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院校开展的学生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两年来,我校化学化工系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包括专题讲座、作品展览、知识竞  相似文献   

2.
工科院校的目标,不能仅仅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要培养未来的校长、厂长、经理……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开拓型的人才。 教育改革之花虽已点点绽开,但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教育制度,还很不合理,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有三个问题迫在眉睫,急待解决。这就是对学生一要“松绑”,二要“辅轨”,三要“加鞭”。  相似文献   

3.
张坤  马晓轩  张鹤 《化工时刊》2023,(4):102-105
“工程化学基础”是工科非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传授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评价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用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多视角、多层面和多学科的视角知识和相关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教学改革也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拥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工人呢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这实质已确定了教育的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 :“发展教育和科学 ,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 ,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以上说明 ,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期。高等学校要为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建设人才。广大教职工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科研成果,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广大同学为尽快使自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石油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确立21世纪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一期的《化工高等教育》上,开辟了一个“人才培养”栏目,编辑部在编者按语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即如何开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确实是抓住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大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中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和人才观念,因此,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要改革,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成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了实现本科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流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了培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最终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该理念下,对《化工原理》教学过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探索,为培养优秀的化工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1994年底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发出了“关于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的通知,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本计划,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材培养的规格,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整体结构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人材。 一、21世纪生物化工人材的培养方向和规格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里既有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性,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又有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对教育工作的前进的方向与面临的任务作了高度的概括。“三个面向”是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是马列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从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出发所指明的教育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指针。 “三个面向”,对教育的总体发展、人才要求和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对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中却长期存在学生“没兴趣”“不会学”“不会用”三大问题,制约了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文章探讨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化工人才的品质,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开展新工科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有助于培养“三个面向”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文章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为对象,介绍其秉持“工程无国界”教育理念,通过协作和跨学科研究、体验式教育培养工程领导者和变革者的世界一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成功经验,并提出了给我国工程教育带来的启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产业和科技革命所需工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式学习培养工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加强专创融合,培养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因学生而存在,因学生而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个性的发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本文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工程实践训练和促进就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是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化学工程技术人才的。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就是要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加速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材。教育改革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作为教育改革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必须贯彻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和“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本文主要围绕一门课程的实验环节介绍如何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能力,高职教育是面向企业实施的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机化学是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科目,教师要针对传统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点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主要就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与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动对接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双导师”和“双平台”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证明,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贯彻“三全育人”方针、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作者从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及“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的课程特点出发,提出将专业情感、职业道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以及工匠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探索思政育人融入“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大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以“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为平台,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地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实现了制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人才需求的能力培养,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并打造“金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以适应完成强国目标的人才需求。本文基于OBE理念,结合于化学师范专业特色,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相融”的新型学习模式,并对“金课”型有机化学的建设和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秉承该原则,针对高职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微生物培养与检验”,探讨了自然科学类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活动并渗透到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构建了“课堂教学+微信公众号+开放课程”三位一体的高职生物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新平台,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合格的专业素养和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