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法,对比研究了几种食品强化剂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钙、三聚磷酸钠、乳酸锌、、维生素A、维生素D、柠檬酸钠可促进2菌生长。  相似文献   

2.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与发酵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对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培养制作保健型发酵乳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最佳生产工艺:加糖量为8%,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比例为1∶4,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0℃.该发酵乳在4℃下贮存11天活菌数高于107cfu/ml,仍可具有良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元懿  欧军  梁金钟 《酿酒》2008,35(4):47-51
试验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冻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的最佳离心条件为:转速4000r/min,时间10min;最佳预冻温度和预冻时间为在一20℃预冻3h;冻干保护剂的最佳pH为6.5;保护剂与菌泥的最佳平衡时间为30min;保护剂与菌泥的最佳配比为4:1;最佳装液厚度为7mm;冻干菌粉的最佳含水量为2%-3%。  相似文献   

5.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探讨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拮抗和共生效果),指出这两个菌种的许多菌株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等抑菌性物质,导致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间表现出非协同生长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发酵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的指标体系,旨在方便优良酸奶发酵剂菌种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6.
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共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在乳中的共生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网络体系。通过对蛋白质代谢、核苷酸碱基代谢、氧化性应激以及碳源物质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对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共生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发酵剂菌体的筛选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菊芋粉为材料,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菊芋在牛乳中对2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乳中加入菊芋粉,凝乳时间均有所缩短,菊芋粉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0.6%菊芋粉添加量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嗜热链球菌S10分离自青海地区自然发酵酸牛乳,具有良好的弱后酸化能力和发酵特性。本研究将分离自不同国家传统发酵乳及酸马奶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95110、IMAU62091和IMAU6216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进行复配组成发酵剂(A、B、C和D),以商业发酵剂(E)为对照,采用多频扩散波谱法研究发酵过程中的微流变学特性,并对贮藏稳定性和后酸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A组发酵乳的固液平衡值最低,而黏性因子、弹性因子高于B、C、D组发酵乳,表明A组发酵乳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乳凝胶结构。在4 ℃贮藏21 d期间,A组和C组硬度与对照组无差异,均显著大于其它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发酵乳的黏度、持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5 ℃贮藏14 d后酸化评价表明,B组和D组发酵乳pH值和滴定酸度均分别小于和大于其它各组(P<0.05),而A组和C组的发酵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组和C组发酵剂具有弱后酸特性。同时A、C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发酵乳酸甜比恰当,组织均匀,质地细腻丝滑。综上,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6209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10复配时酸乳发酵和贮藏特性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和较好应用前景,为乳酸菌发酵剂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酸产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LBZ)和嗜热链球菌(STZ)单一及混合菌种(LSZ,GST)发酵及冷藏过程中产酸和产黏特性。结果表明:①混合菌种产酸能力较单一菌种强,混合菌种中LSZ高于GST,单一菌种中STZ远强于LBZ,其凝乳时间与产酸能力相适应;②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均强于冷藏过程中的产酸能力;③混合菌种的产黏能力强于单一菌种,混合菌种中GST产黏能力远远超过LSZ,单一菌种中STZ的产黏能力约是LBZ的2倍,GST和LSZ分别在凝固后36h和24h黏度最大,最大值分别为11570mPa.s和4300mPa.s;④混合菌种在发酵及贮藏过程中黏度值出现2个峰,而单一菌种仅有1个峰;⑤LSZ适宜加工凝固型酸奶发酵剂,GST适宜制作搅拌型酸奶发酵剂。  相似文献   

10.
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单一及混合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酸特性。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产酸能力较嗜热链球菌强;不同比例的混合菌种产酸均比单一嗜热链球菌产酸快;瑞士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培养后酸化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5株不同嗜热链球菌菌株(ST、ST1、ST5、ST7、ST9)在脱脂乳中发酵8 h和24 h的产酸和产粘情况的对比,并从中选出两株相差较大的菌株ST5和ST9,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氨基酸态氮和粘度的变化规律。5株嗜热链球菌中,产酸能力大小顺序为:ST5>ST,ST7>ST1>ST9,产粘能力大小顺序为:ST5>ST7>ST>ST1>ST9。其中,ST5发酵乳的酸度和粘度最大,ST9则相反。对两种菌株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发酵时间,ST5的产酸能力和产粘能力均较强,其对应的发酵乳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低,且二者发酵乳的粘度变化均呈抛物线型,但是ST9菌株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大于ST5。研究发现,不同嗜热链球菌菌株在脱脂乳中的发酵特性具有差异性,且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可应用于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分析的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培养方法,同时探讨了全脂乳中培养的乳酸菌HPLC上样菌悬液的制备方法。对全脂乳中培养不同时间的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色谱表征,并首次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全脂乳培养过程中菌体形态变化与色谱表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改良TJA作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3%麦芽汁、6%胡萝卜汁、1%蛋白胨水和2%土豆汁,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各0.05%,于37℃培养10h后,每隔2h添加1次1%(v/v)pH6.86的Na2HPO4-KH2PO4缓冲剂,使活菌数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MRS液体培养基里分别添加0‰、0.25‰、0.5‰、1‰、2‰、3‰及饱和的三聚氰胺,接种嗜热链球菌,在42℃下培养48h,通过测定培养液的pH变化和计数细菌总数来考察三聚氰胺对嗜热链球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不能以三聚氰胺为氮源物质而加以降解利用,三聚氰胺在水溶解度范围内对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只有微弱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具有增加发酵乳黏度,防止乳清析出,增强凝乳强度等特性,是目前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基础培养基M17为对照,以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和酪蛋白胨替代M17液体培养基的复合氮源,探究不同氮源对嗜热链球菌IMAU20561胞外多糖的产量、分子质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IMAU20...  相似文献   

16.
以酸奶发酵常用菌株嗜热链球菌为出发菌株,反复使用高密度噬菌体培养处理,初步获得9株抗噬菌体突变株。对抗性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溶源性、EOP检测,及抗性菌株正常条件下发酵性能测定,综合各方面特性,筛选出遗传稳定,生长、发酵性能优于野生菌株的抗性菌株,对优于野生株的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一起在较高浓度噬菌体的环境中进一步发酵,测定其对噬菌体的抵抗能力、产酸能力、发酵后酸奶的黏度、硬度、乳清析出、口感及后酸化程度。结果表明:9株抗性菌株有6株遗传性比较稳定,其均为非溶源性菌,其中有3株生长能力、产酸能力、发酵乳黏度、硬度、接近于野生菌。这3株抗性菌株在高噬菌体浓度下发酵,有2株菌生长产酸正常,黏度、硬度、口感较好,凝乳时间较短、乳清析出较少并且后酸化程度相对较弱,适宜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对直投型酸奶发酵剂中的嗜热链球菌进行了培养,测定了培养过程中菌体的细胞凋亡、菌体的生长曲线、LDH活力、LD含量。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培养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与菌体增殖和产酸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18.
嗜热链球菌固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研究了在豆渣粉中添加不同营养基质、生长促进剂、缓冲剂对嗜热链球菌ST-1001(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ST-1001)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态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豆渣粉13%,脱脂奶粉10%,CaCO31%,西红柿汁1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6.8)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