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钢过程是一个有离散特征的连续系统,制造效率与制造精度的提高,不仅依赖于高效率的自动化装备,更依赖于高效的铁钢水物流管理系统.宝钢股份一炼钢区域铁钢包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是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手段,建立铁钢包全生命周期的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铁钢包和行车信息的统一管理与智能调度,对提高炼钢厂制造效率和制造精度、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秀超  谷芳春  张胤 《宽厚板》2007,13(6):17-19
本文以济南钢铁集团中厚板厂库房管理系统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基于订单的库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按客户、品种堆垛、自动推荐入库垛位、动态物流管理和钢板替代等功能,提高了作业效率,从根本上杜绝了堵库、发错货等传统库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业交易平台是B2B电子商务技术的核心内容.在对钢铁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钢铁供应链多方业务协同平台系统总体框架.协同平台涵盖钢厂、物流配套企业、贸易流通企业及下游客户在内的多方业务协同,实现了贯穿钢铁供应链全程的覆盖供应链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交易服务、信息服务等各环节全面的协同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现状和特点,以及MES功能定位的介绍,提出物流管理系统作为ERP的一部分,必须重视流程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作为ERP与车间连接纽带的生产物流环节MES建设.结合实际应用经验,对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界面划分和接口问题提出了建议,并简要说明"一体产销系统"的架构和其中有关模块的主要功能,介绍一种实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架构,希望从加强ERP流程管理和MES建设的视角,为物流管理系统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宝钢一汽大众协同商务系统设计(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宝钢和一汽大众商务活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的宝钢一汽大众协同商务系统的架构和体系结构。宝钢一汽大众协同商务系统采用基于J2EE的三层架构,用Java开发,并在构建中采用采购计划协同、定单协同、工作流协同、信息协同、物流协同、财务协同思想以减少用户(一汽大众)的库存。系统已于2004年6月正式上线,实现了构建宝钢供应链系统、减少一汽大众库存以及提升服务水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应急决策方法.首先根据突发灾害事故应急的目标和特点选择决策指标并建立决策指标集;然后基于决策者的语言值及其对应的数域确定决策指标的权重值和评价值,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生成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再利用综合云的思想,运用云运算规则,得到各应急方案的评价云;最后把应急方案的评价云与评价标准云进行相似性比较,综合判断应急方案的评价等级并优选最佳的应急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群体信息,实现了应急方案决策中定性语言和定量评价之间的有效转化,结果更为直观、合理,便于改善应急决策的客观性和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建华  张群 《冶金自动化》2004,28(Z1):741-744
冶金企业的供应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性活动,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及其软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冶金企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的冶金企业战略供应物流信息系统,介绍了其基本功能,提出了基于先进的企业体系结构与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建立冶金企业供应物流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8.
电网系统由于其自身脆弱性和所面临的风险,极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后果.本文基于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预警与应急并行的电网应急管理思想,设计了具备业务持续功能的构件化应急指挥模型,以期有效提升电网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善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多年深耕RFID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及技术应用推广,由中国物联网行业领导型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物流管理中的贵重品及危险品等重点管理对象推出了物流全程感知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深入研究,借助航天信息丰富集成物联网应用技术经验,构建了一整套从物品分拣、装车、配送、落地到户等各环节无缝管理,服务于全程物流配送的全程感知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化工危险品存储的安全性,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化工危险品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设计的系统包含化工危险品仓储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远程监控中心系统,应用各种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并将RFID标签贴于化工危险品包装上,实时获得危险品位置信息,应用NRF24L01模块和MC9S12XS128单片机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最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传输的准确率较高,满足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