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指标结构模型,构建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由年径流量波动比、年泥沙量波动比、人海段面CODMu、DO超标率、COD超标率、DIN超标率、DIP超标率、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桡足类密度比例、浮游植物甲藻种类比例、类大肠菌群超标率等22个敏感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5级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最大熵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模糊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可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及其他河口同类牛态律设工程槔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河口生态系统特征和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完整性出发寻求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适宜指标。根据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充分考虑黄河河口区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黄河河口区的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措施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筛选出50个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获取方式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了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目标层、子系统、准则层、指标层构成的4层递阶层次指标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改善投资环境,长江口沿江两岸堤内外吹填造地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大规模无序、盲目的采砂活动已引起局部河势的不利变化,危及长江口防洪及通航安全。为规范长江口采砂行为,维护长江河口的健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采砂活动提供方法。结合近年来编制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长江口采砂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供业内同行及采砂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1960—2019年长序列实测径流、潮位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Theil-Sen估计分析了长江口径流变异和海平面变化趋势,结合MIKE21水动力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提出了计算盐度超标率的方法,并对长江口盐水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径流对数值的年方差和平均海平面高度分别呈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预计到2060年和2100径流对数值的年方差分别减小30%和60%,平均海平面高度分别上升0.2 m和0.4 m;海平面上升增大了长江口盐度超标率,河口中段的盐度超标率增幅相对明显;随着径流变异性的减小,长江口沿线盐度超标率呈交错增减变化;2060年和2100年长江口平均盐度超标率将从46.9%增大到52.2%和54.9%,其中海平面变化对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影响显著大于径流变异。  相似文献   

5.
河口边滩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正成为目前湿地保护与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国内外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研究较少。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湿地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河口边滩湿地的特点,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河口边滩湿地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奠定了开展湿地功能和健康评估的技术基础,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功能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改善投资环境,长江口沿江两岸堤内外吹填造地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大规模无序、盲目的采砂活动已引起局部河势的不利变化,危及长江口防洪及通航安全。为规范长江口采砂行为,维护长江河口的健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采砂活动提供方法。结合近年来编制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长江口采砂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供业内同行及采砂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并结合开发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建立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提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评价等级,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该评价模型能够为开发区的开发、规划提供依据,使开发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顾用红  吴勇  崔勇 《治淮》2013,(1):32-34
1现行水功能区划概况长江入海口地区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且保存完整。2002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东至长江口北支外启兴沙,西至海门灯杆港,总面积477.34km2,覆盖启东市整个长江岸线,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河口湿地保护区(见图1)。为与湿地保护区水域范围  相似文献   

9.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是当前湖泊保护与管理的热点问题。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本文以洪泽湖为研究对象,根据洪泽湖管理需求和服务需求,结合洪泽湖功能定位、生态健康要素现状特征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系统模型,从自然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两个方面筛选指标,构建了洪泽湖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了一个包含指标录入及预处理、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三个计算模块的洪泽湖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完整的洪泽湖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洪泽湖的科学开发、系统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江口湿地现状,构建了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湿地分布区九段沙、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九段沙湿地状况最优,其次为崇明东滩湿地, 南汇边滩湿地相对最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模型的构建为河口湿地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河流健康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水土流失健康状况评价的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基于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并根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分区调查资料,对流域中8个片区的水土流失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对这8个试验区水土流失健康指标的调查和计算,表明他们分别处于3种不同的阶段:3个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健康指数0.6~0.77);2个处于脆弱阶段;3个处于恶性循环阶段。这说明,长江流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情况是比较严峻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海河流域诸多河口入海径流量大幅减小,导致河口生态严重退化.选择盐度为河口栖息地关键环境因子,利用河口潮流和盐度数学模型模拟栖息地盐度与入海径流量的关系,以20世纪70年代塘沽海洋站年平均最大盐度值为控制标准,计算得到该标准下的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漳卫新河河口年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19亿m3.20世纪80年代以来,漳卫新河河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1.55亿m3,约84%年份无法保证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可为流域生态调度和河口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三河口 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河口一定规模的生态用水需求,是恢复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依据沈焕庭的河口定义,参考有关文献水文模型界定了海河、永定新河及独流减河河口区域。据此计算了永定新河、海河、独流减河河口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与多年入海径流量及文献数据对比,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口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但海河口的计算结果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海河口开发利用强度大,填海造陆,原有河口海域被大量侵占,水域面积大量减少等等。  相似文献   

14.
强感潮河网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岛河网的水资源调度和水动力体系完全受长江口潮汐的控制,河网中水体水质、生物也受长江的影响。为评价强感潮河网治理后的生态建康状况,在分析强感潮区河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简单、数据易于收集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利指标群、河岸稳定指标群、水质水量指标群和生态指标群,共23个指标,并建立了各指标的定量标准。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崇明县陈家镇河网的四号河生态工程修复规划进行生态健康状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四号河经生态修复后为生态达标河道。所提出的评价指标系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为感潮河网的生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涛  王珍  赵乔  郭倩 《水资源保护》2016,32(5):141-145
为定量评估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理论对黄柏河生态健康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柏河生态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健康等级分别是良、中等和良,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农药施用强度、水土流失率等是影响黄柏河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董增川  赫冉  徐伟  徐兴旺 《人民长江》2016,47(16):26-29
为更好地治理漳卫新河,在深入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漳卫新河河流生态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大纲建立了漳卫新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可拓学的河流生态健康诊断模型对漳卫新河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010年漳卫新河处于疾病状态。根据漳卫新河的具体情况,提出做好漳卫新河的治理工作应从生态流量调度、水污染联合治理、水生物修复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断面生态流量指示鱼类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水能资源的开发会对天然径流产生影响,可以选取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指示鱼类作为制定河流生态流量的依据之一。以宜宾断面为例,对长江上游干流分布的珍稀鱼类、主要经济鱼类的生活习性和资源现状进行介绍,并结合产卵环境、索饵环境和生长洄游环境,对珍稀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的代表性,从物种价值、产卵、索饵和生长洄游4方面的10个指标进行定量赋分。分析表明,白鲟对长江上游干流水生生物的水文需求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作为宜宾断面生态流量制定的指示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