脂酸(2)、尿囊素(3)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生物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系统的筛选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提取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活活性成分。运用离子交换、分级沉淀、Sephrose柱层析等手段对此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初步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此成分属多糖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玉米须具有较明显的药理活性,药理研究主要为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菌、利尿和抗尿路结石形成、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等作用,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综述了国内外玉米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分为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4个不同极性部分,考察粗提物及其各萃取物的还原力和对自由基DPPH·、·OH和O2-·的清除效果,比较玉米须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玉米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与黄酮含量呈显著的量效关系.正丁醇萃取物的还原力和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作用最强,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青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青玉米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芦丁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玉米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青玉米须粗粉加30倍量60%的乙醇,温度80℃,提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制玉米须多糖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精制玉米须多糖和粗多糖对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的影响.结果:精制玉米须多糖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与空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制玉米须多糖具有利尿作用,并且相同剂量下,其利尿作用要优于玉米须粗多糖.  相似文献   

7.
探究玉米须饮料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对玉米须饮料稳定性、污染物限量、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以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力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须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玉米须汁100.0 m L,三氯蔗糖10.0 mg,柠檬酸36.0 mg,山梨酸钾24.0 mg;稳定性等质量评价结果符合DBS 22/031—2014要求;玉米须饮料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均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玉米须多糖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了玉米须多糖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造小鼠高血糖模型,观察造模后30、60、90 min后小鼠血糖的变化,90 m in时取肝脏等脏器,测定肝糖原含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玉米须多糖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60 min和90 min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并增加小鼠体内肝糖原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米须多糖具有明显的对抗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的作用,并增加小鼠体内肝糖原储备.  相似文献   

9.
三叶委陵菜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叶委陵菜为多年草本植物,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山坡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以其根草或全草入药。实验采用分步逐级提取的方式从三叶委陵莱中分离多种组分,从中分离2个纯粹结晶,通过UV、IR、MS、^1H-NMR、^13C-NMR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2种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证实结晶Ⅰ是已知化合物β-谷甾醇,结晶Ⅱ是已知化合物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须多糖药理作用及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须多糖是从禾本科作物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日益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玉米须多糖的化学组成、药理作用及提取纯化研究进展,为玉米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兴安蒲公英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方法对黑龙江省牡丹江产兴安蒲公英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原儿茶醛(2),丁二酸单乙酯(3),蒲公英内酯(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单亚油酸甘油酯(6),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7),正丁基-β-D葡萄糖苷(8)。其中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尾叶香茶菜(Isodon excisa)的化学成分,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利用ESI-MS、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确定了5个化合物: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1)、积雪草酸(Asiatic acid,2)、2α,3α,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α,23-Trihydroxy-12-en-28-oic acid,3)、3,5-二甲基-7-苯丙烯-4β-吡喃葡萄糖(3,5-Dimethoxy-7-phenylpropene-4β-pyran glucose,4)、白藓苷A(Dictamnoside A,5),其中化合物4和化合物5是首次从尾叶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5种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9.87%、95.75%、78.81%、88.27%和92.36%.  相似文献   

13.
干燥的柞树枝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浸出液减压浓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1)、(-)-表松脂醇(2)、β-谷甾醇葡萄糖苷(3)、(-)-表儿茶素(4)、β-谷甾醇(5)、水杨酸(6)和高根二醇(7)。化合物1、2、4、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还阳参的化学成分。采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各层提取物。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得到5种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确定单体化合物为叶绿素、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葡萄糖、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萨谷甾醇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5.
薇甘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鉴定和NMR等波谱法进行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deoxymikanolide(I)和dihydromikanolide(Ⅱ);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甾醇类化合物和1个有机酸,结构分别鉴定为mikanin(Ⅲ),eu- palitin(Ⅳ),豆甾醇-β-D-葡萄糖苷(V),3,4’,5,7-tetrahydroxy-6-methoxyflavone 3-O-β-D-glucopyranoside (Ⅵ)和绿原酸(VII).豆甾醇-β-D-葡萄糖苷和绿原酸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马齿苋全草的正已烷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亚油酸三甘油酯(2)、黑麦草素(3)、正二十六烷醇(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β-谷甾醇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正、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手段,从植物北豆根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这2个化合物分别为蝙蝠葛啡碱(menisporphine)和蝙蝠葛宁碱(dauriporphine).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这2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9.8%和92.4%.本文实验结果可为抗氧化和抗老化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胶柱色谱对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为:12-去氧佛波醇-13-十六酸酯(1),没食子酸乙酯(2),槲皮素(3),没食子酸(4),东莨菪内酯(5),七叶内酯(6),β-谷甾醇(7)。全部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得到,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