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水痘疫苗实行2剂接种程序对北京市朝阳区水痘发病的影响。方法实施2剂接种程序后,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2岁儿童2013、2014年水痘发病率较2010、2011年下降了73.41%,<4岁和>12岁人群发病率下降了18.75%;4~12岁儿童总发病构成比由2010、2011年的48.33%降至2013、2014年的29.09%;2014年全年疫苗销量85 752支,较2010、2011两年的平均销量增长了1.19倍,随疫苗销量上升,发病数呈下降趋势;2013、2014出现的水痘病例数较2010、2011年降低,暴发疫情数量下降;总体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已达50%以上,暴发疫情病例中突破病例占比高于普通病例。结论水痘疫苗采用2剂接种程序后,接种人群的总体发病大幅下降,免疫效果优于1剂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发病水平,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防治策略、加速控制流腮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2004~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1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9 2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10/10万;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7月和11月~次年1月,12月和6月是发病最多的月份;13个地市均有流腮病例发生;该省流腮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少,5~9岁组发病最多,且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结论进一步了解了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陕西省铜川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0~14岁儿童乙肝流行特征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铜川市1991~2014年0~14岁儿童乙肝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结果免疫规划前铜川市全人群乙肝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73/10万,其中0~14岁儿童为29.03/10万,占全人群报告病例数的13.21%;免疫规划后全人群乙肝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8.27/10万,其中0~14岁儿童为28.20/10万,占全人群报告病例数的2.96%。免疫规划前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仅为20.83%,免疫规划后为76.44%,免疫规划前0~14岁儿童乙肝报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免疫规划后呈下降趋势。全市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性多于女性,王益区发病率最高。结论铜川市实施儿童乙肝计划免疫后,有效控制了儿童乙肝发病,但较高的乙肝报告发病率说明成人乙肝发病比重较大,应引起我市重视。  相似文献   

4.
《化学试剂》2012,18(5)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常德市武陵区483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病例参照卫生部诊疗方案确诊[1,2].从中国疾控疫情网络系统和常德市公安局收集483例病例相关信息,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取α=0.05.结果 2009年发病427例,2010年12例,2011年1-3月44例,2009年10-11月病例最多,罹患率865.03/10万;所有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岁发病最多(53.83%),其次为3~岁(16.15%)、16~岁(15.73%)年龄段;所有病例中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80.95%),2009、2011年学生托幼儿童发病率比其它职业高(P<0.01),2010年学生托幼儿童发病率低于其它职业(P<0.01).结论 常德市武陵区2009-2011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年龄主要为25岁以下;主要发病时间为2009年10-11月份;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接种,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吉林省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8 778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0.98/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64∶1;每年4~7月及11月~次年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3~14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4.65%;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感染对象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2%;9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教育机构,其中小学5起,中等教育机构4起。结论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季节时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对重点人群要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在有暴发疫情时,教育机构应启动晨检工作。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玉门市1991~2002年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在本地区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国产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现将1991~200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991~2002年累计发病624例,发病率9.68/万。1992年及1995年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发病率分别为38.26/万和45.06/万。流行周期3年,每次流行持续4~5个月,发病高峰季节为10月至次年l月,其间发病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93.91%。1991~2002年624例病例中,男性356例,女性268例,男女之比为1.33:1,4~15岁患者616例占总病例数的98.73%。各类职业人群发病比例中,小学生占45.03%,居首位,其次为托幼儿童,占40.22%,中小学生占9.94%。从1996年起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99年其发病率为0.08/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辽宁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评价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效果,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2005~2010和2011~2016年),辽宁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4. 83/10万和18. 3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005~2016年每年各月份均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1、5、6和12月为高发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高发月病例数占比分别为45. 76%和44. 30%;全省有10个地级市(占71. 4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较实施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发病前三位的职业均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比分别为90. 08%和84.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扩大国家免疫实施前后,15岁以下病例数占比分别为78. 25%和73.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辽宁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下降显著,但持续下降的趋势不明显,且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建议对适龄儿童开展2剂次麻腮风疫苗接种,同时采取综合性措施,借消除麻疹的契机,进一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6~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6~2013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河南省共累计报告风疹病例11 7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6/10万,其中男性7 032例,女性4 702例,男女比为1.5∶1;发病率最高的为郑州市(4.12/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6月多发;82.28%的病例集中在15岁人群,学生最多。结论河南省风疹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天津市宁河县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病例直接花费情况,为下一步预防和控制百日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天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百日咳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百日咳病例疾病负担调查表"中数据分析病例花费情况。结果 2010~2012年天津市宁河县共报告16例百日咳,平均发病率为1.28/10万;夏秋季高发,6~10月的病例占81.2%;87.5%的病例发生在农村地区;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月龄,最大的为28岁,1岁的病例占62.5%,发病率明显高于大龄儿童及成人;16例百日咳中,5例有免疫史,7例未到接种月龄,4例无免疫史;发病至初次就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3 d;11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5例为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以痉挛性咳嗽、呕吐、口唇青紫等为主,有5例合并支气管肺炎;共有12例住院病例,二、三级医疗机构各6例,住院病例平均花费8 846元。结论农村地区百日咳发病率较高,应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并加强百日咳预防知识的宣传。婴幼儿监护人如有咳嗽等相关症状应积极就诊,降低病原传播风险。应加强百日咳的预防和控制,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流腮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通州区10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0~19岁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预防接种证和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疫苗免疫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流腮IgG抗体。结果共调查481人,总流腮IgG抗体阳性率为65. 70%(316/481),浓度中位数为50. 02 IU/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在4. 95%~91. 2%之间,浓度中位数在3. 51~109. 47 IU/L之间。抗体水平最低的为0~8月组,最高为5~9岁组,抗体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有免疫史人群抗体水平高于无免疫史人群(P <0. 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18月~15岁人群流腮抗体水平较高,需重点关注15岁以上人群,推荐在高中时期加强接种1剂流腮疫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13年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评价乙肝流行状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和Excel 2003软件,对2004~2013年西安市乙肝疫情资料和乙肝疫苗补种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西安市共上报乙肝病例71 332例,年均发病率为90.39/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272.25/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41.70/10万,以散发为主。2004~2008年以来,发病率呈逐年迅速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幅度为47.43%;2009~2013年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幅度为5.72%。发病无明显地域聚集性,男性发病例数多于女性,且以农民发病最多,为23 539例(33%),学生及工人和干部群体总职业发病人数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农民出现上升。发病主要集中在≥20岁年龄组,为62 564例(87.71%),各年龄组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以10~19岁年龄组最明显,下降幅度达93.7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对降低2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种类分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乌鲁木齐市HFMD流行特征,收集2015年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样本共855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原检测结果。结果 2015年全市共报告HFMD 2 484例,报告发病率为72.08/10万。实验室诊断样本855份,检出阳性642份(75.09%),其中EV71阳性247份(28.89%),CoxA16阳性161份(18.83%),其他肠道病毒234份(27.37%);粪便样本检出阳性339份(81.69%),咽拭子样本检出阳性303份(68.86%),不同类型病例样本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乌鲁木齐市HFMD报告发病率略有下降,发病集中在5~7月,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EV71为优势病原体,其他肠道病毒仅次于EV71。应加强对该病病原的进一步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的变化,评估该人群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诊断为白血病的191名患儿,年龄18岁及以下,至少接受1次完整放化疗治疗,并曾接种过1剂以上麻疹类疫苗或患过麻疹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年龄相差1岁内,同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91名患儿,作为无免疫史对照组,选取2016年上海市1~19岁健康人群监测对象36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静脉血3 m L,分离血清,应用定量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5%、74.3%和80.1%,明显高于无免疫史对照组(χ~2分别为52.76、30.76和26.49,P均0.0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34和5.12,P均0.05),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结论放疗或化疗对于白血病患儿抗体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建议此类特殊人群在专家评估后进行疫苗再接种,从而提高相关传染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流行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确诊病例的发病率、免疫史及年龄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代表株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和Mega 11分析优势流行株及其变异情况。结果 2009—2022年吉林省共报告麻疹病例6 560例,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为0剂次及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50.17%和27.58%。0~24月龄组占总病例数的47.29%,≥15岁组占总病例数的37.41%。报告发病率受免疫策略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近3年内达到<1/100万的消除水平。吉林省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仍为H1a基因亚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有2条大型传播链持续共同流行,其中1条传播链于2015年被阻断。结论 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年龄呈双向位移分布,集中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人群。应继续提高基础接种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时阻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的接种情况及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的运行质量。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590例,发病率为2.37/10万,全自治区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麻疹发病呈季节性分布,第16~31周病例数(559例)占病例总数的94.95%;0~4岁组发病数(282例)和发病率(25.34/10万)最高,其次为30~34岁组(发病数为36例,发病率为3.81/10万);流动人口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63%(45例),非流动人口占92.37%(545例);不满8月龄组病例98例,占病例总数的16.61%,其中免疫2剂、1剂、未免疫MCV及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6.78%(40例)、7.63%(45例)、24.75%(146例)和44.23%(261例);第1剂(MCV1)实种268 182人,报告接种率为99.63%,第2剂(MCV2)实种257 466人,报告接种率为99.51%。通过MSS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138例,99.82%(1 136例)报告了个案调查信息,48 h内个案完整调查比例为99.82%,主要基因型为H1a。结论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发病率较低,MCV接种效果良好,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自治区MCV接种率,将常规免疫作为核心,做好重点人群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的补种工作,提高MSS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控制麻疹传播直至消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及并发症的治疗,指导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暴发调查的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95%病人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暴发时间为2006年12月20日至2007年3月25日;男女性别比例为1.12∶1,最小3岁,最大18岁,8~18岁病例占87.80%;病例主要分布在三所中学及一所小学;98%病人无相关疫苗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暴发的主要措施,及早住院诊治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EHF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EHF共计发病205例,无1例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9.48/10万;EHF疫情起伏较大,2011、2012和2015年EHF处于疫情高峰期;全年每月均有EHF散在病例发生,冬、春季高发,11月份为发病顶峰时段;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2.94∶1,人群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占出血热发病总数的44.3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3.90%),其次为干部(12.68%)和工人(9.27%)。结论渭城区EHF疫情年度波动性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出血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免疫策略实施5年后,北京市通州区15岁以下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抗体水平,为完善VarV免疫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通州区10个居委会,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5岁以下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预防接种证,并通过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疫苗免疫史,采用ELISA法检测VZV IgG抗体水平。结果 共调查儿童380人,总VZV-IgG抗体阳性率为38. 68%(147/380),GMC为77. 12 mIU/mL;1剂次、2剂次VarV调查接种率分别为为41. 05%和20. 00%。12月龄婴儿,月龄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 130(P 0. 05);≥12月龄儿童,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随年龄及免疫次数增加均呈升高趋势。2剂次免疫史儿童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最高;156例有1剂次VarV免疫史儿童中,随接种时间增加,VZV-IgG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4例有2剂次VarV免疫史儿童中,末次接种后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不同接种年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剂次VarV免疫间隔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实施2剂次VarV免疫策略5年后,北京市通州区15岁以下儿童VarV接种率、VZV-IgG抗体阳性率偏低,建议加大VarV的接种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1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43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麻疹抗体水平。结果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13%(202/243),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39.23 IU/L。男性与女性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以及本市人口与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免疫史者与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免疫史者抗体水平高于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以8~11月龄最低,分别为37.50%、14.29%;均以0~7月龄、1~4岁、5~9岁、35~39岁组最高,为100%,其中15~19、20~24、25~29和30~34岁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市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均以0~7月龄最低,分别为72.51、96.07 IU/L;最高的年龄组本市人口为8~11月龄(3 940.12 IU/L),流动人口为30~34岁组(3 661.33 IU/L),其中25~29、30~34、35~39岁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高于本市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4岁组本市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高于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和流动人口共调查≤14岁儿童93名,81.72%的人曾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1、2、3剂次及以上疫苗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在92.61%~1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本市儿童不同免疫剂次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1岁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探索本市15岁以上年龄组免疫策略,以降低该人群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州市1992~2007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与发病趋势,为乙肝免疫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992~2007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接种初期(1992~1994年)疫苗接种率为63.14%,接种后期(2002~2007年)为95.72%。1992~2007年1~16岁年龄组乙型肝炎发病13699例,总发病率在(26.21~122.74)/10万之间,其中接种初期发病率最高,为122.74/10万,接种后期最低,为26.21/10万,下降了78.65%。1~5岁、6~10岁和11~16岁组乙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54.82%,75.04%和83.04%。接种后期与接种初、中(1995~2001年)期比较,HBsAg阳性率分别下降了80.80%和79.13%,抗-HBs阳性率分别升高了8.70%和13.15%,抗-HBc阳性率分别下降了23.24%和4.29%。结论广州市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