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振动筛驱动输入变化对机构输出特性的影响,对一、二、三自由度的三种三维并联振动筛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三种振动筛主机构的筛面运动输出曲线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离散元应用软件EDEM,对一、三自由度的两种振动筛进行了谷物透筛仿真;最后在一自由度并联振动筛样机上进行了谷物筛分试验。结果表明,一自由度三维并联振动筛可实现谷物的高效三维筛分,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耗低、易操作。  相似文献   

2.
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较为理想的运动轨迹和筛分效果,现已成为振动筛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便于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需对其筛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此给出了一种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基本结构,通过考察并联振动筛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得到了筛分特性曲线,分析了筛分特性,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特性参数,建立筛分模型。基于筛分模型得到了一定筛分效率和恒转速筛分条件下的转速优化结果。实验表明,所述筛分模型精度高,构建方便有效,转速优化结果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良好的筛分效果,对此给出了基本结构,分析了筛分特性,用参数回归法确定特性参数,建立筛分模型.选用不同物料进行筛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模型精度高,构建方便有效.从而确立了筛分效率与筛分运动之间的关系,为主机构结构优化设计和实现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并联运动振动筛的筛分运动规律及其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振动筛筛面轨迹为直线、圆、椭圆,由于轨迹单一,会出现堵孔现象,筛分效率不高.文中论证了用并联运动振动筛可实现理想的筛分运动,其筛面轨迹为空间复杂曲线,沿筛面长度方向各点的运动轨迹不断变化,且筛面各点均做异幅运动,物料在筛箱中做空间三维运动,具有良好的透筛环境和筛分效率;还讨论了机构构件尺寸和主动输入相位初始角对筛面运动轨迹的影响,为进行主机构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筛分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连续上料并联振动筛的筛分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连续上料输送机与并联振动筛组成的筛分系统,提出一个评价系统筛分性能的综合指标——效能因子;其次,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并验证了效能因子指标的合理性,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及极值搜索方法,得到连续上料条件下并联振动筛的最佳筛分性能;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筛分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连续上料条件下并联振动筛筛分系统可具有更高的筛分效率,处理能力强。文中研究为并联振动筛在连续上料条件下的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型并联运动振动筛的筛分效率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运动振动筛是一种全新的三维运动振动筛,其筛面具有良好的理想运动轨迹,适于物料筛分。文中从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入手,就曲柄转向、曲柄转速(工作频率)、投料方式、主机构杆长、安装倾角、振幅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并论证,揭示了并联运动振动筛特有的筛分特性和规律,试验结果证明,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良好的透筛环境,筛分能力强,筛分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振动筛的谷物筛分效率,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凸柱筛面的单轴三维输出运动并联振动筛进行谷物筛分。分别进行基于平面筛面和凸柱筛面的直线振动筛和并联振动筛的筛分实验,结果表明凸柱筛面的并联振动筛有利于提高谷物的筛分效率和透筛率;同时通过谷物筛分的透筛率正交设计方差分析,验证了并联机构和凸柱筛面对谷物透筛率影响的显著性。另外,不同凸柱率对谷物筛分效率影响的试验分析表明,凸柱率不易过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直线振动筛的筛分过程和机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以ZKR-1022型振动筛为原型创建模拟模型,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对直线振动筛的筛分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筛面倾角、振幅、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角等参数对筛分效果的作用规律.结果 表明:筛面倾角选取7°~8°,筛面振幅选取4.5 mm~5.0 mm,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物料冲击对振动筛动态特性的影响,加工了某型三轴椭圆振动筛样机.首先,建立简化后的筛机模型,采用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椭圆振动筛的筛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次,引入有限元法对物料冲击下的筛面进行分析,以筛分效率、物料运输速度、筛上物质量和最大冲击力为筛分性能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试验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结构振动和应变信号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振幅、振频、筛面倾角以及入料速度对筛分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常规筛机评价指标与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多目标评价和振动筛机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析影响直线振动筛筛分效果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振动筛的运动特点及工作原理,从物料的粒度特性、振动筛运动参数选择、筛分设备性能、激振力调整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筛分效果的因素,总结了影响筛分效果和处理量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振动筛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筛分机械。提高振动筛的筛分性能关键在于筛分理论研究的突破。松散是筛分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首次提出和探索振动形式为平动与摆动复合的新型振动筛。应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新型振动筛EDEM软件数值模型并仿真实验,定义松散特征量(松散系数、松散速率)做定量研究,建立振动参数(摆动角度、摆动频率、平动振幅、平动频率、振动方向角)与平均松散速率的数学模型。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筛分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新型振动筛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直线振动筛工作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直线振动筛的工作效果,简单介绍了直线振动筛的评定效率公式,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分效率和处理能力是体现筛分机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并联运动振动筛及其运动学研究与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并联运动振动筛的新概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空间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固结于该机构运动平台的筛箱能产生一个独立的铅垂运动和两个转动(其中一个为独立转动,一个为衍生转动),筛面轨迹为空间复杂曲线,适合于高效物料筛分运动;建立了该机构运动学正逆解数学模型,根据振动筛分工艺要求,设计了杆件长度,并进行了相应的三维实体运动仿真;还导出了上平台各点运动轨迹方程,用MATLAB绘出了相应的轨迹曲线,为该机构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最后研制了样机.  相似文献   

14.
振动筛在筛分过程中表现出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使得1次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缺乏足够的可信度。离散单元法(DEM)广泛应用于模拟振动筛的筛分过程,为了提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将1个参数组合进行多次实验得到的离散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进行50次实验之后数据类型平稳且符合正态分布,抽取容量为30的样本可得到1个误差率低于0.5%的筛分效率均值,用置信区间对筛分效率进行描述,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筛分效率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混凝土骨料干燥和筛分是分离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在干燥滚筒的末端设计滚筒筛分结构,开发出干燥与筛分一体的筛分干燥滚筒,实现干粉骨料的干燥与筛分。首先实现具有筛分功能的干燥滚筒三维设计,构建筛分滚筒干燥器离散元(DEM)模型,对关键的结构、生产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滚筒筛分部分最优的结构和生产参数。基于优化后的参数研制了滚筒干燥器实验样机,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滚筒筛分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成品料的废料含量从15%下降至2%,筛网端面所排出的废料中细料颗粒占比为8%以下,在总入料量中的占比约为1%。滚筒筛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实际工程需求,仿真和实验得到的优化参数为滚筒筛分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完善谷物清选风车的设计,在谷物清选风车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振动筛曲柄摇杆机构的尺度综合分析,以最小传动角最大为寻优目标,Visual Basic软件优化分析,计算得出机构的曲柄、连杆、摇杆长度分别为10 mm、225 mm、275 mm;并且通过与其他研究项目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比较,确认所得出的结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振动筛作为重要的分选设备,其筛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料组成、振动特性、结构参数等。详细分析了影响振动筛筛分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振动筛筛分效果,对振动筛的使用者和设计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孟祥志  刘春时  蔡光起 《机械设计》2004,21(Z1):313-314
仿真是产品开发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手段,是虚拟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利用商业虚拟样机系统Visual Nastran对一种立卧转换式三杆并联机床进行了运动学仿真,考察了机床的运动空间,验证了机床的工作原理,为机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相应数据,生成了真实感强的仿真动画.  相似文献   

20.
斗式提升机作为垂直提升物料的常用设备,为其提高输送效率,使得生产效益最大化,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斗式提升机的物料装载过程进行研究,并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在不同的提升速度下料斗内部物料的装载情况、物料的颗粒流动轨迹情况,以及料斗所受的压力情况,为斗式提升机装载物料的速度设定及料斗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升速度为1.2m/s时,料斗装载物料情况相对较好,料斗内物料的颗粒流动轨迹分布和料斗所受压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