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霍文兰 《食品科学》2005,26(8):153-155
本文对超监界CO2萃取花椒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2h,无水乙醇用量20%,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萃取出的花椒油,鉴定出52种成分,主要有β-水芹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4-(4-甲氧苯基)-2-丁酮、土青木香烯、β-月桂烯、缬草烯醇。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姜挥发油及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交试验法时超临界CO2提取生姜挥发油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原料粒径为03mm,萃取压力25 MPa,温度40℃,CO2流量30 kg/h,萃取时间100min,所得姜精油呈浅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1%左右提高到4.38%.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最佳提取条件下所得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共分离出58种成分并鉴定出其中38种,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α-蒎烯、莰烯、金合欢烯、β-水芹烯、β-倍半水芹烯、姜烯等烯类.主体辣味成分为6-姜醇.  相似文献   

3.
金建忠 《食品科学》2011,32(6):124-126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紫苏叶挥发油,优化萃取工艺。方法:以紫苏叶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紫苏叶挥发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为10kg/h的条件下萃取150min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紫苏叶挥发油得率达3.2%。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慧明  张文成  潘见 《食品科学》2003,24(11):53-56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罗勒干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工艺,重点研究了前处理浸提时间,超临界CO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出: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主次因素为C>A>B(A为萃取压力,B为萃取温度,C为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浸泡时间150min,SC-CO2萃取压力为18MPa,温度为55℃,时间为120min,流量为25L/min,得到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出油率高达2.8‰。  相似文献   

5.
金建忠  童建颖 《食品科学》2010,31(14):125-127
采用超临界CO2 技术萃取杭白菊挥发油,以杭白菊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 流量、萃取时间4 个因素对杭白菊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CO2 流量10kg/h 的条件下萃取2h 为最佳工艺,杭白菊挥发油得率达5.92%。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砂糖桔叶挥发油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砂糖桔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砂糖桔叶挥发油,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砂糖桔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图峰面积的86.23%,含量最高的是α-崖柏烯(38.52%)、α-榄香烯(13.14%).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原料颗粒度4个因素对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为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萃取温度为显著影响因素,并最终优化得到陈皮挥发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 ℃,萃取压力16 MPa,萃取时间120 min,原料颗粒度为粉碎陈皮过30目筛,在此条件下,陈皮挥发油萃取率为3.96 %。所得陈皮挥发油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为33.6 %。经GC-MS分析,此陈皮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化学成分为9, 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31.90%),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24.52 %)及亚麻酸甲酯(17.43%)。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CO_2)提取麦冬挥发油,进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SFE-CO_2法提取麦冬块根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鉴定出69种化合物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12%。研究成果可用作现代化中药制剂生产、麦冬药材品质鉴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使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竹叶花椒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以竹叶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响应指标,建立超临界CO2萃取竹叶花椒挥发油的响应面模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80 min、萃取温度50.5 ℃、萃取压力25.5 MPa、分离釜Ⅰ压力6 MPa、温度45 ℃的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为14.25%,与预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7kg/h、萃取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坚果花挥发油萃取得率达0.76%,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红松子油的影响因素,在试验条件下,其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优条件为35MPa,45℃,240min,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CO2流量20L/h~25L/h。45oC时,在15MPa和35MPa两种不同的压力下,对比了加入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与不使用夹带剂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出油量随时间的变化,使用夹带剂后出油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提取大果沙棘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果沙棘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分离温度对沙棘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提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h,分离温度45℃。提油率可达到10.52%。将所得沙棘油按1g1的比例加水进行水化,然后加入3%~5%白土进行脱色,沙棘清油的得率达到75%~81%,且沙棘清油的颜色浅黄透明,香气纯正。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玉米油的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不同操作参数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5-30MPa,45℃,3h;并对产品进行了质量分析,比较了超临界萃取与传统压榨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红花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红花籽油的试验,研究了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30目、萃取压强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5.
夹带剂在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夹带荆在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夹带剂的种类,以及夹带荆在提取生物碱、酚酸、皂苷、黄酮、脂肪酸等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丁为标样,选择测定波长为502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8.12μg/mL~48.72μg/mL范围内,吸光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4%,精密度试验RSD:0.49%,重现性试验RSD:2.07%。该方法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此外用纸色谱和显色反应对鱼腥草叶黄酮作了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染色,重点论述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染色工艺的特点,对国内外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在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纺织品染色中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纯化辣椒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纯化溶剂法提取辣椒色素的方法.用超临界CO2流体作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实现萃取、分离和纯化物料从而制备高纯度辣椒色素是可行的.使产品符合FAO/WHO残留溶剂标准要求(已烷含量25mg/kg)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25℃,萃取剂流量2.0L/min,萃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