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涛 《兵工自动化》2022,41(6):63-66,90
为解决无线电引信的超低空对抗海杂波干扰这一技术难题,对大入射余角下的无线电引信海杂波模型进 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研究引信在大入射余角下的海面后向散射系数,通过物理海面建模和网格划分,建立引信的 随机海面回波模型,提供海杂波功率理论计算方法。对比仿真结果与引信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数据一致性 较好,为引信的海杂波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影响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和反射系数的各项因素,给出了雷达波束有效照射面积与入射余角、弹目距离、雷达脉宽和波束宽度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关系式,讨论了海杂波和多路径效应对雷达导引头工作性能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林  岳涛 《制导与引信》2007,28(4):18-21
分析了重频捷变电路对雷达导引头在杂波环境下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时域设计滤波器引入杂波相关特性并动态更新滤波器的仿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重频捷变模式下,杂波幅度分布概率密度曲线变得尖锐,杂波相关性减弱。得出的结论:重频捷变可以提高导引头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毛辉煌  谢文冲  徐鹏  刘畅 《兵工学报》2019,40(3):530-538
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性能是机载预警雷达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给机载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案的有效设计提供数据来源,需要仿真模拟出满足实际分布特性和相关性的海杂波。针对实测海杂波数据具有的显著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海杂波数据产生方法。该方法基于概率密度定义及相关性的本质,运用蒙特卡罗思想和Cholesky分解来产生空间和时间相关的海杂波。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海杂波数据产生流程,同时提高了海杂波幅度和相关性吻合效果。分别利用实测和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环境复杂的海面,雷达回波中包含了目标回波、海杂波、气象杂波以及干扰信号等.由于海杂波特性随时间变化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因此预警雷达在强杂波环境下探测微弱目标时,海杂波抑制成为一个关键环节.恒虚警率(CFAR)处理技术是减小海杂波影响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从海面雷达回波特性入手,分析了海杂波的空间幅度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海杂波模型过于简单、逼真度不高及杂波模拟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海杂 波建模方法。在分析经典海杂波统计模型基础上,利用导引头采集不同海况下的实测数据,采用拟合度检验及参数 估计的方法,结合SIRP 法模拟生成仿真杂波数据,通过对经典统计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用的海杂模型。仿真结果 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射频仿真系统中海杂波模型逼真度及置信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雷达测量信息受地、海杂波的强烈干扰,导致雷达俯仰角测量难以构成有效闭环,目标俯仰角信息超差严重,并通过坐标系变换,向目标各维坐标传导超差信息的问题,该文综合考虑地、海杂波对方位角和斜距信息影响较小,以及海上靶场雷达测量网的布站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台雷达共有段落的方位角和斜距信息,构建联合处理模型,解算目标弹道的方法。数据测试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雷达部分测量信息超差问题,提高靶场雷达测量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赵亚明  李就  孟雷  赵越超 《兵工学报》2013,34(8):1000-1006
海杂波是影响雷达目标检测的主要因素,而海洋大气环境又通过影响电磁波传播路径而改变海杂波特征。分析了不同海洋大气环境下海杂波特征差异的成因,综合海面反射率经验模型,建立了基于“对等距离冶法的海杂波特征量计算方法,并对文献[9] 试验中1998 年4 月2 日观测的海杂波数据进行了仿真,经过4 个方向对比表明,仿真值与实测平均值比较吻合。结合模拟的不同环境条件和雷达参数,对标准大气、蒸发波导及表面波导等环境下的海杂波特征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大气环境,波导环境下海杂波功率特征呈现增强的趋势,而且在表面波导环境下的第一跳跃盲区内还会呈现弱杂波或无杂波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电引信在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问题的需要,在分析入射余角、工作频率、极化方式以及海面状态对后向散射系数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海杂波对引信信杂比的影响,并对Morchin模型和双尺度粗糙面复合模型两类海面后向散射模型进行仿真和拟合;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入射余角条件下,较双尺度粗糙面复合模型,Morchin模型能够取得更好的拟合效果,更有效地反映无线电引信超低空工作时海面后向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10.
李云龙  赵宏钟 《制导与引信》2011,32(2):14-19,28
海杂波的仿真对杂波环境下弹载雷达检测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建立了海杂波回波模型,其次分别对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复散射截面积以及起伏调制函数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结合海杂波幅度分布特性和时间相关特性,利用零记忆非线性法对海杂波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雷达海杂波,从而为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机载雷达的地杂波模型及其仿真问题.首先分析了机载雷达回波中地面杂波的多普勒特性和散射特性,然后在R.Klemm杂波模型的基础上,以空时二维功率谱的形式讨论了机载预警雷达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各自的地杂波能量分布特点,并且给出了地杂波在这两种情况下的简化信号模型及其仿真方法,具有简便性和实用性.最后,利用某项目试验数据和某型机载试验雷达的实测数据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Nrad修正的海面回波反射强度GIT模型,对不同海况级数和不同海面风向角条件下的海面回波反射强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瑞利海杂波分布背景下雷达目标检测概率的计算模型,给出某型末制导雷达目标检测概率与海浪级数、风向角以及目标雷达截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高频海杂波是高频海态参数反演重要载体,高频天地波联合传播(HSSWP)海杂波表现出与单纯天波或地波传播海杂波不同的特性,推导了HSSWP一阶海杂波Bragg频率,分析其Doppler频率及展宽随距离、方位、波束宽度的变化,给出一阶海杂波谱仿真结果,与实测图对比,并分析了一阶海杂波对目标探测的影响,最后给出影响一阶海杂波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载双基地雷达在强杂波环境下作用距离不满足雷达方程的问题,基于等熵原理建立了雷达信噪比和信杂比的转换关系,给出了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分辨单元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信杂比的定义推导了杂波环境下的雷达方程,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杂波干扰明显降低了的雷达作用距离,杂波类型、波束俯角、宽度和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杂波环境中雷达的探测距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雷达在海杂波环境下小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修正莫利特( Morlet)分布的检测方法.对海杂波存在目标和没有目标两种情况下进行时频分析,其时频分布图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在没有目标时,时频分布图比较发散,存在目标时,时频分布图为较集中且与目标多普勒频移对应的最优曲线.修正Morlet分布检测方法通过邻域最大值查找算法得到该最优曲线,并取该最优曲线所有点的和值作为判断目标存在与否的依据.通过实测数据对固定目标、匀速运动目标和机动目标的仿真表明:与经典CFAR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提高海杂波环境下固定目标和机动目标检测性能2~3 dB.  相似文献   

16.
虚拟极化将变极化技术从模拟端转换到数字端来实现,能快速、准确、灵活的实现变极化接收。将虚拟极化滤波运用于雷达接收系统,能显著地增强雷达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能力,提高雷达在恶劣战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在分析虚拟极化滤波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矩阵递推估计提取出极化参数,通过仿真说明虚拟极化滤波对提高雷达接收系统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双模杂波抑制的准自适应MTI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杰  何友  关键  唐小明 《兵工学报》2009,30(5):546-550
雷达自适应杂波抑制的算法及其工程实现是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大平均改善因子准则的动目标显示滤波器最佳权矢量的计算方法,然后从工程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具有双模杂波抑制能力的准自适应动目标显示系统,并将该自适应杂波抑制算法应用到实测雷达数据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真实雷达回波中的杂波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变频体制的雷达导引头地杂波模型的建模原理,给出了常用的杂波分布统计模型,提出了杂波单元的划分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地杂波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体制下此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史勤  刘峥 《制导与引信》2007,28(3):45-50
频率步进雷达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弹载制导,如何实现该体制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有效检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论文从原理上讨论了频率步进雷达在强杂波背景中对运动目标的一种检测方案,给出了这个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波形设计原则以及回波信号的处理步骤,并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均值类CFAR算法中的3种经典算法在均匀杂波背景和多目标环境下采用仿真方法进行检测性能对比。在此基础上,基于导航雷达对海探测实测数据,对均值类CFAR检测器中最为经典的单元平均CFAR检测器进行性能分析与验证,为均值类CFAR检测器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