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灰色用地”理论的研究。借鉴其“前瞻性”与“弹性”控制的优势.结合针对历史街区的特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移、因人制宜的保护更新理念,并着力于探索激发历史街区内生性的发展动力.让它成为旧城区新的地区热点,保持城市发展连续性和多样性,使旧城历史街区转变为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区。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旧城改造中,新建筑的设计往往是一大难题,本文从城市意向的角度阐述了旧城区新建筑设计与旧城意向息息相关,旧城区成功的新建筑需要和旧城区的城市设计结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旧城区好的城市意向是由城市的漫长历史形成的,新建筑设计要分析作品对传统城市意向的影响,成功的新建筑会强化传统的城市意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州城市“三轴”格局的骨架之一 ,广州传统中轴线是广州旧城的核心。在分析其发展历程及形态演变基础上 ,结合传统城市特点及现状问题 ,提出设计的主题———历史·风景·街市·生活。挖掘广州旧城地域特色 ,充分尊重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 ,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对旧城机理、历史街区及建筑进行有机更新 ,创造出融历史性、文化性、生活性和地域性于一体的城市意象  相似文献   

4.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这座城市承载着历史。对现代城市而言,它肩负着传承人类文化的功能。然而,每座城市都在不断成长,既具有现代的气息也蕴含着历史文化遗产旧城区。这些旧城区具有着独特的建筑和文化气息,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见证。旧城区由于建筑教破、环境差、基础设施缺乏等缺点,需要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基于西安生态化进程的普遍性以及对旧城生态化改造的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对西安旧城生态化更新的概念和相关步骤。分别从生态化理论、旧城更新生态的方法和相关体系等理念出发,为西安旧城更新生态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由于土地资源的非重复利用性和现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周边蔓延,新建筑在郊区拔地而起,而旧城区建筑却在不断老化。在广州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久远、人口众多、旧城区面积较大的城市,很多居民生活在老旧建筑中。与旧城区相对完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配套相比。居住条件却远远落后.因此对旧城区居住条件进行改善已是广州亟待解决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形式的自主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为基本观点,结合一个典型旧城的案例,运用符号思维的方式,对旧城区历史遗存提出了结构性遗存和要素性遗存的识别方法.并从城区、街区、街道三个不同的层面,构建历史遗存在新的城市空间秩序中,从对立到共生的模式,为旧城空间的有机更新探寻一种多元开放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成都市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程“北城改造”(以下称“北改”)的不断推进,这个占据成都四分之三旧城规模的成都北部城区发生着巨大变化。成都市城建档案馆,作为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经过一年多深入街头巷尾对“北改”区域的记录拍摄,收获了珍贵的“城市记忆”。我们真切感受到老旧城区在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景观和文化魅力,也深刻体会到大规模旧城改造所蕴含的规划建设智慧。如何梳理城市变迁与文化沉淀的脉络,做好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的结合,全面、系统、清晰地建立更具历史价值的“城市记忆”档案,是我们城建档案人值得思考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旧城更新工作,自20世纪80 年代后期始,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经历了 三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果。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显现出不平衡、不 充分发展的矛盾,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笔者 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东西部区域 性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城市—乡村发展差 距和不平衡,以及,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更 新发展差距和不平衡。中国逐步进入城镇化 发展的后期,乡村建设和旧城更新,将成为 这个时期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两个重要 方面。事物的发展,具有其规律性,往往为 时间、空间、事件、人物所影响,构成发展的 轨迹和内在联系,形成结果,又反馈和作用 于事物的演进和再发展,笔者将这种作用力 的构成及其演进规律称为“生长性”。由此, 论文讨论了旧城更新工作的矛盾性和复杂 性,提出对城市更新工作“生长性”的认识, 这种生长性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论观点,时 空发展关系的生长性,地域技术关系的生长 性,形成城市更新本质的影响和作用力。文章 选取笔者所经历、并与重庆城市更新学术研 究相关联的几个案例,进行探讨,从历史认 识、教育认识、生态认识方面,探索旧城更新 的时代意义及其影响价值,表达“城市更新” 学术探索的生长性及其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已由单体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逐渐转向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系统工程的抗震研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为改造旧城区、建设和发展新城区提供指导和依据。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将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使城市在遭受到设想的地震袭击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础工作是震  相似文献   

10.
旧城整治的“有机更新”吴民镛一、对过去北京旧城改建学术思想的反思(一)对旧城居住区的保护未加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随着近代城市的急剧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导致了大量历史环境的消失和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今天北京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四十多...  相似文献   

11.
旧城住区广场是市民主要的户外休憩场所,其微气候舒适性直接影响旧城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文章以成都市旧城住区中的为民广场为例,通过实测广场中的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照度等气象参数,探讨影响城市广场微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提出在湿热旧城住区广场微气候舒适性的营造策略。研究结果对旧城住区广场热舒适性的改善有借鉴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是近年来城市学领域的一项创新。“城市更新”的对象.多指旧城区而言.“有机”二字.是指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强调城市文脉的延续,尊重旧城原有风貌.不片面地追求物质环境和经济利益,追求和谐发展。而是按照城市自身的”生命信息”、”遗传密码”,在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和可持续的规律.实现城市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区是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但我国历史城市发展新区时常常采用以旧城为中心、对称布置的空间结构,虽然缓解了用地和人口压力,但交通期望线仍然以旧城为核心,反而加剧了旧城的交通集聚和拥堵,导致拆房拓路对历史格局的破坏.对比中西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为保护历史城市而发展的新区空间布局宜采取“偏”在旧城一侧的双核结构,或不以旧城为几何中心的多核结构,将旧城作为以历史文化保存为特色的“副中心”,另设综合性的现代城市“主中心”,彼此间以不穿越历史城区的快速路相连.  相似文献   

14.
一、古城形成机制与城市空间的分离 城市面貌在其发展中是逐渐变化的,反映着社会需要、美学理想和技术发展状况,其中历史遗产是形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古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除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等物质形态外,在其形态表现上,往往与旧城区、老城区联系在一起。虽然每个城市在发展中,从一定程度上重复着所有城市都走过的道路,然而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其发展时序的各异,每个城市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在城市涨落机制下形成的老城、旧城的结构形态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古城的空间格局。水道作为历史城市生长的运动轴,是城市演替的主导因素,这种特性在长江、运河沿岸的城镇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其老城区的形成则有不同的表现,宁镇扬地区的三个中心城市,集中反映了沿江河发展的古城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似文献   

15.
旧城区是城市中传统历史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旧城的保护与交通发展的协调进行是旧城区建设的关键。随着城市私人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现有旧城区道路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城市交通机动化发展的需要,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日益增多,并成为旧城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在旧城道路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西城区道路系统调研项目为例,对该区道路系统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西城区道路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张邹 《城乡建设》2016,(11):36-38
旧城区城市空间更新、城市传统文化底蕴延续以及城市形象提升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话题.通过以文化旅游为视角,分析重庆老旧城区渝中区的文化生态旅游系统,不仅可以有意识地对渝中区的文化旅游系统进行完善提升,而且可以更加全面地推进和引导渝中区城市功能和空间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生长点”,延续其旧城文化肌理和历史文脉,进而促进城市特色空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环境是关键,但旧城改造将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将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建设,为此,湖北省松滋市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新城区、改造旧城区”和“一江两城”规划发展构架,投资近3亿多元,对城区旧城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整治与更新净化与进化——谈当前旧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国玮 《规划师》1999,15(3):105-108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作在对近十年旧城改造实践的反思后,提出应以“旧城整治”概念涵盖旧城建设中的改遣、更新、整治三种建设方式、把“净化旧城”同“进化旧城”结合起来。作从城市发展的“年轮理论”出发,认为:旧城整治工作必缅强化对旧城的整体研究,做好旧城整治大纲规划,对旧城内不同地段的建设方式进行准确定位,同时抓好旧城整治的技术保障系统和实施保障系统,并在旧城整治全过程中不断对整治目标和方法进行调整,这是旧城整治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作者在对近十年旧城改造实践的反思后,提出应以“旧城整治”概念涵盖旧城建设中的改造、更新、整治三种建设方式、把“净化旧城”同“进化旧城”结合起来。作者从城市发展的“年轮理论”出发,认为:旧城整治工作。必须强化对旧城的整体研究,做好旧城整治大纲规划,对旧城内不同地段的建设方式进行准确定位,同时抓好旧城整治的技术保障系统和实施保障系统,并在旧城整治全过程中不断对整治目标和方法进行调整,这是旧城整治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倪阳  姚汉 《建筑与文化》2021,(10):156-158
旧城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物质载体,一个区域的城市肌理往往表达了旧城蕴含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以对恩宁路旧城发展的追溯与反思为前提,以对城市肌理的研究和剖析为基础,对恩宁路多宝段建筑的更新设计进行研究,从空间布局、建构与材料、城市界面、内外空间关联等方面对设计进行研究,力求延续旧城肌理的同时完成建筑的当代性表达,对旧城更新的可能性做出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